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7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ub蛋白质作为参与较多互作的“中心蛋白”,在实现蛋白质功能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结构域作为蛋白质上的基本功能区域,决定着蛋白质功能及蛋白质互作的情况.互作网络中hub蛋白质和结构域对于蛋白质功能的实现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蛋白质互作与结构域的关系分析表明,蛋白质互作与结构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中的hub蛋白与结构域进行关联分析,探讨hub蛋白及其互作partner与结构域数目之间的关系.并通过hub蛋白质之间的互作对相应结构域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72.
对于功能部分已知的前列腺癌相关蛋白质,提出了一种基于Gent Ontology的功能特异的子网构建方法来细化其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以很高的精确率为前列腺癌相关蛋白质预测更为精细的功能。预测的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对于指导实验研究前列腺癌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3.
在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中,帧速率由每帧图像的扫查发射次数所决定.同时发射多条波束可以提高图像的帧速率,但是这会带来不同波束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形成伪像.本文基于编码激励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帧速率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发射一组线性频率调制编码信号,有效的降低了波束间的互扰.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成倍的提高图像的帧速率.  相似文献   
74.
芦苇与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赵广琦  张利权  梁霞 《生态学报》2005,25(7):1604-1611
以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与本地种芦苇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芦苇相比,互花米草具有更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Y)、CO2羟化效率(CE)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2)生长季节初期,互花米草午间时段的光合、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高于芦苇,各指标与光、温的变化基本一致;(3)互花米草的净光合速率曲线呈“单峰”型,测定指标在强光合辐射、高温条件下迅速上升,芦苇则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4)在生长季节初期(5月份)和活跃期(9月份),互花米草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芦苇,而在生长季节后期(11月份)则低于芦苇。该项研究有利于解释互花米草生长迅速,生产力高,竞争性强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75.
互叶梅科系统位置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索志立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2):2381-2384
互叶梅科 Amborellaceae 一属一种 .形态学研究显示互叶梅 Amborella tricopoda Baill. 具有许多原始性状 .大多数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显示 ,互叶梅科是现存被子植物的最基部类群 .但有关互叶梅科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 .被子植物 有花植物 的起源和辐射一直是植物学家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对该科系统位置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6.
豆腐废水UASB反应器中的原核生物多样性及主要功能菌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对豆腐废水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原核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用MPN法对颗粒污泥中的互养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菌进行了活菌数量测定。结果表明,33%的16S rRNA基因序列属于产甲烷菌,氢和乙酸盐营养型的产甲烷菌在颗粒污泥中数量最多,分别为1.1×10.9个/mL和4.5×10.8个/mL。低GC革兰氏阳性菌和δ-变形菌纲分支的细菌也是颗粒污泥中的主要菌群,它们的16S rRNA序列分别占22%和9%,其中互养产乙酸细菌在颗粒污泥中的数量可达4.5×10.7个/ml。绿色非硫细菌是另一类丰度很高的细菌,其16S rRNA序列占文库的12%。对各类微生物在颗粒污泥中可能的作用进行了讨论。通过研究不仅了解了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还为从中分离特异类群的微生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7.
以台中65及其7个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水稻亚种间杂种F1裂药性及其与小穗育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的裂药性受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控制。不同杂合座位内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导致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程度不同,S-b座位导致杂种F1部分花药不开裂;不同杂合座位问非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明显降低杂种F1的裂药程度;杂种F1中含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数越多,其裂药指数越小,裂药程度越低,含三个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的杂种F1裂药指数为2.27,35.3%的花药不开裂。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原因随其所含的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种类和数目不同而异。杂种F1裂药程度的下降显著减少落在其柱头上的花粉总数和萌发的花粉数。杂种F1裂药指数和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8.
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与其发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孢壁蛋白与家蚕微孢子虫发芽(孢原质弹出)的相关性,我们采用碳酸钾诱导微孢子虫体外发芽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简称GDGC法),收集纯化发芽后的孢子空壳(简称孢壳),对发芽液、纯化的孢壳及成熟孢子的孢壁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DGC法可以获得高纯度孢壳,计算出其密度为1.130g/cm^3;与发芽前成熟孢子提取的孢壁蛋白相比,空孢壳可以提取到主要孢壁蛋白SWP32、SWP30、SWP25,同时发现SWP32、SWP25丰度有所降低;结合碳酸钾发芽液的蛋白电泳分析,发现孢壳上丰度降低的SWP32在发芽液蛋白样品中存在,LC—MS/MS数据分析也发现SWP32、SWP30、SWP25在碳酸钾处理液中都有存在;而用碳酸钾溶液处理冷冻孢子时,未观察到发芽现象,电泳结果显示此时K2CO,溶液中只有SWP30条带,说明在碳酸钾溶液诱导的发芽过程中SWP32和SWP25从孢壳上脱落可能与发芽相关而不是被碱性的碳酸钾溶解下来的[动物学报54(6):1068—1074,2008]。  相似文献   
79.
动物线粒体核质基因互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赵兴波  吴常信  李宁 《遗传》2001,23(1):81-85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线粒体的正常功能是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共同作用维持的结果。线粒体DNA是动物细胞内唯一存在的核外遗传物质,线粒体DNA与核基因的相互作用维持着线粒体和线粒体内膜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正常功能状态。本文就线粒体核质基因互作在人类疾病、衰老、细胞凋亡、氯霉素抗性、ANT、MnSOD、mtTF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Abstract:Mitochondria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for a cell,in which generates energy.The normal functions of a mitochondria are controlled by both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nuclear genome.Mitochondrial DNA is the only genome in the cytoplasmy of a cell,it encodes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in mitochondrial inner membrane,generating cellular energy in the main form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interactions of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genes,including human disease and aging,apoptosis,chloromycetin resistance,ANT,MnSOD and mtTFA.  相似文献   
80.
水稻产量库相关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收人李源于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系群体中与产量库容有关的10个穗部性状的表现型数据。总体上,每穗颖花数与每穗二次枝梗数、每个二次枝梗上的颖花数、颖花密度有更大的相关性。对所研究的10个性状,两年间共检测到53个QTLs。约43.4%的QTLs能在两年同时检测到。5个染色体区域(第1染色体上G359-RG532和C567-C86-RG236,第2染色体上R712-RM29,第6染色体上P-RG424,第10染色体上C148-RM258)分别对多个穗部性状表现出效应。结果显示相关性状的QTLs大致定位在相似的染色体区域,这表明基因的多效性或紧密连锁是穗部性状间相关的遗传基因。在检测到的大量2位点互作对中,约18.2%在两年都能被检测到。不同性状的共同互作对的比例为8.7%~32.6%。在两年都能检测到2位点组合中,约26.7%的组合同时影响着多个性状,表现出多效效应。结果表明每个性状都由数个QTL、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大量的上位性互作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