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87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综述了几种不稳定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易被酶解的蛋白变性或加入抑制剂使酶失活,易被氧化的加入抗氧剂或衍生化掩蔽不稳定基团,光不稳定的避光操作,易受pH值和温度影响的选择合适条件等,最大程度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2.
To assess the biological safety of Fe3O4 nanoparticles (NPs), the oxidative-damage effect of these NPs was studied. Twenty-five Kunming mice were exposed to Fe3O4 NPs by intraperitoneai injection daily for 1 week at doses of 0, 10, 20, and 40 mg.kg1. Five Kunming mice were also injected with 40 mg.kg 1 ordinary Fe3O4 particles under the sam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Biomarker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glutathione (GSH),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in the hepatic and brain tissues were dete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xidative damage existed at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10 mg.kg i for NP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Fe3O4 NP concentration had obvious dose-effect relationships (P〈 0.05 or P 〈 0.01) with ROS level, GSH content, and MDA content in mouse hepatic and brain tissues at〉20 mg.kg 1 concentrations. To some extent, ordinary Fe3O4 particles with 40mg.kg -1 concentration also affected hepatic and brain tissues in mice. The biological effect was similar to Fe3O4 NPs at 10 mg. kg-1 concentration. Thus, Fe3O4 NPs had significant damage effects on the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in the hepatic and brain tissues of mice, whereas ordinary Fe3O4 had less influence than Fe3O4 NPs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83.
铁还原菌降解石油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涵  孙珊珊  董浩  承磊  佘跃惠 《微生物学报》2020,60(6):1246-1258
铁还原菌是指能够利用细胞外Fe(III)作为末端电子受体,通过氧化有机物将Fe(III)还原为Fe(II)微生物的总称。铁还原作用广泛存在于土壤、河流、海洋、地表含水层以及高温高压的地下深部油藏。在厌氧或兼性厌氧条件下,Fe(III)还原耦合有机物的降解,对铁、碳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铁还原菌的多样性和铁还原作用机理,综述了铁还原菌在石油烃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总结了铁还原菌在生物修复中的潜在作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番茄AT-hook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T-hook蛋白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器官构建及逆境胁迫和激素信号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番茄基因组范围内,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番茄AT-hook基因家族的成员、分布、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AT-hook家族包含32个成员,分为3种类型,其中类型Ⅰ含有13个成员;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番茄AT-hook基因成员与拟南芥家族基因具有相似分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番茄32个基因开展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T-hook基因具有表达差异,主要在根和花中表达较高。氧化胁迫分析结果表明,32个基因受ABA、SA、盐、高温和低温诱导表达,其中部分基因显著上调或下调表达,很可能参与了番茄逆境胁迫条件下的防御应答反应。本研究结果将为番茄AT-hook家族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解析番茄AT-hook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探讨氧化应激反应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血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和比较其SOD、GSH-Px、MDA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体内SOD、GSH-Px酶类抗氧化剂活力显著增强(P0.05);MDA脂质过氧化损伤产物明显降低(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体内氧化还原状态发生了改变,可能处于抗氧化应激的慢性代偿状态;氧化应激反应参与了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脓毒症大鼠的促炎细胞因子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10)、模型组(CLP组,n=20)、氯化锂干预组(CLP+Li Cl组,n=20),每组又分为8 h、16 h、24 h 3个时间观察点亚组,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氯化锂干预组于CLP手术后立即给予腹腔注射Li Cl溶液(50 mg/Kg),假手术组和CLP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组每只大鼠分别于术后8 h、16 h、24 h采集眼眶静脉血检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并记录术后24 h各组大鼠生存率。结果:与S组相比,CLP组及CLP+Li Cl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6和MDA的浓度上升,SOD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LP组同时间点比较,CLP+Li Cl组血清TNF-α、IL-6和MDA的浓度下降,SOD浓度升高;与CLP组术后24h生存率相比,CLP+Li Cl组生存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锂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以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实现提高脓毒症大鼠生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包埋法固定化对硫氧化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包埋法固定化过程对硫氧化菌群硫化物去除能力及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活性炭为载体,对硫氧化菌群进行了固定化,并采用富含硫化物的无机盐培养基,对比固定化与非固定化硫氧化菌群对硫化物的氧化去除能力。同时,利用PCR-DGGE技术,探讨硫氧化菌群在固定化前后以及在硫化物氧化去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在对硫氧化菌群进行固定化之后,12 h之内对硫化物的最大去除能力从1000 mg/L下降为600 mg/L。硫氧化菌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但菌群中的硫氧化菌Catenococcus thiocycli未受影响,硫氧化菌Thioclava pacifica在菌群中的地位反而得到了强化。【结论】受制于底物在载体材料中的扩散迁移效率,硫氧化菌群对硫化物的氧化去除能力在固定化之后有所下降。由于不同微生物对固定化形成的微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载体附着能力的不同,固定化对硫氧化菌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8.
厌氧氨氧化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微生物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厌氧氨氧化菌(AnAOB)是Anammox的功能载体。不同于大部分原核微生物,AnAOB具有独特的细胞器——厌氧氨氧化体,它是进行Anammox代谢的场所。研究厌氧氨氧化体有助于探明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特性。本文综述了厌氧氨氧化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期为从事Anammox研究的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由于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流行,对于人们来说,清楚地认识脂肪组织如何生长变得非常重要。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在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明确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调节脂肪分化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干预脂肪分化和肥胖的形成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回顾了最近的一些数据来列举包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p53,核因子κB(NF-κB)和叉头转录因子(Fox O)等氧化还原敏感转录因子在脂肪细胞分化中起到的作用,为研究脂肪分化的分子机制和干预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海藻粉和抗菌肽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鸡504羽,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2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1.0%、3.0%、5.0%)的海藻粉和抗菌肽(300 mg/kg、600 mg/kg)。试验分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共42 d。结果表明:(1)添加不同水平的海藻粉对前期、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2)添加不同水平的抗菌肽对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3)海藻粉和抗菌肽交互作用对前期、后期和全期肉鸡的料重比有明显影响(P0.05);对21日龄肉鸡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对42日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了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海藻粉和抗菌肽能促进肉鸡生长,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改善肠道菌群,且二者间存在协同效应,添加5%的海藻粉和300 mg/kg抗菌肽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