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10篇 |
免费 | 1356篇 |
国内免费 | 4124篇 |
专业分类
143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493篇 |
2022年 | 538篇 |
2021年 | 561篇 |
2020年 | 499篇 |
2019年 | 484篇 |
2018年 | 395篇 |
2017年 | 455篇 |
2016年 | 408篇 |
2015年 | 482篇 |
2014年 | 654篇 |
2013年 | 581篇 |
2012年 | 678篇 |
2011年 | 758篇 |
2010年 | 684篇 |
2009年 | 736篇 |
2008年 | 784篇 |
2007年 | 702篇 |
2006年 | 619篇 |
2005年 | 593篇 |
2004年 | 561篇 |
2003年 | 376篇 |
2002年 | 229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216篇 |
1998年 | 144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112篇 |
1990年 | 95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78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68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3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1.
用适量BrdU处理中华大蟾蜍外周血淋巴细胞,能以较高频率得到形态多样的染色质(体)结构。本文以两栖类和人类细胞为材料,采用Feulgen染色、Ag-NOR染色、DAPI荧光染色及放射自显影等方法,证实了其染色质性质,初步讨论了其产生原因,并将其命名为:“G,期后期染色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形态学角度初步分析了从G_2期后期到M期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的动态过程,提出不同染色体形成其高级结构是非同步的,有可能存在染色体包裹顺序的设想。 相似文献
82.
从中国南海海绵Phacellia
fusca Schmidt的乙醇浸提物中,分离得到一吡咯并内酰胺2-bro-moaldisin.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2.984(7),b=7.429(4),c=18.580(10)A,V=179.2(16)A3,Z=8,Mr=243.07,Dx=1.802mg/cm3,F(000)=960,μ(Mo-Ka)=4.553
mm-1,λ=0.71073 A.在2.19<θ<27.27°范围内共收集了1978个独立衍射点,其中可观测衍射点1361个(|F|
2>4σ|F|2).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535,Rw=0.0803. 相似文献
83.
大丁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大丁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着重介绍了其中所含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特点、光谱特征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4.
清水苑大洞位于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遗址发现于1998年9月,因发现丰富石制品、骨制品、灰烬层和哺乳动物化石等遗物而为学术界所关注。2013年9至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清水苑大洞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区分A、B两区,揭露面积分别为4 m~2和6 m~2。A区揭露地层厚度约90cm,堆积物为灰白-灰黄色-灰黑色砂质黏土,共出土石制品2398件、动物化石及碎骨2000余件。石制品组合以小型石片工业为体,类型包括石核、石器、各类废片、石锤、磨石等,此外还有5件砸击品。石制品原料大多取自围岩内的燧石,剥片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制品以小型居多;刮削器为石器的主要类型,另有少量凹缺器;石器修理多以锤击法向片状毛坯的背面修理为主。~(14)C测年显示遗址形成于距今约11-14 ka BP,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于探讨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在贵州中部低海拔地区的适应生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86.
生态适应是物种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方式,解析物种的生态适应分子机制可以为物种的保护和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景观基因组学从基因组水平来研究物种的遗传变异与景观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明确量化环境变化引起的遗传变异在基因组水平的响应,为生态适应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比经典的种群遗传学方法更进一步.本文首先总结了生态适应研究的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滇重楼多糖对牛蛙心脏和腓肠肌二者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比较其异同.方法: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低(1.25 mg/mL)、中(2.5 mg/mL)、高(5 mg/mL)浓度的滇重楼多糖溶液,利用BL-420F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给药前后的心肌收缩幅度和心率.制备牛蛙在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相似文献
88.
探讨中药治疗癫痫的方药使用规律,挖掘出常用药对陈皮-半夏,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陈皮-半夏中的化学成分所潜在的作用靶点,探讨其治疗癫痫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收集治疗癫痫的中药复方,运用Apriori算法建立起关联模型,挖掘出数据库中隐藏的药物配伍规律,利用TCMSP、OMIM、STRING及DAVID数据库分析药物疾病靶点间相互作用关系及相关通路。在所筛选出符合标准的131篇文献中,有226个方剂中共使用221种中药,得到置信度最高的药对陈皮-半夏,陈皮-半夏得到的18个目标化合物共检索出268个靶点基因,癫痫检索出的相关靶基因为886个,两者相关靶基因进行匹配得到共同靶基因41个,通过Cytoscape获取PPI网络中得到AKT1、MAPK3、FOS等具有重要地位的基因在陈皮-半夏治疗癫痫中具有重要意义。关键靶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可得到陈皮-半夏配伍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对药物的反应、脂肪细胞分化的正调节、Ras蛋白信号转导、运动行为等生物功能,通过调节Serotonergic synapse、Kaposi sarc... 相似文献
89.
利用E.coli BL21/pCDFDuet-gdh—cr-X共表达全细胞催化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不对称还原合成6-氰基-(3R,5R)-二羟基已酸叔丁酯。结果表明:在菌体用量4.85g/L、葡萄糖与底物质量浓度比为1:1、温度28℃、pH7.0条件下,80.0g/L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生物还原2h后,底物转化率可达99.0%,产物d.e.值大于99.5%。在考察范围内,NADP^+用量对催化效率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提高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茶多酚片中痕量重金属铅和总砷含量的准确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前处理,采用ICP-MS法分别测定茶多酚片中铅和总砷的含量,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经过分析计算,茶多酚片中铅和总砷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29、0.010mg/kg。结论:影响茶多酚片中铅和总砷ICP-MS法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样品前处理和标准溶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