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9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探索同时测定荷叶茶及饮片中6种黄酮类成分(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本研究以8种不同的荷叶样本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6种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同时测定。样品经过前处理,以0.5%甲酸-水(A)和0.1%甲酸-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经Agilent TC-C18(2)(150mm×4.6mm,5μm)色谱柱分离,于360nm波长处检测,结果显示,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6种黄酮类成分分别在1.6~160、1.8~180、2.16~216、1.4~140、2.12~212、1.6~16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2),其检测稳定性、重复性、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以及加样回收率的RSD均小于2%。进一步用该方法对不同来源的8个荷叶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荷叶样本中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以槲皮素最高,并且以样本G荷叶茶(购自G公司,批号为130802)的槲皮素含量最高。本研究建立的同时测定6种荷叶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快速、准确,可为荷叶有效成分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我国4种名优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异同,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滇红、祁红、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红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90种,滇红茶中主要是芳樟醇、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水杨酸甲酯、2-戊基呋喃和橙花叔醇,祁红中主要是十六碳酸、植酮、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β-紫罗酮、植醇和蒽等,正山小种中主要是植酮、香叶醇、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咖啡因和芳樟醇氧化物,而金骏眉中主要是香叶醇、咖啡因、芳樟醇氧化物、β-紫罗酮、苯乙醇、橙花叔醇和植醇;他们共同成分有苯甲醛、苯乙醛、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香叶醇、α-紫罗酮、β-紫罗酮、植醇等。4种红茶在挥发性组成及含量上差异较大,共有成分仅32种;醇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其中滇红茶中醇类化合物含量高达69.08%;而祁红、正山小种和金骏眉中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不同化合物之间比例和阈值的不同,形成了4种红茶各自独特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993.
基于质谱的非标记定量方法能够对复杂蛋白质组进行规模化分析,同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和解释蛋白质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更有意义.这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兼容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的方法.针对这一需求,本文首先借鉴了NSAF(normalized spectral abundance factor)算法采用肽段计数对蛋白质组数据进行定量,进一步结合共享肽对该方法进行优化.以此为基础,通过g:Profiler获取海量蛋白质组的功能注释信息,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了对蛋白质组数据的功能性分析.本文选择来自人心脏、小鼠心脏、小鼠肝脏的三组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按照功能性分析将三组数据划分为若干功能组或信号通路,并进行相关性、功能聚类以及电子传递链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共享肽的优化算法克服了对低丰度蛋白质的错误估计,提高了非标记定量的准确性.同时,结合生物医学知识的分析方法解释了蛋白质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为差异比较蛋白质组学、疾病蛋白质组学以及功能蛋白质组学等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结构组成成分,是许多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质,还发挥着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作用。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与磷脂的代谢异常有关,对磷脂的分析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磷脂的研究已经成为医学,生物和药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因为磷脂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对磷脂的分析一直比较困难,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质谱技术,文献报道应用HPLC-ESI-MS进行磷脂分析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认识磷脂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过程等,本文从磷脂的提取方法,色谱分析,质谱检测方法和代谢组学研究等四个方面对对近年来针对磷脂分析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肾衰康复胶囊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今后质量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薄层色谱法对肾衰康复胶囊中苍术和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苍术中苍术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苍术素浓度80.28-803.19ug之间,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9.60%,RSD值为0.49%。结论:试验中建立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等优势,可作为肾衰康复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当前,随着药品检测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术,我们可以使用此技术同时检测多种防腐剂,不仅省时省力,还具有精确科学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使用高效相色谱进行药物分析检测时,难点在于确定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的配置比例、要素组成、流速以及检测时的波长;高效液相色谱在确定方案之后,就需要进行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的检测、检测方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本文就主要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灵敏的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EGCG血药浓度。方法:以睾丸酮为内标物,血浆经盐酸和乙酸乙酯等去除蛋白。采用Agilent 20RBAX SB-C18色谱柱,乙腈-0.3%乙酸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40℃。结果:EGCG和内标的出峰时间分别为12.21min和15.4min。EGCG在0.05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20),高、中、低3种浓度下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低于15%,相对回收率与绝对回收率均在100±15(%)范围内,稳定性好。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高效,适用于大鼠血浆中EGCG的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998.
氨基酸突变能够改变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基于串联质谱的鸟枪法蛋白质组学是目前大规模研究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方法,但是现有的质谱数据鉴定流程为了提高鉴定结果的灵敏度往往会有意压缩数据库中的氨基酸突变信息.因此,如何挖掘数据中的氨基酸突变信息成为当前质谱数据鉴定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应用于氨基酸突变鉴定的串联质谱鉴定方法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基于序列数据库搜索的方法、基于序列标签搜索的算法以及基于图谱库搜索的算法.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这3种氨基酸突变鉴定算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不足,然后介绍了氨基酸突变鉴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随着基于串联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的不断发展,蛋白序列中的氨基酸突变信息将被更好地解析出来,从而得以深入探讨由氨基酸突变引起的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为揭示氨基酸突变的生物学意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刘莉  陆远  王媛  任新玲 《生物磁学》2014,(6):1069-1073
目的:研究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 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及CXCR4(chemokine(C-X-C motif) receptor 4)在NSCLC 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NSCLC 临床病理特征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09 年7 月-2012年12 月收治的75 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支气管镜活检得到NSCLC肿瘤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EGFR、HER2、CXCR4在NSCLC 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GFR、HER2、CXCR4 的表达与NSCLC 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EGFR、HER2 及CXCR4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EGFR、HER2 及CXCR4在NSCLC 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EGFR 与HER2,EGFR 与CXCR4,HER2 与CXCR4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6(P〈0.01),r=0.578(P〈0.01),r=0.426(P〈0.01)。3 种基因表达越多,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EGFR、HER2 及CXCR4 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针对性的多个靶向抑制,可更好发挥抑癌作用。根据三者不同的表达情况初步筛选出针对靶向治疗的单一或联合靶点,有助于为NSCLC 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叶酸(Folic acid,FA)缺乏在培养的人胚肾细胞(HEK-293)中对细胞组蛋白修饰水平的影响。方法:人胚肾细胞分两组培养,一组正常培养,一组无叶酸培养。细胞提取组蛋白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一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LTQ/Orbitrap Ms)检测组蛋白的修饰以比较叶酸缺乏对人胚肾细胞组蛋白修饰的影响。结果:用高分辨质谱方法成功检测到人胚肾细胞的五个组蛋白变体H1,H3,H4,H2a和H2b上的33个组蛋白修饰位点,其中23个修饰位点为uniprot数据库上已经报道的组蛋白修饰位点,而其余10个为未报道修饰位点。通过质谱比较正常和叶酸缺乏组人胚肾细胞修饰谱发现H3K79me1和H3K79me2在叶酸缺乏培养组中检出率较低。进一步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也证明了在叶酸缺乏的人胚肾细胞中H3K79me1水平低于正常培养组。结论:细胞中叶酸缺乏影响组蛋白甲基化包括H3K79me2和H3K79me1修饰水平,提示细胞外营养因素叶酸水平可影响组蛋白修饰水平从而参与疾病如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NT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