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茛科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毛莨科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植物作了总结,并从成份,主治,药理上加以叙述归纳。  相似文献   
42.
新疆的芍药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产于我国新疆的芍药属Paeonia L.植物虽然种类不多,但分类上却一直未予澄清。按《FL.URSS》(Tom.7)有两种,P.anomala L.和P.hybrida Pall.,按Stern(1946)有一种,包括两个变种,即P.anomala L.和P.anomala var.intermedia(C.A.  相似文献   
43.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Z1):58-60
描述四川翠雀属一新种,拟粗距翠雀花。  相似文献   
44.
侧金盏花属(Adonis L.)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良千  张休 《植物研究》1989,9(2):123-137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9种1变种及外国产8种侧金盏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属的花粉可以划分为2个大类型,这与根据外部形态分类划分的两个组是吻合的。另外根据本届花粉形态的变异,又将其中的1个大类型划分为4个亚类型。为进一步讨论该属的系统关系提供依据。 侧金盏花属植物是隶属于毛莨科毛莨族中的一个小属,约有30余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我国有10种、1变种和2变型,分布于西南、西北、东北和山西等省区。本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过去在文献上曾有一些记载,如R.P.Wodhouse(1936)对本属的夏侧金盏花A.aestivalis)和A.vernalis进行了研究。《中国植物花粉形态》(1960)一书仅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描述了侧金盏花(A.amurensis)的花粉形态。T.Santisuk(1979)对本属12种(其中有4种产中国)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但是,以上学者只是对本属植物的花粉形态作了轮廓性和描述和简单的讨论。他们报道该属的花粉为椭圆形或球形,具三沟、沟长而狭,轮廓不显著,沟膜具颗粒状雕纹;外壁分二层,外层厚,表面具刺状雕纹等。本文对国产的9种1变种以及外国的8种花粉形态分别利用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5.
家黑种草幼苗初生维管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军  张友民 《植物研究》1995,15(2):215-219
家黑种草幼苗子叶节区中部存在中始式二原型管状中柱阶段的事实,就足以说明,Namboodiri和Beck(1968a,b,c)的理一即认为在前裸子植物一种子植物的初生维管系统中不存在管状中柱阶段,从而主张种子植物在起源上与真蕨类毫无亲缘关系的理论是不够慎重的,作者信息,随着管状中柱阶段的不同断发现,就预言它产两者之间,在系统发育的守,可能有关个“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46.
47.
48.
芍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的醇提液经大孔树脂处理后,在其有效部位分得6个化合物,鉴定为苯甲酸(Benzoic acid Ⅰ)、没食子酸(Gallic acid Ⅱ)、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 Ⅲ)、芍药甙(Paeoniflorin Ⅳ)、氧芍药甙(Oxypaeoniflorin Ⅴ)和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 paeoniflorin Ⅵ)。  相似文献   
49.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08,28(5):569-571
描述四川翠雀属一新种,拟粗距翠雀花。  相似文献   
50.
常用中药川乌、附子为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母根和子根.从附子的加工炮制品黑顺片中分离鉴定了5种C19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和1个C20纳哌啉型二萜生物碱.通过MS、NMR、IR等波谱分析和已知化合物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次乌头碱(1)、尼奥宁(2)、塔拉地萨敏(3)、多根乌头碱(4)、异塔拉萨定(5)和去氢松果灵(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