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51.
提高药物的效能,延长药物的许可时间,迎合病人和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将会推动药物研发过程中给药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2.
四种石斛兰种胚发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石斛、尖刀唇石斛、短棒石斛、兜唇石斛种子为材料,进行种胚非共生萌发研究,并对其种子形态和胚的发育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处于球形胚阶段的石斛兰种子,种胚吸胀后突破种皮,发育至吸收毛和芽生长点出现后,种胚形成原球体;种子萌芽后胚尚未成熟,只进入心形胚阶段。呈纺锤形种子的种皮两端形状不同,一端存在结点,呈弯曲状的尖形,另一端种皮呈收拢的圆口形。4种石斛兰种子,玫瑰石斛种子最长,为两端狭长的纺锤形;兜唇石斛种子最短,呈两端稍细的纺锤形。玫瑰石斛、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种子胚培养需要5~10 d萌发;兜唇石斛种子和胚皆偏小,萌发需要30 d。石斛兰种胚和种皮吸水膨胀后,种胚向种皮的一端移动、脱出或种胚撕裂种皮中央后突破而出,形成裸胚。玫瑰石斛种子撕裂种皮后主要从种皮中央突破;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兜唇石斛部分种胚从种皮一端脱出,部分种胚则从中央撑破种皮脱出。充分膨胀、变绿后萌芽的裸胚,存在极性,顶部芽生长点萌动,下部出现成群散射状吸收毛。  相似文献   
153.
宁小清  刘寿养 《广西植物》2010,30(6):825-826
详细描述了广西产的异药花属一新种——大明山异药花。该种与产于福建、广西等地的异药花近似,但不同在于本种叶基出脉较多,7-9条;多歧聚伞花序长2.5-3cm,宽6-7cm;长雄蕊花药线形,基部伸长,略膨大成囊状,分离,药隔膨大,伸长成短距,短雄蕊花药线形,药隔膨大,伸长成短距。  相似文献   
154.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可以分阶段释放药物的原位可注射水凝胶,通过直接注射在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伤口处,形成水凝胶敷料,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同时凝胶中的两种药物通过分阶段释放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伤口的无瘢痕愈合,为ES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案。方法: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S/β-GP)温敏水凝胶的体系中加入聚多巴胺(PDA),制备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聚多巴胺(CS/?β-GP/PDA)水凝胶。通过在载药水凝胶中加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纳米载药微粒制备CS/β-GP/PDA/NPs双载药水凝胶,通过两种载药体系的复合,实现药物的分阶段释放。通过流变学实验测定CS/β-GP、CS/β-GP/PDA、CS/β-GP/PDA/NPs凝胶体系的相转变温度以及凝胶强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S/β-GP/PDA/NPs水凝胶中两种药物的释放动力学特征。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评价CS/β-GP/PDA、CS/β-GP/PDA/NPs温敏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外猪食管中,模拟ESD术后创口,通过内镜辅助将水凝胶母液注射在伤口处,并通过内镜观察水凝胶的凝胶状态。结果:得到了粘附性显著增强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聚多巴胺(CS/β-GP/PDA)凝胶体系。流变学实验证明聚多巴胺(PDA)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水凝胶的凝胶温度,缩短原位成胶时间。CCK-8实验显示CS/β-GP/PDA、CS/β-GP/PDA/NPs凝胶体系无潜在的细胞毒性。在体外猪食管模拟实验中,将其凝胶母液注射在伤口处后,可原位形成凝胶,且凝胶贴合伤口,具有较强的粘附性。通过体外释药速率测定,验证了CS/β-GP/PDA/NPs水凝胶中所载两种药物释放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可实现药物的分阶段释放。结论:设计的CS/β-GP/PDA/NPs凝胶体系适用于ESD术后的伤口修复,并能够实现分阶段释药,对于预防ESD术后食管狭窄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5.
毛葡萄芪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芪合成酶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通过RT-PCR,从高抗葡萄黑痘病的中国野葡萄毛葡萄商-24克隆了芪合成酶基因家族的2个成员VqSTS1和VqSTS2,其cDNA全长均为1 179 bp,编码39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VqSTS1和VqSTS2编码氨基酸247-257位点的IPN(S/F)AGAIAGN "是芪合成酶家族固有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368-378位点的GVLFGFGPGLT"是芪合成酶与查尔酮合成酶家族固有的保守序列特征.在编码的392个氨基酸中,VqSTS1和VqSTS2仅有12个氨基酸不同,氨基酸一致性达97%.多重比较分析显示,VqSTS1与VqSTS2与五针松、河岸葡萄、白粉藤、华东葡萄及欧洲葡萄等STS在氨基酸水平的一致性分别为65%、96%、97%和98%.将VqSTS1和VqSTS2登录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158856和EF158857.  相似文献   
156.
鹿药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鹿药属12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首次报道了12种鹿药属(Sm ilaci-na)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气孔器普遍存在于叶的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均为不规则形。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可区分为近平直、浅波状和波状。在扫描电镜下,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内缘为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条纹状,有的条纹隆起,有的条纹上附有颗粒和晶簇。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外拱盖内缘形态以及角质膜等特征对该属部分种的区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7.
二萜佛司可林I、J、K、L,已从毛喉鞘蕊花分离得到。本文根据一维和二维的核磁共振谱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光谱特征,二萜佛司可林K、L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8.
药桑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B08):280-281
  相似文献   
159.
报道中国鞘翅目1新纪录科1新纪录种,即毛牙甲科Spercheidae和凹缘毛牙甲Spercheus emarginatus(Schaller).共计2头雄性和1头雌性采自黑龙江密山,对其进行了再描述.该虫已知分布于欧洲中西部和南部、俄罗斯南部和远东地区、亚洲中部和东部区,目前仅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160.
用毛胶薯蓣提取分离毛胶薯蓣多糖胶(DSP)。将DSP与其他四种胶(瓜尔胶、魔芋胶、白芨胶、海藻酸钠)的粘度与浓度、温度、pH、降解时间、冻融变化及耐盐性的关系,以及起泡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SP溶液的浓度与粘度正相关;温度在0~40℃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40~90℃间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符合阿累尼乌斯动力学曲线;pH的改变、冻融变化和加入氯化钠、氯化钙对DSP粘度的影响甚微;同时DSP还具有优良的起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