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树椿 《昆虫学报》1993,36(2):195-197
勾天牛属Exocentrus隶属于沟胫天牛亚科,由Mulsant建立于1839年,模式种为Exocentrus cinereus Mulsant,主要分布于古北区,非洲,东洋区,澳洲及新热带区,全世界已知近300种,我国记载的种数不超过其1/10。本属体小型,较平坦,体表常被有似直立的毛或刚毛。头宽,触角基瘤分开,头顶较平,很少凹入,触角略长于体长,触角内侧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对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研究的深入,对细胞表面电位及表面带电基团的性质和结构的研究,也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分离、培养的细胞是研究细胞表面电位的好材料。而细胞电泳法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培养心肌细胞的表面电荷性质和中药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对表面电荷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用冷浸法提取丹参的酯溶性有效成分,以HPLC法测得的丹参素、丹参酮ⅡA和原儿茶醛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全国几个著名的丹参药材基地种植的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及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不同产地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河南和四川产的丹参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每克药材丹参素含量分别为19.79mg和20.35mg,每克药材原儿茶醛含量分别为5.58mg和4.35mg,贵州铜仁地区产的丹参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每克药材达0.4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妇炎康分散片中原儿茶醛含量的HPLC法。方法:使用ODS—C18柱,在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乙酸(5:10:85: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的条件下,对妇炎康分散片中原儿茶醛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原儿茶醛在0.029-0.176mg·mL^-1。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87×10^5C-90,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48%)结论:该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妇炎康分散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膜分离后的儿茶色素染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聚偏氟乙烯膜提纯天然儿茶色素,结果表明膜分离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考察了染色温度,时间,pH值及媒染剂浓度等对白色牦牛毛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儿茶色素对白色牦牛毛具有直接染色效果,可染成棕色系列.锌离子可使毛发颜色偏向栗子色,铁离子和铜离子可使毛发颜色偏向黑色.其中温度与媒染剂浓度是影响颜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银杏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花粉粒进入贮粉室后,通过侧向萌发产生吸器状花粉管。精原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依次产生生毛体、液泡状结构和纤维颗粒体。生毛体由一个电子致密的核心和由此向周围发散出的辐射状中心粒组成;液泡状结构为染色较深、质地均匀,看不到膜结构包被的圆球形,其周围细胞器丰富,DAPI染色证实液泡状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纤维颗粒体染色很深,外形小规则。临近受精前,精原细胞纵向分裂形成2个半球形的精细胞,成熟精核直径约40μm,而受精时与卵核融合的精核直径约20μm,说明精核在受精前体积浓缩。精核以变形虫式运动穿过较小的颈卵器口,进入卵细胞与卵核融合。在受精前的一些精细胞中可观察到其核内出现一个直径约20~30μm染色较深的球形区域,推测精核浓缩前遗传物质先浓缩到一个区域,然后精核浓缩。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生存群落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与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var.pubipetiolata)69块样地进行了排序与分类,共划分9个群落类型。结果表明,毛柄小勾儿茶生境特异性高。毛柄小勾儿茶在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青冈栎(Quercus glauca)针阔混交林、杂木林和青榨槭(Acer davidii) 大果山胡椒(Lindera praecox)林中生长较好。这4个群落林下层优势种具有相似性:草本层的优势种中均有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常有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灌木层优势种常有大果山胡椒。毛柄小勾儿茶分布于海拔500~900 m的低山区,多分布于湿润、排水良好的沟谷边,生境坡向多为阴坡。  相似文献   
18.
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片断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 var. pubipetiolata)现存于浙江和安徽的4个片断化居群中的89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木本濒危植物相比,毛柄小勾儿茶具有与它们相当的遗传多样性,8对选择扩增引物共扩增出122条清晰的条带,居群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Pp=26.4%,其中马家河居群最高(29.5%)而湍口居群最低(23.8%),居群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Hep=0.162 8(0.140 5~0.172 4);而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Ps=36.9%, Hes=0.202 4。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193 9,表明居群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进一步利用AMOVA软件对遗传变异进行等级剖分发现:24.8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理宗间(浙江地理宗和安徽地理宗),14.7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60.42%存在于居群内。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为干扰引起的生境片断化和居群减小导致了毛柄小勾儿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丧失和遗传分化,并对毛柄小勾儿茶的生存造成潜在威胁。该文还就保育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经筛选试验,发现了中草药——代儿茶[Dichrostachys cinera(Linn.) wight et Arm.]的乙醇抽提物在花生油和猪油中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它的抗氧化性能优于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BHT)。并从代儿茶的乙醇抽提物中初步分离出两个具有抗氧化性能的化合物,通过紫外、红外、质谱和旋光测定,一个鉴定为L-(-)-儿茶精[L-(-)-3,5,7,3′,4′-Pentahydroxyflavan]另一化合物尚在鉴定中。  相似文献   
20.
丹参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为指标成分,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丹参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丹参的最优提取工艺为6倍量80%酒精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再以6倍量60%酒精回流提取1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