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盾叶薯蓣环阿屯醇合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巢式PCR和RACE技术从盾叶薯蓣中克隆了阿屯醇合酶的cDNA(定名为DZCAS).结果表明,该cDNA的开放读码框为2 280 bp,编码75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86 924 Da,等电点为6.39.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盾叶薯蓣阿屯醇合酶与其他植物阿屯醇合酶的相似性超过70%,含有环阿屯醇合酶共有的保守序列.利用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缺陷型酵母表达DZCAS,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仪检测酵母细胞中环阿屯醇合成情况,证明DZCAS编码环阿屯醇合酶.RT-PCR分析表明,DZCAS在盾叶薯蓣幼叶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地下幼嫩块茎中,而地上幼茎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31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Rg1在肾缺血/再灌注血清诱导HK-2细胞凋亡中对Bo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家兔肾缺血/再灌注血清(SIR)和对照组血清(SC)用于HK-2细胞培养,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实验分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Rb1干预组、Rg1干预组,培养24h后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Rb1干预组和Rg1干预组Bax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Bcl-2/Bax比值增大。结论:人参皂甙Rb1、Rg1对肾缺血/再灌注血清诱导HK-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13.
纤细薯蓣甾体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庐山采集的纤细薯蓣根茎中分到两个三糖皂甙(A,B),通过乙酰化、酸水解、红外、质谱和碳谱等鉴定,皂甙 A 是薯蓣皂甙(dioscin),皂甙 B 是纤细皂甙(gracillin),二者得率之比约为3:1。  相似文献   
314.
龙血树果实的甾体皂甙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t Gagn.)的新鲜果实中分离到四个甾体皂甙,分别鉴定为薯蓣皂甙(dioscin)、22-甲基原薯蓣皂甙(22-methy proto-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和22-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22-methy proto-gracillin),龙血树中富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的配糖体表明龙血树科作为天门冬目的一个成员,在亲缘关系上与龙舌兰科和天门冬科最为接近,与玉簪科、菝葜科以及薯蓣目亦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15.
本文叙述一种从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中分离异形胞的简易方法。这种新方法是用毛地黄皂苷和甘露醇的 TES 缓冲液处理藻丝,破碎营养细胞,并结合分级离心的方法获得异形胞。所分离异形胞的纯度,在显微镜下观察达到90%左右。当提供 ATP 和Na_2S_2O_4时,能够测到所分离异形胞的固氮活性,其最大速率是5.31毫微克分子 C_2H_2/10~6异形胞/小时,为整体藻丝活性的10%。这种比活性,在4小时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但是,在氢气下和照光条件下,分离的异形胞缺乏受光促进的固氮活性。分离的异形胞在77°K下波长为430nm 光激发的荧光光谱和完整藻丝的相比,它缺乏属于光合系统Ⅱ的685nm 和695nm 的荧光发射峰,而仅具有光合系统 I 的730nm 荧光发射峰。当提供 DCIP 和抗坏血酸时,被压碎的异形胞能够光还原甲基紫精,其活性为360消耗 O_2的微克分子/毫克叶绿素/小时。上述结果表明用毛地黄皂苷法分离的异形胞具有较完整的 DCIPH_2→MV 的 PSI 活性。  相似文献   
316.
羽叶三七根茎的三萜皂甙成分及其化学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叶三七(Panax japonicus C. A. Meyer var. bipinnalifidus (Scem.) Wu et Feng)又称疙瘩七,产我国西北部至西南部山区,是人参届植物中分布海拔和纬度均较高的一个种类。在陕西省秦岭地区主要产于南北坡海拔2100—2900米的针叶林下阴湿处。民间以其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顺气健胃、活血祛瘀、滋补强壮之效。作为国产人参属植物皂甙成分系统研究的一个部分,本文报告秦岭产羽叶三七根茎的皂甙成分,并讨论其化学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17.
本文采用Shibata提取方法,以人参皂甙Re为标准品,通过对样品提取液的薄层分离,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规格的西洋参及其不同部位中的总皂甙和分组皂甙作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种西洋参样品总皂甙含量差异较大;三醇型与二醇型皂甙含量比为1:2.93~1:3;花蕾皂甙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18.
从山萆薢根茎分到6个甾体皂甙,通过乙酰化、酸水解,红外、质谱和碳谱等鉴定,分别为约诺皂甙(A),薯蓣皂甙(C),纤细皂甙(D),原薯蓣皂甙(E),原纤细皂甙(F);皂甙 B 因得率极低,未能完成鉴定。  相似文献   
319.
闭鞘姜根中的甾体皂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Koenig)Smith」根茎中分离出五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胡萝卜甙(A):薯芋皂甙元3-O-a-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B);薯芋皂甙元3-O-a-L-鼠李吡喃糖基(1-2)「a-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C);薯芋皂甙元-3-O-a-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  相似文献   
320.
甾体皂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近年来(1981-1991)甾体皂甙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包括新发现的结构新颖和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及其现代分离方法和结构鉴定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