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用连细胞斑片钳技术,在Wistar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上记录了T型、L型、B型钙通道的单通道活动。人参二醇组皂甙单体R_(bl)(250μg/ml)显著抑制3种类型钙通道的活动,使其开放概率减少与开放时间缩短,对通过通道的离子流幅度无明显影响。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了培养心肌细胞的自由基含量。R_(bl)(30μg/ml)显著抵消黄嘌呤(0.42mmol/L)-黄嘌呤氧化酶(5.3nmol/L)所致的自由基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112.
大豆皂甙的中枢心血管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皂甙(soyasaponin)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五环三萜结构的成分。它对阿霉素所致的过氧化脂质上升有抑制作用,可保护过氧化脂肪酸对肝的损害,可改善缺血心肌的氧供应。此外,它还可减小冠脉和脑血管阻力,增加冠脉和脑的血流量并减慢心率。本实验通过侧脑室注射大豆皂甙研究它对中枢心血管作用及其传出途径,为大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用HPLC法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人参单体皂甙的提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MPG-ODS色谱柱,以醋酸铵作HPLC流动相的改性荆在15 min以内较好地分离出单体皂甙Rg_2、Rb_1、Rc、Rd、Rg_1、Re等,首次比较了化学上醇提取方法和食用时水提取方法对单体皂甙及总皂甙提取效果的不同,结果表明,食用水对Rg组类皂甙的提取量高于Rb组,这将为人参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食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油茶皂素化学和物理特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皂素学名茶皂角甙,结构糖是由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及半乳糖组成,结构酸是由反(顺)白芷酸及醋酸组成。茶皂角甙是由结构相似5─7种三萜类皂甙元构成。油茶皂素的表面活性主要是结构一端为疏水的脂肪酸基团,另一端为结构糖,结构酸亲水基团,吸附和胶团化,使皂素可用来做乳化剂,洗涤剂,发泡剂,分散剂,润湿剂,洗发剂,清洗剂,柔软剂等。  相似文献   
115.
我国薯芋皂甙元的工业生产和资源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对我国薯芋皂素(Diosgenin)的工业生产进行了概略回顾,对各种工艺流程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薯芋属植物的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116.
本文研究了培养基中肌醇、烟酸、甘氨酸、维生素B_6、维生素B_1等有机物组份对人参细胞生长及其皂甙、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维生素B_1是人参细胞生长必需的,缺少其他有机物组份对其皂甙、多糖含量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7.
118.
中药王不留行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产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Neck)Garche.)的种子王不留行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VaccarosideB(1)、C(2)、D、(3),6-N-methyladenosine(4)和N,N-dimethyl-L-tryptophan(5)。其中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9.
120.
大豆皂甙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学斌 《植物研究》2000,20(3):328-331
近年来,大豆皂甙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们的注意。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大豆皂甙研究的一些情况,包括大豆皂甙的来源、分布、结构等,并从免疫调节和抗突变两个方面,对大豆皂甙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探讨,提示人们大豆皂甙极具开发潜力,很有可能开发出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