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人体蠕形螨的DNA提取与随机引物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亚娥  成慧  寻萌  吴李萍 《昆虫学报》2009,52(8):929-933
【目的】探索人体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液氮反复冻融研磨法破碎螨体细胞, 选用改良小昆虫DNA提取法、碱裂解法和试剂盒提取法, 分别提取冻存时间在5个月内和8~10个月的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基因组DNA, 并用随机引物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蛋白核酸测定仪检测结果显示, 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量较多, 明显优于改良小昆虫法和碱裂解法。随机引物扩增结果显示清晰的DNA指纹图谱, 两种人体蠕形螨DNA指纹具有明显差异。蠕形螨冻存时间影响DNA提取的量, 但对DNA提取的纯度和RAPD指纹图谱影响较小。不同DNA提取方法提取的同一种蠕形螨DNA指纹图谱基本相似, 试剂盒法和改良小昆虫法提取的DNA样本条带多而清晰, 碱裂解法提取的样本条带少而模糊。【结论】液氮反复冻融研磨法破碎蠕形螨细胞是有效的, 蠕形螨冻存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试剂盒提取法是提取蠕形螨DNA的好方法。RAPD技术可以用于这两种人体蠕形螨DNA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和分类。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毛囊周期中,Wnt3a在毛囊及黑素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以DCT-LacZ转基因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X-gal染色技术观察黑素细胞谱系在小鼠皮肤中的分布情况;采用X-gal染色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3a在毛囊及黑素细胞谱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小鼠皮肤全层Wnt3a和TYR的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生长期毛囊中,Wnt3a蛋白在表皮、毛囊外根鞘Bulge区、内根鞘以及毛球部均有表达,在黑素干细胞与黑素细胞也观察到Wnt3a;在退化期,Wnt3a的表达逐渐减弱,仅在外根鞘有较弱的表达,但黑素干细胞中没有观察到Wnt3a;在静止期,几乎检测不到Wnt3a的表达;TYR mRNA与Wnt3a mRNA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模式一致,在生长期最强,退化期减弱,静止期最弱。结论:Wnt3a可能对黑素细胞谱系分化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3.
《生物磁学》2012,(21):I0003-I0003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一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成年实验鼠干细胞和人类千细胞分别蠛声出毛囊,并移植到没毛发的实验鼠皮肤上。都成功让它长出毛发。未来有望将这一技术用于治疗秃头症。东京理科大学教授口孝领导的研究小组分析显示,移植的毛囊与周围的皮肤和神经等组织融合良好,在毛发脱落后还能继续长出新的毛发。  相似文献   
34.
中国台大医学工程学研究所助理教授林颂然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成功诱导毛囊再生。动物试验从大鼠身上取下十个毛囊,短短二十天培养出八百万到一千万个乳突细胞;再以三百到五百个乳突细胞为一个单位,混合大鼠表皮细胞,植入裸鼠表皮,结果裸鼠长出毛发。只要人体十颗毛囊通过生物反应器可制造近千万个真皮乳突细胞,具有诱导毛囊长出毛发功能,成为治疗秃头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35.
成体的皮肤一生都在不断的自我更新,其中的毛囊还是保证毛发进行生长-脱落周期循环的细胞组织学基础。存在于表皮内的干细胞维持了成体皮肤的自我平衡及毛发再生。表皮是由构体分子组成。每个构体分子包含毛皮脂单位(毛囊和皮脂腺)及其周围的毛囊间表皮。毛囊间表皮具有祖细胞,损伤时能自我更新;毛囊具有多能干细胞,在新毛发周期开始或者损伤时能够启动干细胞功能,为毛囊的生长或表皮的修复提供细胞来源。本文概述了当前对表皮干细胞的认识,着重阐明毛囊间表皮内有祖细胞的证据,毛囊间表皮干细胞在体外的自我更新能力,毛囊膨突部内干细胞的特征和一些相关基因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36.
毛囊隆突(bulge)是毛囊干细胞特定的微环境,它维持并调节干细胞的特性,使干细胞在静息态、自我更新和分化上保持平衡。现重点从毛囊隆突的物理结构上来简要揭示微环境对干细胞的调控。  相似文献   
37.
毛囊蠕形螨的发育形态观察和存活适温范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挤压涂片法或透明胶纸粘贴法获取毛囊蠕形螨,在数码显微镜Motic DM-B5软件系统下进行动态观察、拍摄和测量;然后对离体蠕形螨按批随机分组,观察不同温度下虫体的存活时间和活动力。结果系统地展示了毛囊蠕形螨发育过程各个时期的动态照片,发现毛囊蠕形螨的前若虫期有足4对,若虫期具有活动能力。离体实验表明,毛囊蠕形螨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存活适温范围在8~30℃之间,发育适温范围在20~30℃之间,发育最适温度为25~26℃;0℃以下或37℃以上温度对蠕形螨生存不利,54℃为致死温度,58℃为有效灭螨温度。这一研究结果为蠕形螨的体外培养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胰岛素样因子(IGF-I)对绵羊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胰岛素样因子(IGF—Ⅰ)对毛囊形态影响及生长调控机理作了初步研究,分别采用0.1ng/mL、1ng/mL、10ng/mL、100ng/mL浓度梯度和对照组,结果表明10ng//mL IGF—Ⅰ对毛囊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生长速度为0.26mm/d,对其作毛囊生长长度与培养关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前8d毛囊生长长度与培养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该试验仅从细胞水平上对体外培养毛囊生长及形态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了IGF—Ⅰ有刺激毛囊生长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CMC)促进小鼠皮肤毛囊再生修复的组织形态学结构变化,并与新生小鼠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结构对比。方法:通过切除皮肤组织建立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全层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CMC组、清得佳组、生理盐水组与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天分别连续给药,第21天处死;为评估造模后小鼠皮肤毛囊组织的再生修复程度,另取新生小鼠36只,每日处死3只;应用Image J技术观察并测量各组小鼠皮肤组织创面修复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新生小鼠皮肤组织厚度、毛囊及"腺泡样"结构数量;对比分析各组小鼠模型第21天和新生小鼠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第3天和17天各组小鼠模型皮肤创面再生修复率:CMC组为33.07±9.52%和96.75±2.11%,清得佳组为24.18±6.14%和92.22±0.62%,生理盐水组为21.06±11.59%和87.38±2.79%,空白对照组为8.66±2.27%和85.15±1.34%;采用线性模型重复度量方差分析法,对CMC组与清得佳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皮肤创面第17天再生修复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F=11.970,17.666,8.828,P0.05)。新生小鼠皮肤厚度、毛囊及"腺泡样"结构数量随小鼠日龄增长而增加(r=0.983,0.922,P0.05)。与新生小鼠皮肤毛囊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相比,第21天CMC组、清得佳组、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模型皮肤组织再生修复程度分别相当于新生小鼠皮肤毛囊发育后期、中期、初期及瘢痕组织。结论:CMC具有促进皮肤毛囊组织形态学结构再生修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小鼠皮肤及其毛囊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及其毛囊的早期发育规律。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观察昆明系小鼠出生前后皮肤及其毛囊的形态发育。结果(1)孕龄16 d胎鼠的皮肤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深褶皱,但在生后3 d~5 d不仅皱褶的数量减少,而且凹陷变浅;(2)胎鼠孕龄16 d至19 d,其皮肤的表皮、真皮及皮肤总厚度呈现平稳增厚。但是,出生后,其表皮、真皮和皮肤总厚度急剧降低;在生后第1天至第9天,表皮呈现平稳增厚,而真皮则在生后快速厚度,第7天达到最高值(1861.50μm);(3)孕龄16 d的胎鼠皮肤中可观察到初级毛囊,至生后第7天其密度呈现平稳增长;与其相比,次级毛囊从18 d胎鼠开始出现,其密度增长非常迅速,出生后第7天达到1257.14/mm;毛囊的总密度与次级毛囊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出生第7天后,由于毛囊的数量急剧增加,无法观察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变化规律;(4)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长度与深度变化在出生前后的相对缓慢,与其相比在第3天以后至第7天呈现迅速变化趋势。结论小鼠皮肤及其毛囊的生长性发育发生在胎儿晚期和生后的早期,而其周期性变化可能从出生后的第9天以后开始出现;在孕期16 d至生后第7天可能是检测毛囊特异性基因表达的最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