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20 0 1年 6月 ,北京市田园林场经理与其工作人员在寻找水源过程中 ,发现了一个山洞 ,并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新化石点位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西南方向 ,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为6公里。该地点在行政区划上隶属黄山店村管辖 ,在北京市田园林场的地界内。地理坐标为北纬 39°39′2 8″ ,东经 1 1 5°5 2′1 7″ ,海拔高度1 74 4 6米。2 0 0 1年 7月 1 0日 ,田经理在林场特聘法律顾问董同源先生带领下 ,将这一发现报告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并带来一些化石请求鉴定 ;研究所委托同号文博士具体负责处理这件事。在了…  相似文献   
92.
北票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人骨的牙病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对辽宁北标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出土人骨的牙病作了详细的观察。初步探讨了龋病和牙周病的罹患率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1)龋病的罹患率男女间差异不显著,而牙周病的罹患率性别差异显著。(2)龋病的罹患率与年龄变化具有一定关系,而牙周病的罹患率则与年龄变化关系密切。此外,对多生牙、先天缺额牙、融合牙、错位牙、第三臼齿的阻生情况也分别作了记录与分析。  相似文献   
93.
江苏镇江莲花洞动物化石铀系年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莲花洞位于镇江市南约 6km的白龙岗山北坡 (原在丹徒县境内 ) ,地理座标 119°2 4′E ,32°10′N。白龙山为宁镇山脉东支 ,走向近东西 ,顶峰海拔 118m。溶洞发育于三迭纪青龙组灰岩 ,洞口标高约 35m。 1981年 ,南京博物院等单位[1 ] 对该地点进行发掘 ,获哺乳动物化石16种 ,其中人牙化石 1枚。洞内堆积自下而上被分为 4层 ,其中第 2层为棕红色亚粘土 ,含石灰岩碎块、铁锰质结核和大量动物化石。发掘者根据动物化石中有 3个绝灭种 ,将该地点定在“晚更新世或晚更新世早期” ,人牙化石被认为属于智人。韩德芬等[2 ] 认为莲花洞在我国晚…  相似文献   
94.
布氏田鼠 (Microtusbrandti)为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主要害鼠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与牛羊争夺牧草资源 ,破坏草场、引起草场沙化退化 ,以及传播疾病等三个方面[3,5,8] 。该鼠为不冬眠种类 ,冬季以储存于地下仓库中的牧草为食[9,10 ] 。因此 ,研究其秋季洞群的贮草面积与草场植被条件的关系 ,对于分析该鼠的越冬适应策略 ,并进一步提出草场鼠害的优化管理方案 ,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该鼠秋季贮草习性 ,已有一些文献报道[1,4 ,6 ,7] ,但涉及该鼠秋季洞群贮草面积与草场植被条件的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开展了此项…  相似文献   
95.
老鸦洞遗址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及动物碎骨。为进一步研究该遗址,明确遗址文化及年代性质,2013年7月至8月,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再次系统发掘,出土包括石制品、骨制品、古人类牙齿化石、动物化石、植物果核、碳屑在内的标本两千余件,其中,石制品在制作技术上显示了典型的小石片石器传统特征。另有未统计碎骨上万件。碳十四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出土物及遗迹记录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7000-20000年,以及距今14000年古人类在老鸦洞内生存的历史,是毕节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最初阶段古人类生存栖息的证据。多个石制品及碳屑、灰烬富集的层位表明了古人类对该洞穴的长时间反复利用,以及末次冰期最盛期期间人类活动的消退现象。  相似文献   
96.
曹波  贺乐天  张璞 《人类学学报》2015,34(4):451-460
本文主要是对贵州兴义猫猫洞遗址出土的人化石进行的初步研究,并对哺乳动物化石、地层、堆积物作叙述。该遗址的人类化石包括下颌骨4件,股骨3段,是中国南方洞穴遗址中发现的数量较多,系统分类地位较清楚的晚期智人的化石。人类化石同层的鹿牙作铀系法测年结果为14500±1200 BP,相当于更新世的末期。  相似文献   
97.
刘润  张朝晖  申家琛  王智慧 《生物多样性》2018,26(12):1277-1972
岩溶洞穴的开发与利用导致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洞穴环境及地下水, 因此对洞穴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典型的暗河型溶洞贵州织金洞内的苔藓群落特征及其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研究, 拟揭示苔藓群落对洞穴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意义。共发现苔藓群落类型34个, 苔藓植物种类20科33属49种, 含苔类8科8属12种, 藓类12科25属37种。优势科为丛藓科、凤尾藓科和提灯藓科, 物种占比率分别为16%、14%、14%。Hg污染超标倍数最高达59.45倍, 在距洞口不同深度均远高于Cr和Zn, 说明洞内Hg污染较为严重。苔藓群落指标随着重金属污染含量的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所测定的重金属中基质Hg含量与苔藓群落指标的拟合程度最好, 与其对应的苔藓群落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 说明苔藓群落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映洞内Hg污染的变化趋势。RDA排序结果分析表明: 洞穴苔藓群落为适应低光度环境会表现出向光性运动、喜钙生基质、耐重金属等生理特征。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植物体内的Hg含量与其基质Hg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5), 说明蛇苔受基质Hg污染影响较大。在今后的治理过程中, 可以考虑将蛇苔作为洞内环境的生物监测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98.
李录 《化石》2015,(2):7-8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李录、刘俊及其合作者最近在北美古脊椎动物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第一件鳖类化石——喇嘛洞连鳖(Perochelys lamadongensis)。化石出自九佛堂组,距今约1.2亿年,该材料是目前早期鳖类中最完整的一个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山东临沂寒武系朱砂洞组页岩样品进行酸解浸泡分析处理,获得了数量丰富的、以隐孢子与疑源类化石标本共同出现的微体化石组合,为华北板块寒武系微体化石研究提供了新资料。隐孢子标本具有明显的寒武纪已知隐孢子形态特征,属种包括Adinosporus voluminosus,A. cf.bullatus,Adinosporus sp.,Vidalgea maculata;疑源类4属5种(含3个未定种),包括Asteridium tornatum,Heliosphaeridium obscurum,Leiosphaeridia sp.,Leiosphaeridia sp.A,Synsphaeridium sp.。上述微体化石组合特征进一步表明研究区在早寒武世中期为浅水的潮坪沉积环境,陆源物质的搬运可能导致了隐孢子在浅海相地层的出现,或者浅水潮坪环境适宜产出隐孢子的母体植物的繁衍。  相似文献   
100.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1987,6(3):180-183
本文计算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几个头骨与尼阿洞人之间的歧异系数,结果是柳江人与尼阿洞人的距离小于后者与澳大利亚大约同时期的人类的距离,也小于其与山顶洞人之距离。本文还根据一些形态特征的相似性讨论了尼阿洞人、塔邦洞人与亚洲大陆及澳大利亚古人类的关系。结论认为亚洲大陆对尼阿人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塔邦洞人也接受过一些来自北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