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7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19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昆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胶东半岛东端,总面积48平方公里。昆嵛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植物种类达1,000余种。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05平方公里,其独特的气候和地形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仅蕨类和种子植物就有2,062种。  相似文献   
992.
<正>棒束孢Isaria是Clements Shear于1931年以粉质棒束孢Isaria farinosa(Holmsk.)Fr作为模式种建立的。Brown Smith(1957),将原分类于棒束孢中的虫生种移入了拟青霉属Paecilomyces中。  相似文献   
993.
膨孢组镰孢菌Fusarium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该组包括4个种:木贼镰孢菌F.equiseti,藨草镰孢菌F.scirpi,长脚镰孢菌F.longipes和紧致镰孢菌F.compactum。这4个种均产生腹背不平行弯曲的大孢子。分离获得并描述了其中的3个种。木贼镰孢菌F.equiseti是镰孢菌中最常见的种之一,它产生典型的腹背不平行弯曲的大孢子,大孢子的顶细胞和足跟状基细胞明显伸长,菌落因缺乏红色素而呈黄褐色。藨草镰孢菌F.scirpi是比较少见的种类,它的典型特征是在典型的十字形产孢细胞上产生大量的小型分生孢子。由于它在PDA培养基上容易发生小孢子缺乏型的变异,因此,常常被错误地鉴定为木贼镰孢菌F.equiseti。长脚镰孢菌F.longipes的大孢子最容易与其他种的大孢子区分,它的顶细胞和基细胞均极度延长。当长脚镰孢菌F.longipes菌落因为变异而失去产生红色素的能力时,也容易与木贼镰孢菌F.equiseti混淆。基于该组大孢子的典型特征,作者将锐顶镰孢菌F.acuminatum排除在该组之外。  相似文献   
994.
红松天然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润  李凤日 《植物研究》2010,30(4):479-484
基于穆棱林业局3块红松天然林标准地调查数据,采用竞争区域动态半径的概念确定了林分中有效竞争木,并利用Hegyi竞争指数对红松天然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18.0%和82.0%,说明红松天然林种内竞争小,主要竞争来自种间。色木、云杉、冷杉林木个体高大,数量较多,在群落中占据一定优势,对红松的竞争压力较大。红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红松胸径的增大,受到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小。当红松胸径小于25 cm时,所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当胸径大于25 cm时,竞争指数较小,并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995.
蒙古栎种壳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及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俞  刘婷婷  刘洋  杨磊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10,30(5):623-628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蒙古栎种壳多酚进行了提取。对超声提取过程中的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 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法进行了得率与纯度双响应值的优化,得到蒙古栎种壳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56%,液料比30.72∶1 mL·g-1,提取时间42.39 min,在此条件下蒙古栎种壳多酚平均得率为0.38%,平均纯度为18.8%,该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176 μg·mL-1,高于合成抗氧化剂BHA和BHT等。  相似文献   
996.
997.
<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刘杏忠研究员在PNAS杂志上发表的题为"Evolution of nematode-trapping cells of predatory fungi of the Orbiliaceae based on  相似文献   
998.
子午岭桥山林区柴松群落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2联列表,应用χ2检验、W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对陕西黄土高原子午岭桥山林区柴松群落乔木层14种主要种群、灌木层23种主要种群和草本层24个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进行了定量测定,以揭示柴松森林群落不同结构层次中主要植物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显示:(1)柴松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物种的总体关联性均为正相关.(2)乔木层中柴松与辽东栎、山杏、山桃,辽东栎与山杏、山桃,白桦与山杨之间有明显的正联结;山杏与山桃之间有明显的负联结.(3)灌木层中灰栒子和五加、陕西荚蒾与野葡萄、陕西荚蒾与蒙古荚蒾、盘叶忍冬与忍冬以及草本层中凤毛菊与黄芩、铁杆蒿与地榆、悬钩子与薯蓣、荩草与油芒、菝葜与糙苏、防风与黄花蒿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联结.(4)根据种间联结特征,将14个主要乔木树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其中柴松和辽东栎为第1生态种组,山楂、白桦、白蜡和山杨为第2生态种组,山桃、茶条槭、毛梾和侧柏为第3生态种组,杜梨、山杏、山荆子和盐肤木为第4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999.
麻阳铜矿植被组成特征及优势种植物铜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麻阳铜矿的Cu矿脉地表露头区、废弃采坑口、矿洞塌陷区和Cu矿石矿渣散落区进行土壤和植被调查,旨在筛选潜在的金属型植物。结果表明,土壤总Cu含量和DTPA提取态Cu含量分别为3250和393mg·kg-1,而Zn、Pb和Cd含量相对较低。共计录到28科47属54种植物,其中菊科、禾本科、豆科、蓼科植物共27种。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酸模(Rumex acetosa)和地枇杷(Ficus tikoua)是上述生境中的优势植物,其地上部Cu含量分别为120、203和133mg·kg-1,生物富集系数介于0.01~0.1。表明,麻阳铜矿土壤高Cu含量是影响植物自然定居的主要限制因子;3种优势植物可能以低积累或排异型的方式适应高Cu含量土壤,可以作为候选金属型地被植物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稳定或绿化。  相似文献   
1000.
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机理,以砍伐后自然恢复40余年的浙江千岛湖姥山岛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结构、存活曲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群落中重要值最大的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群,达到50.47%,其后依次是石栎(Lithocarpusglabr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2)马尾松的种群结构呈纺锤型,但1、2径级个体数极少,幼龄个体储备严重不足,已呈衰退趋势;石栎、苦槠、青冈的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3)从静态生命表看,马尾松种群小径级的死亡率为负值,也说明马尾松种群幼苗严重缺乏,种群呈衰退趋势。4)马尾松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凸型,石栎、苦槠和青冈种群则近似直线型。5)4种优势种种群总体和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总体来看,马尾松种群为稳定型趋向衰退型,而石栎、苦槠和青冈种群为稳定增长型,群落会继续向针阔混交林方向演替,进而演替成为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