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丛枝菌根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昕  王博文  阎秀峰 《生态学报》2006,26(4):1057-1062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因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2属6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6种丛枝菌根真菌与喜树幼苗均形成了共生体系并且发育良好.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和光壁无梗囊霉(A.laevis)侵染形成丛枝菌根有利于提高喜树幼苗的喜树碱含量,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则影响不大,而木薯球囊霉(G.manihot)却降低了喜树幼苗的喜树碱含量.丛枝菌根形成对喜树幼苗喜树碱代谢的影响还表现在喜树碱的器官分配上,菌根幼苗根中的喜树碱比例均高于无菌根幼苗.  相似文献   
992.
尽管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已广泛应用于濒危物种,但很少应用于中国兰科植物.根据中国云南特有的兰科物种长瓣杓兰(Cypnpedium lentiginosum)的生物学特征调查和生殖行为观察,计算出其各龄级的存活数、出现频率和子代数,描述其生殖行为和机制.利用基株出现频率计算其空间分布格局;利用其各龄级的存活数和平均生产子代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绘制存活曲线和年龄锥体,构建Leslie矩阵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N1=658e0.211t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进行预测;利用物候特征和传粉生物学观察结果分析其生殖行为和繁殖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生殖行为与其空间格局、年龄锥体和种群数量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瓣杓兰的空间结构为成群分布,种群的年龄锥体属于金字塔-钟型锥体,种群存活表现为Deevey Ⅰ型;其种群的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高,为增长型种群;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影响,连续增长模型不适用该种群的动态预测;引入密度制约因子构建的预测模型Nt=6000/(1 e2.094-0.211t)适用于其种群数量动态预测.长瓣杓兰的生殖行为表现在兼具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不增加种群的个体数量,仅延续基株的寿命以维持现行种群数量和为有性生殖积累营养.有性繁殖通过花模拟繁殖地欺骗食蚜蝇进入唇瓣而传粉,致使54.37%±6.08%的花产生果实,果实产生充足幼龄植株并多数能进入有性繁殖阶段.有性繁殖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多次生殖后代而成为种群发展的基础,显示出繁殖方式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成功的生殖对策和这种对策在空间格局、年龄锥体上对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表明长瓣杓兰的种群发展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吻合,适生地的生长空间不连续性和狭窄成为其种群发展的制约因素,但该物种现在不需要也不适宜进行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993.
以生存活力和生长速度、厚垣孢子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变化和基因指纹图谱方法分析了采用海藻糖溶液低温保藏草菇菌种的效果.结果显示:不耐受低温的草菇菌种在海藻糖溶液的保护下,能够在4~6 ℃下具有生存活性至少8个月以上,而且经过低温的草菇菌种其分泌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与采用目前常规保藏方法保藏的草菇菌种一致,遗传稳定性测试结果也显示经过了海藻糖溶液低温保护的草菇菌种的基因指纹图谱没有发生改变;同时采用海藻糖溶液保护的草菇菌种,在4~6 ℃低温下保藏8个月后活化,活化后的菌种采用清水低温保藏,1个月后仍然具有生存活性,并能产生厚垣孢子.  相似文献   
994.
枯草芽孢杆菌JA脂肽类及挥发性物质抑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枯草芽孢杆菌JA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对植物病原真菌有广谱抗性.将发酵液经过酸沉淀、甲醇抽提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步骤,分离得到脂肽类抗生素的纯品.经IC50实验和抗菌谱测定,考察了脂肽类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作用,确定了脂肽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深入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JA还产生未知成分的挥发性抑菌物质,能够抑制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脂肽类抗生素和挥发性抑菌物质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金松茎次生韧皮部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金松茎次生韧皮部的结构,主要特征为:(1)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蛋白质细胞及韧皮纤维组成;径向系统为单列,稀二列的韧皮射线构成。(2)筛胞径向壁上嵌埋有许多草酸钙结晶。(3)韧皮纤维仅一种类型,径向排列1—6个细胞宽的切向带,两带之间筛胞与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层数不规则。通过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金松属可从杉科中分离出来成立金松科的主张。  相似文献   
996.
DnaJ蛋白(热激蛋白40)在机体生长发育和适应逆境环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广东虫草GDGM30035为材料,克隆获得CgDnaJ05基因,CDS为2 361 bp,编码78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gDnaJ05蛋白含有DnaJ蛋白结构域,属于碱性、不稳定和亲水性蛋白质。以CgDnaJ05蛋白DnaJ保守结构域240 bp的反向互补片段为干扰片段,构建CgDnaJ05基因的双向启动子沉默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法侵染广东虫草菌丝,筛选获得9个相对稳定的CgDnaJ05沉默转化子。qRT-PCR分析表明,转化子CgDnaJ05相对表达量下调至野生型菌株的20%-82%;与野生菌丝相比,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下降,且CgDnaJ05下调越明显,菌丝减缓速度越显著,同时,转化子原基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研究表明:广东虫草CgDnaJ05基因明显影响广东虫草菌丝生长和原基形成,对广东虫草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种群次生演替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乔玉辉  曹志平  吴文良 《生态学报》2004,24(10):2307-2311
通过对山东省桓台县不同土壤肥力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种群的调查发现 ,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有 7种蚯蚓 ,高肥力土壤中蚯蚓相对较丰富 ,种群密度可达 83.83条 / m2 ,梯形流蚓为优势种 ;低肥力土壤中蚯蚓种群密度 4 0 .18条 / m2 ,优势种是天锡杜拉蚓。梯形流蚓和湖北远盲蚓在高肥力土壤中的种群密度要明显高于低肥力土壤 ;而其他几种蚯蚓种群数量变化不大 ,随着土壤肥力的演变 ,低肥力土壤中天锡杜拉蚓的优势地位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逐渐被梯形流蚓所代替。合理的投入特别是农田有机物投入可以加速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态演替 ;试验中不同处理间蚯蚓的种群生物量有以下趋势 :化肥投入 <化肥与麦秸还田 <化肥与玉米麦秸全还田 <化肥与玉米麦秸全还田以及有机肥的施用。无论在高肥力还是低肥力的土壤上都表现出相同的规律 ,但蚯蚓种群组成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8.
壳斗科次生木质部水分输导分子间连接通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斗科次生木质部水分运输聚合体及其连接通道结构,根据水分运输方向可分纵向和横向两大系统。水分纵向运输通道有导管分子间的穿孔,导管分子侧壁间的管间纹孔,导管分子与无穿孔管状分子间的侧壁纹孔,无穿孔管状分子与无穿孔管状分子间的侧壁纹孔。  相似文献   
999.
采用 2× 2列联表 ,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Ochiai指数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在演替恢复初期表现为无相关性 ,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为总体的正关联 ,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呈总体负关联 ,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总体呈显著正关联。在演替初期主要种对间尚未形成一定的种间关系 ,演替至混交林和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 ,种间关系开始形成 ,但大多表现为直接的竞争关系 ,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种间关系 ,表现为同层树种间的种间结合或竞争和不同层种间的结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苎麻疫霉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的菌落形态、菌丝线性生长速率(以下简称为生长速率)及同宗配合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指出苎麻疫霉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存在3种类型:(1)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可稳定遗传;(2)在单游动孢子后代稳定遗传而在自交后代发生变异;(3)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发生变异。结果表明,该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具有多样性,上述两性状可以由细胞核杂合基因控制,也可以由细胞核纯合基因控制,还可能由细胞质因子控制。试验结果还指出,苎麻疫霉的同宗配合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和单卵孢后代均可稳定遗传,表明在供试的苎麻疫霉菌株中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