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钝叶榕是西双版纳地区分布广泛的一种榕树(雌雄同株),具有较为特殊的传粉体系。近三年的野外物候观测数据显示,钝叶榕个体绝大多数每年结果1~2次,极少数一年结果3次,通常在雨季增加结果次数,出现树内异步的现象。钝叶榕结果树内同步,树间异步。钝叶榕雌花期和雄花期不能很好吻合,榕蜂系统在观测范围内处于不稳定状态,导致钝叶榕的雌花期和雄花期比其它种类的榕树长很多。结果表明:钝叶榕结果物候可能受相对湿度影响最大,但总体上其物候与温度、降雨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钝叶榕的物候变化应受其它气候因子作用或是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物候和气候的现象十分复杂,进一步对钝叶榕物候的不同方面和各种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2.
采用硅胶柱层析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榕树须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8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1),羽扇豆醇乙酸酯(2),木栓酮(3),木栓醇(4),正三十五烷醇(5),白桦酯酸(6),β-谷甾醇(7)和豆甾-4-烯-6β-羟基-3-酮(8)。除化合物6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3.
诗话紫薇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边”——当夏日的阳光稀释了童年的惆怅,满树紫薇便如云似锦般地盛开了。  相似文献   
34.
榕树与其传粉榕小蜂的共生关系常被认为是专一性的,但该系统中有些榕小蜂可在不同种榕树或者同种榕树的不同亚种、变种和地理型上产卵和传粉。探讨榕小蜂在不同寄主中的繁殖和传粉特征,有利于理解非专性榕蜂系统形成的过程及稳定机制。本研究中,作者分别对比分析了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emarginatus在木瓜榕(Ficus auriculata)的两种地理型auriculata-form和oligodon-form上的产卵和传粉特征。结果显示,进蜂量为1,2,3只时,相同寄主上的榕小蜂后代和种子数量均随进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平均单只繁殖雌蜂的后代及种子数量均无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进蜂量较低时,两寄主可被利用的繁殖资源较充足,榕小蜂间不存在干扰竞争,可最大化地利用雌花资源。另一方面,进蜂量相同时,同一寄主上产生的种子数量明显多于榕小蜂后代数量,说明榕树的繁殖利益更占优势。榕小蜂在auriculata-form上产生的后代总量和平均单只雌蜂后代数量与oligodon-form均无差异,但后者产生的种子数量明显多于前者,说明当繁殖资源充足时寄主不影响榕小蜂的繁殖,然而寄主差异影响种子产生,即auriculata-form和oligodon-form的繁殖能力已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35.
 榕树-传粉者共生体系是目前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研究中的典型模式之一。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其特殊的一一对应的共生关系。榕树-传粉者的专一性互惠共生关系中蕴含了与系统发育有关的多因子协同进化的机理,因此,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榕树-传粉者的协同进化历史和理解二者的专一性互惠共生关系。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目前榕树及其传粉者共生体系的研究状况之后,论述了榕树-传粉者协同进化的系统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同时针对国际上在榕属植物的传统的系统与分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及榕树传粉者亚科分类不匹配等问题,回顾了榕属的分类研究进展及其与传粉者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榕树与传粉者共生体系的研究状况对我国榕属的重新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论中国的榕树和相关动物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榕属(Ficus)植物与其传粉昆虫榕小蜂之间有着一对一的专性共生关系,也与其他相关动物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已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热点之一,榕属与榕小蜂亚科的系统分类、物种多样性、榕树雌雄异株的产生与维持、协同进化、个体生态学等方面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中国生物区系历史悠久、气候带跨幅大、生境多样,有榕属植物98种(其中71种为雌雄异株榕树),并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动物群落,能为进行共生生物学研究提供极好的素材和实验基地。迄今人们对其认识仍十分有限,可望利用中国的生物、地理资源优势,在这一领域里进行有规划的综合研究,促进榕树与相关动物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7.
西双版纳榕树资源利用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榕树资源状况榕树种类、生物学特性、当地少数民族对它们的利用现状 ,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榕属(Ficus)是有花植物中最大的木本属,全世界有750多种.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形成的种类专一的互惠共生系统,长期以来被作为研究共生系统比较生物学和协同进化的模式材料.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榕树一榕小蜂体系开展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但由于这个体系的特殊性和分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分子学手段来研究榕一蜂共生系统的一系列生物学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开展的系统发育及协同进化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中国此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多年来, 不同繁育系统的榕树(Ficus spp.)的进化问题引起生物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前人通过对不同繁育系统榕树雌花的花柱长度、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和繁殖率的比较, 推测榕树的雌雄异株是由雌雄同株进化而来的。为验证这一推论, 选取雌雄同株的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和钝叶榕(F. curtipes)以及雌雄异株的斜叶榕(F. tinctoria)和鸡嗉子榕(F. semicordata), 进行了雌花花柱长度、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及繁殖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1)两种雌雄同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 koningsbergeriEupristina sp.)的产卵器长度, 显著长于两种雌雄异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Liporrhopalum gibbosaeCeratosolen gravelyi)产卵器的长度, 且雌雄同株榕树雌花花柱长度的变异大于雌雄异株雌花花柱长度的变异; 2)两种雌雄同株榕树的雌花花柱长度呈单峰分布, 且花柱长度的变异大于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的变异; 两种雌雄异株榕树花序的雌花花柱长度呈双峰分布, 雌花花柱长度的变异也大于传粉榕小蜂产卵器的长度变异; 3)两种雌雄同株榕树的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能到达雌花子房的比例更高, 可更有效地产生瘿花, 而雌雄异株榕树产生种子的优势更强。研究表明: 在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及花序雌花花柱分布方面, 雌雄异株榕树有着明显的优势, 但在繁殖率方面没有绝对优势。因此, 前人从雌花花柱分布及繁殖率比较而做出榕树进化的推测并不正确。要真正解决榕树的进化问题, 需要多学科、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0.
薜荔榕小蜂出飞节律与光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勇  马炜梁  罗光坦 《生态学报》1996,16(2):160-166
本文论述薜荔榕小蜂(Wiebesiapumilae)从薜荔(FicusPumila)的隐头花序中出飞的节律和光因子对此节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了光线是小蜂建立昼夜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清晨漫射迸花序的第一束*光线是节律起始点,在实验条件下,小蜂的节律可以补颠倒,但是节律一旦启动则不再改变.每个隐头花序平均出飞1190只雌蜂,持续8d,以第3天为最多,一天中的出飞高峰9:00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