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1篇
  7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成年牦牛心室壁微血管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S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法和血管炭素墨水灌注、组织切片法研究了成年牦牛心脏微血管的构筑特征,首次对各级微血管的管径和毛细血管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并对成年牦牛心室壁的微血管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成年牦牛心脏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管径平均值分别为为 78.50±10.23 μm ,16.24±2.27 μm ,6.57±2.28 μm.其管径范围分别为12.5~100 μm,12.50~19.99 μm,6.25~12.50 μm.成年牦牛心脏微动脉一般经3-4级分支才发出毛细血管,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级分支的管径平均值分别为87.64±4.87 μm, 69.46±6.67 μm, 48.52±5.77 μm,30.45±5.44 μm.其范围分别为79.55~95 μm, 59.31~79.55 μm,37.50~59.31 μm,19.99~37.50 μm.成年牦牛心肌层毛细血管的密度为2 528±263根/mm2,靠近心外膜处毛细血管的密度为1 864±179根/mm2,心内膜毛细血管的密度为1 636±235根/ mm2.成年牦牛心脏微动脉铸型表面呈典型的"树皮样"结构,偶尔可见卵圆形的内皮细胞核压痕.成年牦牛心脏毛细血管前微动脉铸型形态呈锥状,铸型表面有环行缩窄.成年牦牛心脏的毛细血管铸型表面光滑,有环形缩窄,无内皮细胞核压痕.成年牦牛心肌层中毛细血管与心肌纤维平行,并形成"H"形或"Y"形的广泛吻合,而在靠近心内膜处毛细血管形态较为扭曲,毛细血管多形成平面或立体的吻合.成年牦牛心脏微静脉管径多在300 μm以下,管腔扁且不规则,微静脉铸型呈"树根"样结构.  相似文献   
702.
尽管脑间质给药被认为是避开血脑屏障阻碍,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给药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经过16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后发现,只有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经该途径给药有效.本研究对经脑间质途径给予神经保护药治疗脑缺血进行了探索,并首次提出了经脑间质的简单扩散给药技术.结果发现,对大脑中动脉永久栓塞的大鼠模型预先一次性给予胞二磷胆碱(0.0025g/kg,50mmol/L),栓塞12h后显示,SDD组的梗死体积仅是腹腔给药组的1/6,而SDD组胞二磷胆碱的用量却只有腹腔给药组的1/800.本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给药位点,应用简单扩散可实现药物在靶区的分布,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703.
目的比较不同栓线插线深度对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的影响。方法按照栓线深度将大鼠分为4组:(1)0.8 cm组;(2)1.3 cm组;(3)1.8 cm组;(4)2.2 cm组。模型前、模型后24 h和48 h分别称量体重和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模型后48 h计算各组大鼠存活率,处死大鼠行2,3,5-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 0.8 cm组和1.3 cm组大鼠症状不明显,TTC染色未见脑梗死;1.8 cm组和2.2 cm组大鼠出现典型偏瘫症状,但2.2 cm组大鼠梗死范围过大,存活率较1.8 cm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需要选择合适的插线深度;过浅模型易制作失败;过深则模型症状偏重,存活率降低;最佳深度为栓线头端置于大脑中动脉起始处。  相似文献   
704.
表达、纯化静水椎螺(Lymnaea stagnalis)乙酰胆碱结合蛋白(Ls-AChBP)并得到晶体。将静水椎螺乙酰胆碱结合蛋白cDNA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FastBac1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FastBac1-Ls-AChBP-His,经重组子筛选,得到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采用CellfectinⅡ脂质体,把带有外源基因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转染到昆虫细胞中,经镍柱和凝胶色谱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得到五聚体,并用机器人进行结晶筛选获得其蛋白晶体。重组蛋白Ls-AChBP在Bac-to-Bac表达系统中得到高效表达并被纯化,结晶筛选得到晶体。  相似文献   
705.
研究丹参酮ⅡA与丹皮酚配伍(简称双丹配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梗死体积、自由基变化的影响,探讨双丹配伍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给予双丹配伍干预,观察和评价受试动物行为学、脑梗死率、脑指数、脑含水量、SOD、MA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双丹配伍的各试药组均具有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率、脑指数、脑含水量、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②双丹配伍各组中1∶3配伍组的总体药效作用优于1∶2和1∶4组,但数据未见统计学差异;③双丹配伍尾静脉注射的药效作用明显优于预先灌胃组.结论:双丹配伍脂质体给大鼠口服和注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06.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病例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014年-2016年,我院CSP患者经UAE治疗后发生DVT的发病率为1.63%,患者平均年龄35.2岁。DVT临床症状出现于UAE术后3-6天,多表现为下肢的疼痛及酸胀,深静脉血栓均出现在介入穿刺处肢体。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深静脉血栓安全可靠。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DVT发生与穿刺处肢体制动,血管受压,血液回流障碍有关。手术前后应采取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对DVT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0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晩期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36例,依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20例和非子宫动脉栓塞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子宫动脉栓塞组患者失血量、红细胞输血量、冷沉淀输血量均少于非子宫动脉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输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组ICU入住率、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DIC发生率均低于非子宫动脉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的产褥感染率、失血性休克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08.
精制蝮蛇抗栓酶加脉络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方祥  王爱华 《蛇志》2000,12(4):21-22
  相似文献   
709.
摘要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面部伴发蠕形螨病的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分析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面部伴发蠕形螨病的BCC患者接受奥硝唑抗蠕形螨治疗后分组,9例患者被排除,观察组患者56例接受PDT治疗;对照组患者59例接受肿瘤扩大切除术及局部皮瓣转移术治疗。随访2年,评估患者疗效、细胞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T治疗对面部伴发蠕形螨病的BCC有效,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势,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10.
为了探索组蛋白乙酰化对吗啡成瘾记忆相关分子表达调控机制,文章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 = 6)及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 BLA)颅内定位手术组(n =28)。在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训练阶段,大鼠BLA内给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fin A, TSA)并且腹腔注射吗啡溶液(10.0 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或盐水。应用蛋白质印记方法,检测吗啡诱导大鼠CPP建立后BLA内组蛋白H3K14乙酰化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腹腔注射10 mg/kg吗啡能成功建立CPP。吗啡、TSA联合给药组大鼠比单纯吗啡给药组大鼠表现出更强烈的CPP(P<0.0001)。吗啡和TSA都能使BLA内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和BDNF的表达显著增高(P < 0.0001),同时二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大鼠BLA内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与吗啡成瘾记忆形成有关,抑制BLA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的活性可强化吗啡诱导的线索记忆的形成;大鼠BLA内BDNF参与了吗啡诱导的线索记忆的形成并可能受到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