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1篇 |
免费 | 413篇 |
国内免费 | 2115篇 |
专业分类
43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54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167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137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68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254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16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140篇 |
2003年 | 153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河岸植被缓冲带与河岸带管理 总被引:113,自引:8,他引:113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带的一种景观表现形式,即岸边陆地上同河水发生作用的植被区域,是介于河溪和高地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目前,河岸带的保护和管理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自然资源经营及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对国外河岸带管理有关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对河岸带管理的目标、作用、一般途径、面临的问题以及将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并详细地介绍了USDA-FS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系统,文章最后指出,有必要在国内尽快开展河岸带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4.
甘肃木本植物区系生活型和果实类型构成式样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甘肃木本植物生活型和果实类型构成式样对水热因子的相关分析指出:(1)乔木类、大灌木、藤木和寄生植物与各水热因子呈正相关, 小灌木与各水热因子均呈负相关, 灌木则与平均降水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2)常绿类型与水热因子呈正相关, 落叶类与水热因子呈负相关;(3)走廊小区的常绿类型比例较水热条件较好的中部小区高, 原因在于其植物区系特殊的起源背景;(4)湿润度与干果类呈显著负相关, 与肉果类呈显著正相关, 干果类和肉果类的成因可能与植物生长环境中水分状况密切相关;(5)球果类与热量因子呈负相关, 与水分因子呈正相关, 与湿润度呈显着正相关;翅果、坚果、核果、果、颖果与各水热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蒴果与各水热因子呈负相关关系, 干冷生境可能是其形态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胞果类与年均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 表明干旱的生境有利于胞果类的发育;(6)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和果实类型丰富度以及树体的高度在水热梯度上表现出相关变化趋势。研究进一步指出, 不同果实类型生长发育对水热条件均有特定要求, 弄清果实演化序列将有助于分析特定植物群落果实类型的构成式样和揭示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未来应加强果实系统发育对生态因子梯度变化响应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5.
46.
47.
网络成瘾类型特点及成瘾原因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在其需要、特点和成瘾机制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网络成瘾的类型特点及不同成瘾类型的成瘾原因进行了述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网络成瘾实施个体化的预防和干预方案提供借鉴,使成瘾者和网络使用者以健康、科学的态度合理使用网络,适应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48.
49.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已造成生态环境的急剧退化。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的胁迫已使许多地区的群众背井离乡,另觅他乡。即便是在全国森林覆盖率第一名的福建省,水土流失现象也相当严重。而地处福建西部的长汀县河田盆地区,更是以其严重的土壤侵蚀而成为中国南方红壤地区的典型水土流失区。 相似文献
50.
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6类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6项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研究区6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进行科学评价.防护效应得分情况为:乔木林地0.263、灌木林地0.170、草场0.206、固定沙丘0.169、半固定沙丘0.103和流动沙丘0.088,以不同土地利用 类型占全区总面积的比例为权重,计算研究区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总体得分为0.133,仅为乔木林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得分的50.6%,通过绿化造林和防风固沙等措施,研究区相对防护效应理论上可提高至67.2%.而受气候、土壤和人类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面临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沙地防护体系防护效应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