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7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3851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624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838篇
  2005年   773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714篇
  2002年   765篇
  2001年   740篇
  2000年   541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387篇
  1996年   362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331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1.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2.
植物器官脱落的激素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评述国内外关于植物激素调控脱落的研究进展。离区中,激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控制着水解酶类的合成和分泌。在对应的器官中,激素间的协调和平衡又通过源库关系支配着有机物质的运输而发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英方  杜正文 《昆虫学报》1989,32(3):286-292
本研究用苗期群体鉴定法对若干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比较测定,并探讨籼、粳稻品种抗性差异和粳稻抗性性质.结果指出:在供试“80079”,“中国91”、“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生物学表现明显不同.粳稻抗性可分两类:(1)“80079”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对种群为害还表现有耐虫性;(2)“中国91”、“盐粳2号”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但却有一定的拒产卵机制,对种群为害还兼有耐虫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4.
铝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铝的植物毒性。将不同浓度的 AlCl 加入培养液,对幼苗处理30天。10ppm 以上的铝明显抑制水稻幼苗根和地上部分的生长。5.0ppm 以上铝可引起毒害症状。铝对根的毒害作用大于对地上部分的作用。铝主要积累在根部,少部分转移到地上部分。5.0ppm 以上的铝对叶绿体 Hill 反应和光合磷酸化作用以及根线粒体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钙对铝的此种抑制作用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5.
微管的冷稳定性与植物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的细胞化学技术对番茄、黄瓜、菠菜、甜菜及小麦等不同抗寒性植物微管的冷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指出,不抗寒的喜温性植物番茄和黄瓜的气孔保卫细胞的微管在0℃—1℃冷处理3小时即解聚;属于中等抗寒性植物的菠菜和甜菜幼苗经秋季低温锻炼后,其气孔保卫细胞的微管在0℃和—5℃低温处理3小时,均不发生解聚;具有较强抗寒性的冬小麦品种农大139幼苗在2—3℃低温锻炼期间,微管结构保持完整,经过15天低温锻炼的幼苗在-8℃冰冻处理3小时,微管也不受破坏。这些结果表明,微管的冷稳性与植物的抗寒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6.
郑卓   《广西植物》1989,9(1):13-20
从距今2500万年的中新世初到更新世,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植被是从东亚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逐渐过渡为旱生性的蒿——藜草原。古热带和亚洲、北美成份从晚中新世起逐渐消失,少数一直延续到中更新世。孢粉分析表明,地中海成分从中上新世起有明显增加,地中海常绿硬叶林的发展与北极冰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7.
陆益新  黄广宾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89,9(3):201-210
二、广西特有植物区系的特征和地理分布 (一)广西特有植物的科、属、种构成 就迄今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广西有维管束植物7217种(包括种下等级),隶属于288科,1778属。其中特有属10个,它们是:辛木属(Sinia,含1种,金莲木科),异裂菊属(Heteroplexis,含3种,菊科),和属于苦苣苔科的单卒苣苔属(Metebriggsia,含2种),圆果苣苔属(Gyrogyne,含1种),瑶山苣苔属(Dayaoshania,含1种),密叶苣苔属(Buxiphyllum,1种),异片苣苔属(Allostigma,含1种),裂檐苣苔属  相似文献   
118.
模拟酸雨对七种森林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马尾松(pinus massoni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h.) hook)、青冈(Cyclobananopsis glauca Thumb. Oeret)、油茶(Camelia oleifera Abel)、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Ghamp. )、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Roxb)Kosterm)、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属亚热带森林植物,在我国南方林业生产中占居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探讨酸雨对植物生长和森  相似文献   
119.
植物基因工程的新载体—农杆菌Ri质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20.
中国铁角蕨科资料(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89,(4):289-292
<正> 本种形体近似狭鳞巢蕨N.grevillei(Wall.)J.Sm,但根状茎上的鳞片卵状长圆形,叶柄两侧无翅,孢子囊群较短,不达叶片边缘,可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