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5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31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报道了斑翅鹩鹛一新亚种,命名为斑翅鹩鹛南川亚种,并记述了新亚种同已知亚种区别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72.
白蘑科一新种和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显 《真菌学报》1992,11(1):18-22
  相似文献   
973.
虫霉目新和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智  樊美珍 《真菌学报》1992,11(3):182-187
  相似文献   
974.
975.
苏宗明   《广西植物》1985,(3):227-243
大瑶山是广西有名的大山,北纬23°40′—24°24′,东经109°50′—110°27′,面积约2080平方公里。 大瑶山起源于二迭纪,是一座古老的山体。大瑶山生物种类丰富多彩,区系植物213个科,2335种;陆栖脊椎动物69科,281种;昆虫176科,836种;森林植被四个植被型,34个群系。大瑶山生物地理成份复杂,植物区系有热带东南亚、东亚、北温带、旧世界热带和泛热带的成份;昆虫区系有东洋种、古北种和本地特有种。古老、孑遗和特有、珍稀种类不少,蕨类植物250种,裸子植物7科22种,木兰科4属16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有桫椤、白豆杉、福建柏、猪血木、大果木五加、伞花木、南华木、紫荆、金莲木等35种;珍稀动物有瑶山鳄蜥、猕猴、短尾猴、大鲵、山瑞、红腹角雉等12种。大瑶山具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较突出,如:灵香草、八角、玉桂、罗汉果等。因此,大瑶山是广西中部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广西重要的和理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之处;是广西非常重要的自然物种基地;是广西重要的木材和土特产基地。大瑶山今后主要是保护起来,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大力发展木材和土特产。  相似文献   
976.
本文记述的是在云南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发现的原猴类化石,分类上归于兔猴科。鉴于它的形态特征,作者把它订为一新属新种(Sinoadapis carnosus gen. et sp. nov.),这是迄今已知兔猴科最晚的记录。这一发现对兔猴类的进化及探讨腊玛古猿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7.
中国香港新记录的十个分类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香港位于热带北缘,其植被在历史上曾遭到大规模破坏,近几十年来逐渐恢复。香港植物标本采集有很长的历史,迄今为止已记录的维管植物超过2 170种,然而新种和新分布仍在不断增加。在最近的野外工作中,作者发现10种在香港新记录到的维管植物,分别是唇边书带蕨[Haplopteris elongata (Swartz) E. H.Crane]、雷公连[Amydrium sinense (Engl.) H. Li]、百足藤[Pothos repens (Lour.) Druce]、四川轮环藤(Cycleasutchuenensis Gagnep.)、山黑豆(Dumasia truncata SieboldZucc.)、倒心叶珊瑚[Aucuba obcordata (Rehder) Fu ex W. K. Hu et Soong]、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长叶冠毛榕[F. gasparriniana var. esquirolii (H. Lév.Vaniot) Corner]、硬叶冬青(Ilex ficifolia C. J. Tseng ex S. K. Chen et Y. X. Feng)、假福王草[Paraprenanthes sororia(Miq.) C. Shih.]。雷公连属(Amydrium Schott)、山黑豆属(Dumasia DC.)和假福王草属(Paraprenanthes C. C.Chang ex C. Shih)为香港的新记录属。以上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香港的植物区系,而且表明保护残存植被非常重要,且极小种群的保护也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78.
研究以具有下行洄游需求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幼鱼为实验对象, 分别在2种不同流态加速流(Ⅰ: 22—55 cm/s, Ⅱ: 25—60 cm/s)中进行下行实验, 对实验鱼在2种加速流中的游泳行为(下行率、下行方式及各区域游泳时间)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游泳停留时间百分比Ft衡量其偏好水流速度。结果显示: 加速流下鲢、鳙均表现出了直接下行与非直接下行两种行为。其中加速流Ⅰ中鲢、鳙直接下行率分别为35.71%、30.00%, Ⅱ中分别为45.83%、59.09%。非直接下行的鲢在2种加速流中小于30 cm/s流速区域的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 即鲢在实验条件下的偏好水流速度范围为小于30 cm/s; 非直接下行的鳙在加速流Ⅰ中小于30 cm/s及50—55 cm/s流速区域的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 Ⅱ中小于30 cm/s流速区域的停留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 即鳙本实验条件下偏好水流速度范围为小于30 cm/s。将2种加速流流速相同区域合并分析发现鲢、鳙在小于30 cm/s和50—55 cm/s流速区域的停留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中间及高流速区域无明显性差异(P>0.1)。研究表明: 加速流对鲢、鳙下行游泳行为产生了影响且2种鱼在下行通过方式和偏好流速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979.
以皖南山区的河源溪流为研究区域, 根据2016年7月和11月两次的调查数据, 在区分土著物种和本地入侵物种的基础上, 初步比较研究了低水头坝的坝上蓄水区和冲刷区鱼类群落的季节动态及所受水坝大小和功能的影响。共采集鱼类24种, 隶属4目10科, 其中土著鱼类13种, 本地入侵鱼类11种。尽管坝下冲刷区的鱼类群落无显著季节变化, 但坝上蓄水区的鱼类群落季节动态显著, 其中11月的鱼类个体数显著高于7月。水坝大小对鱼类群落的影响相对较小, 仅冲刷区入侵鱼类群落结构随水坝大小显著变化; 水坝功能对鱼类群落的影响较大, 蓄水区土著鱼类群落及冲刷区入侵鱼类群落等都随水坝功能显著变化——同蓄水坝相比, 引渠坝的蓄水区中宽鳍鱲较少但中华花鳅和吻虾虎鱼较多, 且引渠坝的冲刷区中高体鳑鲏和泥鳅具有更高多度。研究表明, 在研究区域内, 低水头坝对鱼类群落分布的影响视水坝蓄水功能而不同, 而水坝大小的相对重要性较低。研究也进一步证实, 因亲流性土著鱼类与广布性入侵鱼类对低水头坝干扰的响应不同, 在开展有关人类活动对溪流鱼类多样性的影响评价时, 有必要区分土著物种和入侵物种来进行, 以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80.
为了明确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维管植物资源及多样性特征,该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统计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维管植物种类构成及其科、属、种层面的具体组成,并分析其分布区类型、濒危物种、药用植物和水生植物状况。结果表明:(1)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共有维管植物169科650属1 061种,其中被子植物种类最丰富,有145科613属1 002种,科、属、种数分别占总数的85.80%、94.30%、94.44%;裸子植物9科20属36种,科、属、种数分别占总数的5.33%、3.10%、3.39%;蕨类植物15科17属23种,科、属和种数分别占总数的8.88%、2.60%、2.17%。(2)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资源的优势科明显,含10种及以上的科有29科653种,占总种数的61.55%,其中菊科最多(有63种),禾本科次之(有60种);研究区有单属、种的植物442种,表明单种或少数种的科在研究区维管植物中占大多数。(3)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有种子植物154科,分属13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泛热带分布区类型有60科,所占的比例最高(55.56%),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特性,其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4)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有珍稀濒危植物29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6种),药用植物702种,水生植物150种。研究表明,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维管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性程度高,应特别加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生态景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