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47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林隙(gap)更新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林隙(gap)更新动态研究进展臧润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93)ResearchAdvancesofGapRegenerationDynamics.ZangRunguo(InstituteofEcologyandEnvir...  相似文献   
9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的数量分类杨远兵刘玉成方任吉(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重庆630715)NumericalClasificationoftheForestVegetationintheJiuzhaigouNatureReserve.YangY...  相似文献   
93.
森林流域土壤饱和渗透系数与有效孔隙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未受扰动的两种典型原始森林土壤为对象,通过野外选取原状土样,在实验室内测定其饱和渗透系数和有效孔隙度,利用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了森林土壤内饱和渗透系数和有效孔隙度随深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即Ks(z)=K0-f1lna1z和ω(z)=ω0-f2lna2z.将所得出的对数模型与Beven所提出的指数模型进行比较表明,在森林流域内对数模型不仅适用范围比指数模型广,而且精度明显高于指数模型,它更接近于野外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4.
江苏宜兴森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点及植被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苏宜兴森林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归为4大类15个分布类型。属的成分以温带比例最高(61%),东部成分亦较明显(25%),中西部成分极少,几无本地特有成分,属较典型的华东植物区系地区。对该地区现存植物进行计算分析,结合栽培植物及古植被资料,得出以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石栎〔Lithocarpaglaber(Thunb.)Nakai〕等为建群种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地带性植被。自然保护区建立(1981)以后植被恢复明显,许多样地已接近自然植被。  相似文献   
95.
长白山林区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应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对森林/沼泽交错区上6种群落的植物多样性状况、优势种类与分布以及交错区环境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沼泽交错区植物多样性具有沿着交错区环境梯度逐渐增高的趋势;发育成熟的交错群落具有最高的植物多样性,且高于相对应的典型森林群落。由于交错区群落存在着沼泽植物类群、森林类群以及交错区群落的优势种类群,故发育成熟的交错区群落种类较丰富,一些优势种种群数量为森林中的5倍。因为交错区的生境对于满足这些种类的生活史具有重要作用。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的特征与交错区环境梯度以及两个植被类型的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城-郊-乡”森林生态样带植被变化梯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沿纽约市“市区-郊区-农区”140km森林生态样带,对9个样地19个样方的森林植被进行了研究。植被组成和结构沿样带变化明显,分异出城区森林、郊区森林和农区森林等不同类型,优势种替代明显,植物种类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植被的梯度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城市化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森林生态样带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好手段。  相似文献   
97.
森林脑炎(TBE)病毒属黄病毒科,基因姐RNA含有单个开放阅读框架,5′端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3′端编码非结构蛋白。翻译成聚蛋白后,通过细胞和病毒编码的蛋白酶裂解产生单个的病毒蛋白。成熟的病毒是由两个相关的E和M膜蛋白脂质包膜所包围的立体对称的核衣壳组成。包膜E蛋白在病毒的感染周期中对细胞的识别和穿入细胞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E蛋白诱导保护性的免疫反应,E蛋白内某一位点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可引起病毒毒力的改变。因此,对TBE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机理,为病毒感染的特异性诊断、疫苗的研制和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我国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全国各地,特别是在东部发达地区,掀起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体闲农业旅游。发展体闲农业既能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可以满足人们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要。本文中,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寿光市体闲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寿光市休闲农业特点及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合理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
 蓝藻地衣是附生植物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系统的2种原生和6种次生森林群落中, 以粉缘绵毛衣(Leioderma sorediatum)、天蓝猫耳衣(Leptogium azureum)、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和双缘牛皮叶(Sticta duplolimbata) 4种常见蓝藻地衣为对象, 共设立120个样地, 调查了它们在3 600株树木0–2 m树干上的分布, 探讨其分布特征及与森林类群、宿主种类以及林龄等生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4种蓝藻地衣在森林群落间的分布模式明显不同。除双缘牛皮叶的盖度和频度在原生苔藓矮林中最高外, 其他3种蓝藻地衣的最高值均出现于次生林如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林和滇山杨(Populus bonatii)林中; 而哀牢山地区广布的原生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林中, 4种蓝藻地衣极为少见。4种地衣都能生长于10多个树种上, 但明显表现出对厚皮香、滇山杨和硬壳柯(Lithocarpus hancei)等树种的偏好性, 以及对小花山茶(Camellia forrestii)等的排斥性。森林群落的林龄、胸径、最大胸径、林冠开阔度、基面积、树木密度和树种多样性等因子的变化均对4种附生蓝藻地衣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但在景观尺度上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在不同森林群落内部却有各自的重要作用。其中, 林龄、林冠开阔度和宿主胸径是影响蓝藻地衣分布的最重要的生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0.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ha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山地雨林是海南岛最占优势的植被类型,以往对热带山地雨林的研究通常基于小尺度,缺乏大尺度上的长期固定样地监测。作者基于海南岛尖峰岭地区60 ha(1,000 m×600 m)植被动态监测大样地,详细描述了该样地所属典型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更深入地揭示我国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提供背景资料。尖峰岭大样地20 m×20 m样方水平上海拔和坡度分别在866.3–1,016.7 m和1.7°–49.3°间变化。大样地内共记录到439,676株存活的胸径≥1.0 cm的乔灌木植株,除61个植株未确定种名外,其他分属于62科155属290种。单位面积植株密度为0.7328株/m2(含萌条和分枝),20 m×20 m尺度上单位面积物种数量为32–120种,平均80种。植物属区系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共有136属,占总属数的88.3%;另有鼠李科鼠李属(Rhamnus)为世界分布,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为中国特有分布。按物种重要值排序,大样地内最具优势(重要值大于2.0)的6个种分别为:大叶蒲葵(Livistona saribus)、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四蕊三角瓣花(Prismatomeris tetrandra)和海南韶子(Nephelium topengii)。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茜草科和棕榈科,重要值均超过了5.0。取样面积达到7.5 ha或取样数量达到2万株时,计数到的物种数量达到261种,占总物种数量的90.0%。大样地内稀有种和偶见种各占所有物种的20.7%和37.6%。样地内所有个体平均胸径5.22 cm,植株径级分布呈明显的倒"J"形。本文为后续尖峰岭大样地的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尖峰岭大样地的建立也为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长期变化监测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