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3篇 |
免费 | 247篇 |
国内免费 | 1396篇 |
专业分类
24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自改革开放来,旅游业迅猛发展。21世纪,回归自然的愿望愈加强烈,生态旅游逐渐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作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森林,森林公园应运而生。本文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国家标准,对关山森林公园及景区的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2.
镉(Cd)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元素,能够伴随溪流水体流动和物质沉积影响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但缺乏必要关注。为了解森林溪流Cd储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岷江上游亚高山森林集水区的溪流为研究对象,在长度10—50、50—150、150—260m区间内各选取5条典型溪流,研究Cd元素在亚高山森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亚高山森林溪流的Cd储量介于2.57—128.46mg/m2之间,主要储存于沉积物中;森林溪流上、中、下游的Cd储量没有显著差异;森林溪流的Cd储量以秋季凋落物高峰期最高,春季凋落物高峰期最低;森林溪流的上、中、下游Cd储量均在秋季凋落高峰最高,上、中游在春季凋落高峰最低,下游在非凋落高峰最低;凋落物的Cd储量与溪流水文特征密切相关。可见,亚高山森林溪流Cd储量动态具有季节性变化和一定的自净能力,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了解Cd元素在水-陆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93.
994.
基于人林共生时间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成果集成、理论分析、案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公园尺度和区域尺度森林文化价值的量化评估方法;运用评估方法评估全国和各省森林的文化价值。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评估森林文化价值的高低,可采用以"人林共生时间"为核心的评估方法,以"文年"作为计量单位,简称"文年评估法"。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用游人在森林公园中逗留的时间来反映。区域森林的文化价值由居住人口与森林共生的基本生活时间和森林文化活动时间的两者之和共同反映。评估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总体上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国不同省份的森林文化价值总量、地均、人均、林均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四川、广东、云南、福建、黑龙江是森林文化价值大省;上海、福建、浙江、广东、北京对单位土地森林文化价值开发充分;福建、吉林、云南、黑龙江、四川人均森林文化福利优厚;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河南对森林文化价值的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基于多尺度快速样本熵与随机森林的心电图分析方法对常见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的自动诊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不同心律失常疾病的心电信号存在复杂性差异的特点,通过多尺度熵计算心电信号在不同尺度下的样本熵值以组成特征向量;利用kd树提高多尺度熵的计算效率,增强算法的实时性。利用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构建随机森林分类器,再根据众多决策树的分类结果结合投票原则确定测试样本心律失常疾病的类型。结果:本文提出的心电图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正常心律、房性早搏(APB)及室性早搏(VPB),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1.60%。结论:本文提出的心电图分析方法对常见心律失常(APB,VPB)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及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赤子爱胜蚓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蚯蚓是帽儿山林区的主要土壤动物类群。饲养实验表明,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对不同种类、不同腐解程度的木本植物叶片的摄食量不同,对未分解叶的食性偏好依次为:白桦(Betulaplatyphylla)>杨(Populusdavidiana)>红松(Pinus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对半分解叶的食性偏好依次为:杨>红松>蒙古栎>白桦,对同种叶片半分解叶的消耗能力大于未分解叶。这表明叶片种类和叶子腐化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两个主要因素,混交林比纯林更有利于蚯蚓对难腐化叶片种类的分解。研究还表明,赤子爱胜蚓生物量在盛夏、春末以增重为主,夏初、秋初以失重为主,对落叶的消耗能力随种群生物量增大而增大,摄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影响蚯蚓分解能力的另两个重要因素是种群生物量和温度。比较研究表明,从不适宜条件到适宜条件,蚯蚓消耗能力的理论范围约为6.378~27mg/(d·g)。能流研究表明,不同生境下,蚯蚓的各种生态效率变辐较大,即,毛增长效率:2.34%~9.92%,组织增长效率:28.95%~90.86%,同化效率:8.10%~34.27%,粪便率:65.73%~91.90%。赤子爱胜蚓的毛增长效率与同化效率约为该林区另一类主要土壤动物马陆的两倍,是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分解者。因此,通过林木种类优化配置、温湿度条件的改变,可提高蚯蚓种群生物量及其分解能力,加快寒区厚积凋落物层的分解,加速林分更新。 相似文献
997.
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溶性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1年9月,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基础呼吸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随自然恢复的进程而增加;微生物熵随土壤深度增加和恢复的进程增加;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随自然恢复的进程表层土增加,下层先增加后减少;水溶性有机碳与有机碳的比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随自然恢复的进程而减少;土壤质量、有机碳的质与量随自然恢复的进程而提高,其中微生物量碳变化最大,而水溶性有机碳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8.
重要值—面积曲线不仅可以确定群落最小面积,并可绘出种群的相对稳定的重要值,表达出群落的最主要特征,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种类复杂而偶见种又很多的森林群落中,如以传统的种—面积曲线确定的最小面积会很大,但实际上许多偶见种对群落性质的影响并不重要。如应用重要值—面积曲线获得的最小面积虽然相对较小,但它能满足群落学研究的需要。在寡种群落中,以种—面积曲线确定的最小面积会过小,不足以表达群落的主要特征,而重要值—面积曲线则可得到较大的,足以表达群落特征的最小面积。本文提出重要值数学公式,以及重复随机集合取样的数学公式为:以助于确定最小面积。 相似文献
999.
Effects of snow patch on the dynamics of potassium and sodium during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winter in a subalpine forest of western Sichuan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6):550
亚高山森林冬季不同厚度雪被斑块下显著的冻融格局差异可能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钾(K)和钠(Na)的动态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已有研究还不足以清晰地认识这一过程。以川西亚高山森林6种代表性树种凋落物为研究对象, 采用凋落物网袋法, 探讨冬季不同厚度雪被斑块下雪被形成期、覆盖期和融化期凋落物分解过程中K和Na元素释放或富集的特征。整个雪被覆盖时期, 6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a均表现为富集特征, 且以覆盖期最为明显; 而K表现为释放特征, 以雪被融化期释放率最大。相对于其他雪被斑块, 厚型和中型雪被斑块下凋落物K释放率相对较高; 除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和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外, 其他物种凋落物在厚型和中型雪被斑块下Na富集率较高。同时,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物种和雪被显著影响冬季不同关键时期凋落物K和Na元素动态。除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凋落物外, 温度因子与凋落物K和Na动态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暖情景下冬季雪被覆盖的减小将抑制亚高山森林冬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K和Na元素的释放, 但是释放程度受凋落物质量和雪被覆盖时期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于2017—2020年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兴义坡岗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进行了连续4年的监测,分析了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主要地栖性物种的活动节律。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兽类和鸟类物种数共72种,其中兽类13种,隶属于4目7科;鸟类59种,隶属于6目18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和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猕猴(Macaca mulatt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等13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区域为保护区的核心区(H=2.76)。活动节律分析表明,白腹锦鸡为昼行性动物,花面狸(Paguma larvata)、鼬獾(Melogale moschata)等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白腹锦鸡和鼬獾日活动节律呈双峰趋势,花面狸和豹猫呈单峰型。本次监测结果可为进一步加强喀斯特森林鸟兽物种保护管理和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