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人α型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cDNA片段克隆到转移载体pat610上.然后与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o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inVirus,AcNPV)DNA共转染草地贪夜蛾细胞(Sptodoplet frugiperda)Sf21,获得含hTNF-a基因的重组病毒。以L929细胞毒方法测得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72小时时的表达量最高,为1.0×10-4u/lO 6细胞;同时,培养液中小牛血清浓度对hTNF-α表达量有较大影响,当浓度为6%时hTNF—α表达量最高.感染72小时表达量可达5.2×104u/1O6细胞,ELISA实验结果证明其产物确为hTNF—α。  相似文献   
742.
杀菌剂对斜纹夜蛾SL细胞系和幼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TT法筛选了19种杀菌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SL细胞的毒杀活性,并以该方法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对SL细胞的毒力。结果表明: 福美双、烯唑醇、己唑醇、氟硅唑、苯霜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腈菌唑等杀菌剂对SL细胞具有优异的毒杀活性。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烯唑醇、己唑醇和戊唑醇处理SL细胞48 h后,LC50值分别为21.94 μg/mL、 23.80 μg/mL、 33.16 μg/mL和47.63 μg/mL。以考马斯亮蓝G250法研究了腈菌唑对SL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的影响, 20 μg/mL腈菌唑处理12 h、24 h、48 h和72 h后,SL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8.55%、25.95%、42.95%和67.05%;处理24 h和48 h后,SL细胞的LDH漏出率分别为30.66%和32.05%。以浸叶喂食法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三唑类杀菌剂可显著抑制试虫体重增长。以0.5 μg/头、 1.0 μg/头和2.0 μg/头剂量的腈菌唑注射处理72 h后,斜纹夜蛾4龄幼虫血细胞数量分别降低12.31%、 25.96%和25.73%;腈菌唑注射处理48 h和72 h后,对斜纹夜蛾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1.59 μg/头和1.53 μg/头。结果显示以离体培养细胞为对象,从现有杀菌剂中寻找新的杀虫剂先导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743.
草地贪夜蛾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世界各地猖獗为害,其寄主范围广,且已对多种化学药剂和转Bt玉米产生抗性。本文对包括草地贪夜蛾在内的14种昆虫进行了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家族的注释,在草地贪夜蛾中发现了152个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P450)、92个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 transporter)、44个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以及39个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与其他鳞翅目物种相比,草地贪夜蛾的P450和GST基因数量最多,其中152个P450基因可被归类至Mito、CYP2、CYP3和CYP4四个簇中;Mito和CYP2簇的P450基因总数与家蚕Bombyx mori相近,但CYP3和CYP4簇的P450基因明显多于家蚕,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YP3和CYP4簇的P450基因发生了明显的扩增;与家蚕P450基因的共线性分析发现草地贪夜蛾89个P450基因在其基因组上呈簇分布并发生了簇的扩增;与家蚕相比,GST和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数量明显增多。UGT基因家族没有明显增加,但在基因进化分析中有成簇现象,表明可能存在近期的扩增事件。本研究首次从基因组水平鉴定了草地贪夜蛾解毒代谢相关基因家族,对理解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抗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4.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昆虫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简称SCEE)对菜粉蝶,桃蚜,小菜蛾,斜纹夜蛾和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采用夹毒法测定,SCEE处理2天后菜粉蝶五龄幼虫胃毒作用的LD50为12.32mg/头,采用叶碟法测定当SCEE浓度分别为5,10和50mg/mL时,处理7天后菜粉蝶五龄幼虫,小菜蛾三龄幼虫和斜纹夜蛾三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65.52%和16.67%。采用浸叶法测定,SCEE处理2天后,桃蚜的LC50值为0.5922mg/mL。采用食料混药法测定,处理7天和14后,SCEE对亚洲玉米螟三岭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65.52%和85.52%,以上结果表明SCEE对菜粉蝶幼虫,亚洲玉米螟幼虫和桃蚜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而对斜纹夜蛾幼虫和小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弱。  相似文献   
745.
王玲  江幸福  罗礼智  胡毅  张蕾 《昆虫知识》2012,49(6):1439-1447
昆虫中肠膜上的类钙粘蛋白(cadherin-like protein)是Bt毒素的一类重要受体,它与Bt毒素对昆虫的杀虫作用机制以及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等密切相关。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其它昆虫的类钙粘蛋白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迁飞性重要害虫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类钙粘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eCAD,GenBank登录号为HQ647122),全长5582bp,编码1739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括1个信号肽、1个前蛋白区、11个钙粘蛋白重复、1个近膜区、1个跨膜区和1个胞质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96.447ku和4.47。该蛋白与同科的大螟Sesamia inferens、蛀茎夜蛾S.nonagrioides、烟芽夜蛾Heliothi svirescens、烟夜蛾Helicover paassulta亲缘关系更近,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61.28%、60.34%、60.14%、60.08%。这些结果对于揭示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迁飞性甜菜夜蛾的杀虫作用机制以及评价其潜在的对Bt毒素抗性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6.
本文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两个分离株(SeMNPV-M,SeMNPV-Z)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甜 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杀虫悬浮剂的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病毒生物测定结果显示,SeNPV-M和SeNPV-Z 感染三龄幼虫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95.8 PIBs/克饲料和242.4 PIBs/克饲料。使用6000PIB/克饲料的病 毒剂量感染三龄幼虫,其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3.50d和3.68d。甜菜夜蛾病毒杀虫悬浮剂已在工厂生产,田间 实验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病毒杀虫悬浮剂可有效控制目标害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747.
报道了闹羊花素 Ⅲ对斜纹夜蛾和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 ,闹羊花素 Ⅲ对斜纹夜蛾 5龄幼虫处理后 2 4h、48h和 72h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 16 93μg·ml-1、19 31μg·ml-1和 16 96 μg·ml-1,10 0 μg·ml-1浓度的闹羊花素 Ⅲ处理斜纹夜蛾幼虫 ,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 2 2 .36d ,存活率为39 72 % ,化蛹率为 33 95 % ,处理后 72h的雌蛹重为 0 .2 96 g/头 ,均明显低于对照。以 5 0 0 μg·ml-1浓度的闹羊花素 Ⅲ处理小菜蛾幼虫 ,1d后的拒食率为 70 43% ,处理后 5d的化蛹率为 16 6 7% ,羽化率为 6 6 6 7% ,均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748.
甜菜夜蛾在太仓菜田的发生与危害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江苏太仓甜菜夜蛾田间种群的调查、性诱、灯诱及系统解剖资料表明 ,甜菜夜蛾在太仓 1年可发生 7代 ,第 7代是不完全代 ;9月末 1 0月初大批出现的甜菜夜蛾成虫可能是即将迁出的种群 ;田间卵峰日通常比蛾峰日落后 5~ 6d ;寄主选择性调查表明 ,甜菜夜蛾喜欢在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和取食。  相似文献   
749.
根据昆虫微管蛋白的分子特征筛选对昆虫微管有效的抑制剂来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或不同器官的有效功能的表达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在未来的害虫综合治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预蛹期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和八字地老虎Agrotis c-nigrum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分别扩增得到以上3种夜蛾科昆虫的α-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3种昆虫的该基因序列均包括1个1353个碱基的开放阅读框。这3个cDNA序列均编码1个含450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0kDa。氨基酸的142~148位存在1个微管蛋白信号片段GGGTGSG,在氨基酸序列的C-端都有1个酪氨酸残基,N-端存在1个对转录后调控非常重要的保守区MRECI序列,以上特点与其他昆虫α-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保守区序列相同。序列比对表明,克隆得到的α-微管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高度保守的,同源性为94.4%~97.0%,而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达到100%。利用RT-PCR技术在3种昆虫4龄、5龄、6龄幼虫、蛹期4个不同发育阶段和6龄期的肠道、体壁、脂肪体3种不同组织中都检测到了α-微管蛋白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750.
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向阳  朱福兴  张凯 《昆虫知识》2007,44(5):632-636
就有关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bner)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作综述。甜菜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其中山东泰安抗性种群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高达2445.5倍;对多杀菌素等生物杀虫剂产生了中低水平的抗性;对昆虫生长调节剂如虫酰肼的敏感性也有所降低,但昆虫生长调节剂依然是比较理想的防治药剂。对交互抗性及抗性治理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