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12.
刘召南 《微生物学报》1991,31(2):139-144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e 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cirus简称MbNPV)经口感染小白鼠,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酶标染色、免疫荧光技术、125I示踪,以及感染鼠脏器匀浆回接甘蓝夜蛾幼虫等方法,观察到病毒包涵体经由血液循环进入内脏,在肝、脾、胰等处细胞质内滞留长达45天,经口感染90天的肠系淋巴结匀浆回接甘蓝夜蛾,可致典型NPV病,死亡率为9.1%。经腹腔注射感染的小鼠,除有多角体在脏器滞留外,还可见细胞有非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91,34(3):352-355
本文记述狭翅夜蛾属4新种,全部采自西藏。新种的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明狭翅夜蛾 Hermonassa nitella 新种 翅展35mm。头部与胸部黄褐色,颈板基部杂有黑色;腹部褐色;前翅黄褐色,基线双线黑色,二齿形自前缘至1脉,内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剑纹黑色,淡黄边,外端尖,环纹大扁圆形,黑色黄边,内外侧另有黑色弧形纹,肾纹短肥,半圆形,黑色黄边,内侧另有黑色弧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是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为明确该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合度,本文系统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取食花生、荞麦和生姜3种寄主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繁殖力高低为花生(771.73粒)>荞麦(477.13粒)>生姜(209.22粒),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幼虫和蛹重均是花生>荞麦>生姜。草地贪夜蛾取食花生、荞麦和生姜后的净增殖率(R 0)分别为226.36、102.45和20.75,内禀增长率(r m)分别为0.16、0.13和0.06。研究发现,草地贪夜蛾在花生、荞麦和生姜3种寄主植物上均能实现种群繁殖,其中,花生是最适宜的寄主,荞麦次之,生姜相对较不适宜。  相似文献   
15.
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杂食性检疫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主超过350种,尤其喜欢禾本科作物,特别是玉米,具有迁飞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暴食性和抗药性进化快的特点。该虫最初于2019年1月由缅甸入侵我国云南省,现已蔓延至我国26个省份。为全面了解和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本文对其分布范围、扩散途径和原因、生活习性、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在广东湛江、江门调查了玉米上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发生为害动态,分析了不同生育期玉米上该虫发生为害差异规律。发现各个地区草地贪夜蛾的虫口数量与玉米受害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呈现不均衡性;该虫对玉米苗期为害最严重,其次为大喇叭口期;建立了2个地区玉米6个生育期受害率与虫口数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明确了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后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和玉米幼苗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为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提供新技术。首先在室内验证了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拌土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又进行了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测定了丸粒化包衣方式下药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和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0 mg/kg的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拌土处理后,草地贪夜蛾对14天的玉米苗的取食率分别为1.67%、5.01%,与对照组取食率27.02%差异显著。药种比为1:100和1:200的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发芽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丸粒化包衣处理组在播种后第7天对草地贪夜蛾广州种群防治效果显著,其中药种比为1:100的乙基多杀菌素丸粒化包衣处理组致死率最高为89%;两药剂丸粒化包衣处理组在播种后第21天对草地贪夜蛾云南种群仍有较好防治效果,两个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丸粒化包衣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致死率均达100%。本研究表明玉米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可有效防控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评价诱芯、诱捕器和诱芯组合的诱集效果,筛选出对草地贪夜蛾雄蛾诱捕效果最佳的诱芯和诱捕器组合,为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诱芯优化筛选试验中,9种诱芯中编号为3-4、4-2、4-3的3种诱芯对草地贪夜蛾雄蛾诱捕效果最好,专一性强。诱捕器筛选试验中,5种市面上常见诱捕器里,桶型诱捕器是其他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2倍以上,效果最佳。诱芯筛选试验中,在使用桶型诱捕器及小夜蛾诱捕器的条件下,翔林3-3诱芯对草地贪夜蛾雄蛾的诱虫效果都为最佳。此研究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黄光光照强度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成虫生殖行为和寿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3个光照强度(1 Lx,10 Lx,100 Lx)和一个对照(CK)处理,观察记录不同处理下甜菜夜蛾的单雌产卵量、产卵前期、产卵期、卵孵化率及成虫寿命。结果表明,黄光不同光照强度对甜菜夜蛾的生殖行为和雌成虫寿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光照强度达到10 Lx和100 Lx的情况下,其单雌产卵量明显降低,产卵历期和雌成虫寿命明显缩短,当光照强度为1 Lx情况下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该研究结论为防蛾灯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新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对我国不同品种玉米的为害潜能,本文采用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对3种甜质型玉米(穗甜1号、正甜68和华金甜1号)以及3种糯质型玉米(京科糯2000、广黑甜糯和广糯1号)的生存适合度,分析了草地贪夜蛾生物学指标与玉米叶片主要营养物质及粗纤维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取食甜质型玉米的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存活率、蛹重、雌成虫产卵量均显著高于取食糯质型玉米;取食甜质型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内禀增长率介于0.1566~0.1843,净生殖力介于187.97~353.35,也均高于取食糯质型玉米(内禀增长率介于0.0998~0.1465,净生殖力介于25.89~95.34),表明取食甜质型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具有更高的种群增长能力。甜质型玉米叶片中主要营养物质维生素C、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总氨基酸及粗纤维的含量普遍高于糯质型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净生殖力与维生素C、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及粗纤维的含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草地贪夜蛾在甜质型玉米上具有更高的生存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