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以及导致术后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310例行ERCP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ERCP术后是否发生胆道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50例)和未感染组(260例)。检测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ERCP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为16.13%,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是主要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40.79%、13.16%、9.21%、6.58%。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高,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利福平、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均对利奈唑胺、亚胺培南敏感。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病变、ERCP2次及以上、胆胰管汇流异常、术后胆管引流不畅是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术后存在一定胆道感染风险,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临床应注重对高危因素预防,有必要术后选择敏感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整肠生)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茵栀黄颗粒,观察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及整肠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两组血清胆红素值及黄疸消退时间、大便次数。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第5天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儿均无过敏及脱水等不良反应。结论整肠生治疗母乳性黄疸可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ERCP组(n=63,采用ERCP联合金属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和PTCD组(n=64,采用PTC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d黄疸缓解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量表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黄疸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D组低位梗阻患者黄疸缓解率低于ERCP组,而高位梗阻患者黄疸缓解率高于ERCP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TBIL、ALT、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TBIL、ALT、DBIL水平较术前比较均下降(P0.05)。ERCP组患者术后舒适度量表评分总分低于PT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D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06%(9/64),低于ERCP组的41.27%(26/63)(P0.05)。结论:ERCP与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可改善患者肝脏功能、疗效满意,但ERCP对低位梗阻患者治疗效果优于PTCD,且术后舒适度优于PTCD,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相似文献
64.
恶性梗阻性黄疸作为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对患者机体的损害较大,而且不利于预后。恶性梗阻性黄疸起病隐匿,患者得到确诊时肿瘤已发展为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根治性及姑息性)、内镜、ERCP、PTCD等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技术达芬奇机器人的发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特别是高龄患者有了更好的方法,扩大了手术的适应范围。根据患者病情及适应症,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个人规范模式,使患者获益更多。本文对临床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联合光疗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在光疗、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对照组57例应用光疗、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中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定期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胆红素日均下降速度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光疗治疗母乳性黄疸能够缩短光疗时间和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技术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确诊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检查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肝外阻塞性黄疸27例(45.00%),肝内阻塞性黄疸33例(55.00%)。术前超声诊断为肝外阻塞性黄疸26例(43.33%),肝内阻塞性黄疸32例(53.33%),漏诊2例(3.34%);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检查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符合率为96.67%,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85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开始口服金双歧(0.5 g/次,3次/d,温水冲服),同时口服茵桅黄口服液(5 mL/次,2次/d),疗程5~7 d。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42.31±16.1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6±11.25)μmol/L(P<0.05);观察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L以下的天数为(4.2±1.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8±3.5)d(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茵桅黄口服液应用于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母乳性黄疸的足月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0.5g/次,2次/d,加水2-5ml溶解口服;对照组仅常规治疗。2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42.1±16.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6±11.2)μmol/L(P〈0.05);观察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L以下的天数为(4.6±1.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6±2.5)d(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对照组35例应用蓝光、菌栀黄颗粒等常规治疗。治疗中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定期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常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血清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降为正常值,血红蛋白也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母乳性黄疸,可提高总有效率,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