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苏璇罗开发吴亮吴丽丽李闻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7):3216-3219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血浆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与肠粘膜屏障的关系。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梗阻性黄疸组(OJ)、胆汁外引流组(ED)、胆汁内引流组(ID)及假手术对照组(SH),各组均15只;SH组、OJ组在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ID组、ED组于引流术后7天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浆DAO的活性,光镜下观察末端回肠组织粘膜形态学变化。结果:OJ组大鼠肠粘膜损伤明显,粘膜变薄、绒毛稀疏、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坏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ID、ED组大鼠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恢复,ID组更接近SH组;OJ组血浆DAO水平显著升高,明显高于SH、ID、ED组(8.183±0.211 vs 3.570±0.280、3.978±0.269、5.051±0.328 U/L,P0.01),ID组较ED组下降更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D组血浆DAO水平略高于SH组,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浆DAO变化与肠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一致。结论:胆汁内、外引流术可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DAO水平,内引流术效果优于外引流术;血浆DAO的变化可反映梗黄大鼠肠粘膜屏障损伤及修复情况。 相似文献
42.
小叶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 var. parvifolium)总黄酮有显著的利胆退黄功效,而其如何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代谢物组学方法对小叶黑柴胡总黄酮防治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 isothiocyanate,ANIT )所致大鼠急性黄疸型肝损伤过程中的尿液代谢组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小叶黑柴胡总黄酮对急性黄疸型肝损伤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给药组和模型组相 比,大鼠尿液代谢物中马尿酸、庚酰肉毒碱、5β-胆甾烷-3α,7α,12α,23R,25- 醇、4-羟双氢鞘氨醇、二氢神经鞘氨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24∶0)、苯乙尿酸等含量降低,6-酮前列腺素F1α和3-磺基去氧胆酸含量升高,提示小叶黑柴胡总黄酮明显缓解α-萘异硫氰酸酯引起的大鼠急性黄疸型肝损伤,可用于防治急性黄疸型肝损伤.本文初步揭示了小叶黑柴胡总黄酮发挥药效的途径,为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乳头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并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gage,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13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在急诊内镜下行EST并ENBD,并回顾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ENBD全部成功,腹痛发热迅速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应用EST并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安全有效,为后续手术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运动干预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血液和肝组织进行测序,并验证运动在干预血液和肝组织炎症相关的因子差异表达的作用。本研究用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组,采用腹壁悬挂胆总管方法进行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造模。造模成功炎性期后,对运动组小鼠采取中等强度的跑台运动进行训练。对小鼠的血液和肝组织分别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并对炎性相关差异表达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能有效地干预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所诱发的炎性反应,使炎症相关因子差异表达显著下降,与炎症和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的富集表现显著降低。运动干预小鼠的血液和肝组织中差异表达显著的炎性相关的因子主要富集在NF-κB、TGF-β、TNF等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其相关分子功能主要涉及到细胞信号转导、抑制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从KEGG富集的信号通路来看,小鼠血液和肝组织中的差异性显著富集通路也主要集中于NF-κB、TGF-β、TNF炎性相关的信号通路。且各炎性因子及炎性信号通路的差异表达在小鼠血液和肝组织内呈现相同趋势。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对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起到有效的抗炎效果,其表现在相关的炎性因子表达显著下降,且炎性信号通路的表达也显著降低,同时,各炎性因子和炎性信号通路的富集与差异表达呈现相同趋势。本研究为临床上采用有氧运动干预阻塞性黄疸致肝损伤患者的效果评定及其靶标因子筛选等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促进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消退的疗效。方法将87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酿酸梭菌活菌散,500mg/次,3次/d,两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观察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黄疽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不仅可加速胆红素降低水平,缩短黄疽持续时间,而且能显著缓解茵扼黄颗粒引起的腹泻,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减少停喂母乳对乳母及乳儿的不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思密达1.5g·d和蓝光等治疗,部分患儿停喂母乳。结果: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治疗5~7天后黄疸全部消退。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停母乳3天,92.6%黄疸消退。结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采用药物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肝胆病区收治的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腺苷蛋氨酸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比较和分析静脉滴注S-腺苷蛋氨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第5d、10d肝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术后5d、10d,两组患者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1.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术前1d显著降低,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上指标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d,两组患者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术后第5d显著改善(P〈0.05);术后第5、10d,两组组间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应用腺苷蛋氨酸能促进黄疸消退,加快胆红素的排泄和肝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48.
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治疗母乳性黄疸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76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2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并观察2组患儿日均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61±26.5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2±25.41)μmol/L(P〈0.01);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4.25±2.68)d,显著短于对照组(6.42±2.74)d(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秦皇岛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的筛查和诊断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筛查的管理及提高新生儿生命健康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地区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共184308例新生儿的CH筛查资料和诊断结果。统计确诊CH患儿的基本情况、体检情况、筛查检验情况、确诊检验情况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共筛查184308例新生儿,其中92例为确诊CH患儿,发病率1/2003(0.499‰)。新生儿CH临床非特异性表现复杂多样,多表现为病理性黄疸,占72.8%,经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17~48天;其次为前囟大、后囟未闭,占58.7%;少哭、喑哑次之,占51.1%;其他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腹胀、肠鸣减弱、便秘、脐疝)、特殊面容、粘液水肿等。CH患儿筛查检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重度升高者占52.2%,中度升高者为26.1%,轻度升高者为21.7%。CH患儿绝大部分表现为TSH升高和甲状腺激素(thyroxine,T4)降低。经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2周后,患儿症状改善,并根据三碘甲状腺氨酸(Triiodothyronine,T3)、T4、TSH检测结果调整剂量,恢复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36~48个月随访,患儿身高、体重基本达到正常参照标准。结论:秦皇岛地区新生儿CH发病率较全国水平(1/3120)稍高,需加强CH患儿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新生儿CH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保护及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肝功能的机制.方法:14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O-RBF组,BDO-RBF-rhALR组,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各组大鼠肝细胞总mtDNA、缺失型mtDNA进行相对定量检测.结果:胆道梗阻后,肝细胞线粒体总mtDNA拷贝数出现明显下降(P<0.01).BDO-RBF-rhALR组总mtDNA拷贝数下降程度明显低于BDO-RBF组(P<0.05);对于缺失型mtDNA占总mtDNA的百分比,在SHAM组,未检测出缺失型mtDNA,而在BDO-RBF组及BDO-RBF-rhALR组,均可见缺失型mtDNA,BDO-RBF组的缺失型mtDNA占总mtD-NA的百分比明显高于BDO-RBF-rhALR组(P<0.05);在胆道梗阻解除后,BDO-RBF-rhALR组的总mtDNA的拷贝数及缺失型mtDNA修复速度明显快于BDO-RBF组(P<0.05).结论:rhALR可通过保护及修复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受损的mtDNA,达到保护及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肝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