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目的:探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59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根治切除术组比较,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肿瘤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根治切除术组,且手术切口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用于急诊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性杀手”。蓝光疗法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使之易于从胆汁及尿中排出,是治疗该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对新生儿黄疸要注意“三早”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术后Ⅱ期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4年7月~2009年5月,利用经皮肾微造瘘建立经皮肾通道,引流1周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再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例(81.2%),未出现高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月复查13例无结石残留。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分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同传统经皮肾镜相比,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易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宝乐安联合金酸萍颗粒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和酒泉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间诊治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金酸萍颗粒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金酸萍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5,P<0.05)。试验组患儿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以及黄疸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宝乐安与金酸萍颗粒联合用药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金酸萍颗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s,TBA)、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服用茵栀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检测两组的血清间接胆红素(indirectreacting bilirubin,,I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AKP、TBA、FFA、y-G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BIL、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IBIL、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清AKP、TBA、FFA、γ-GT、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血清胆红素和其他血清学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变胎儿、胎盘相对位置对≤34周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300例及其新生儿,根据胎儿胎盘相对位置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脐带、脐带胎儿端、脐带胎盘端位于同一水平面,B组脐带胎儿端低于胎盘端15 cm,C组脐带胎儿端低于胎盘端30 cm,记录和比较各组母儿预后。结果:三组孕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 d、2 d与3 d的血清胆红素浓度都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预后显著差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孕妇产后出血、感染、便秘、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5.0%和4.0%,A组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脐带胎儿端低于胎盘端可增加胎盘输血,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改善孕妇与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医院从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良恶性的差异分为良性梗阻性黄疸51例以及恶性梗阻性黄疸39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MRCP检测,并分析良恶性梗阻性黄疸MRCP影像学表现特征的差异。此外,采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并进行对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明确MRCP联合血清CA125、CA19-9、CEA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部位为十二指肠乳头区人数占比明显高于良性梗阻性黄疸,而胰头上区、胰头区人数占比均明显低于良性梗阻性黄疸;且恶性梗阻性黄疸梗阻重度扩张人数占比明显高于良性梗阻性黄疸,而梗阻轻度扩张人数占比明显低于良性梗阻性黄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P<0.05);而两组血清CA19-9水平对比不明显(P>0.05)。MRCP联合血清CA125、CA19-9、CEA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MRCP和血清CA125、CA19-9、CEA单独诊断。结论:MRCP联合血清CA125、CA19-9、CEA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辅助治疗梗阻性便秘患者对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与排便频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梗阻性便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固定式生物反馈训练(FBF),C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自适应式生物反馈训练(ABF),比较3组治疗前后肛直肠功能、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直肠肛门压力梯度:A组B组C组(P0.05),矛盾性收缩率:A组B组C组(P0.05),B组与C组肛管静息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阈值显著小于A组(P0.05),且肛管松弛率显著大于A组(P0.05);C组粪便性状4~7型占比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且B组4~7型占比明显高于A组(P0.05);排便时间:A组B组C组(P0.05),排便频度:A组B组C组(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尤其是ABF可有效改善梗阻性便秘患者肛直肠功能,在改善粪便性状、缩短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频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