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梅花离体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采用自配的基本培养基(以下简称WB)附加植物激素组合,对梅花进行离体快速繁殖试验。以成年母树腋芽作外植体,在WB中附加BA 2mg/l、ZT 1mg/l和IAA0.2mg/l的培养基上培养,腋芽萌发长成丛生芽;再转移到同一培养基上经20天培养,丛生芽长成不太正常的丛生幼苗。把丛生芽或不太正常的丛生幼苗转移到WB附加BA0.25mg/l、IAA0.05mg/l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25天,丛生芽或不太正常的丛生幼苗则长成粗壮的无根苗。无根苗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每株苗自茎基部直接长出2—5条浅黄色的根。生根小植株盆栽于培养土中,并置培养室或温室条件下管理,成活率达80%。关于梅花营养器官的离体培养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2.
钱义咏 《植物研究》1997,17(3):305-307
多年生草本,高8-22cm,细弱。根状茎近圆柱形,径1.5-2.5mm,下部具多数纤维状根。  相似文献   
33.
王伟 《生命世界》2013,(12):82-87
被誉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期正值岁寒花影甚少的春节前后,绽放时洁白高雅、清香四溢。它带着寒意,不盛气凌人,却也不失孤傲。当梅花还在含苞待放时,它已经把冷艳酣畅地展示,让馨香淋漓地弥散,呈现出素洁应胜雪、寒香不输梅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34.
李敏 《生命世界》2012,(2):94-95
我国自古就有利用花卉装饰节日生活的习俗,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质节日花卉进入到大众家庭。春节期间的室内观赏花卉主要有杜鹃、山茶、蜡梅、梅花、兰花、红掌、水仙等等。  相似文献   
35.
用本研究设计的"预先去杂-SDS法"从梅花嫩叶提取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根据11条已公开发表的并提交到GenBank的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cDNA的假定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2个正向简并引物和3个反向简并引物组成6对引物,仅有1对引物能以PCR法同时从梅花'南京红须'、'南京红'和'粉皮宫粉'的基因组DNA扩增到一个469 bp的核苷酸片段,这3个片段在总体上有99.72%的一致性,与11条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cDNA的相应区域有65.57%的一致性.同时,"GGEK"并非类黄酮3'-羟化酶的特征性模体.这是首次从木本植物的基因组DNA克隆到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片段.本研究结果可为梅花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全长的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梅花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宏波  房伟民  陈发棣   《广西植物》2007,27(3):393-396,425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摘要:研究培养基成分、pH值和培养方式对梅花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梅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E3+200g.L-1PEG4000(pH5.0),品种‘淡丰后’、‘久观绿萼’、‘喧妍宫粉’和‘月光玉蝶’最高萌发率可分别达到58.6%、60.6%、85.6%和50.7%。PEG4000能显著促进梅花花粉萌发,在培养基各成分中作用最大,不可替代。低浓度(50g.L-1)蔗糖对梅花品种花粉萌发作用不显著,而高浓度(≥100g.L-1)蔗糖明显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固体和液体培养对梅花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
以三轮玉蝶梅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5个开花阶段、24 h不同时段和花器官不同部位共鉴定了3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苯基/苯丙烷类化合物占优,还有少量脂肪酸衍生物类和萜烯类化合物。三轮玉蝶梅花朵在不同开花阶段和24 h内不同时段释放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含量和出现频率有较大的差异。在不同开花阶段,苯基/苯丙烷类化合物数量从低-高-低的趋势,脂肪酸衍生物从低-高的趋势,萜烯类化合物从高-低的趋势;在24 h内不同时段,三类化合物释放的节律不同,苯基/苯丙烷类化合物、脂肪酸衍生物和萜烯类化合物分别在2:00、14:00和6:00达到最高,这表明梅花挥发物的释放具有多种调节模式。花器官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释放具有器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8.
SVP (SHORT VEGETATIVE PHASE)是MADS box家族一员,它能够整合多条开花途径的开花信号,调节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为了解梅花(Prunus mume Sieb. et Zucc.)成花转变过程的分子机理,该研究采用RT PCR方法从梅花‘长蕊绿萼’中克隆到2个SVP的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PmSVP1和PmSVP2,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2个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序列分析表明,PmSVP1和PmSVP2的编码区长度分别为687 和672 bp,分别编码228和223氨基酸。系统进化结果显示,PmSVP1与拟南芥AtSVP以及一些木本植物SVP同源基因聚为一组,PmSVP2与马铃薯、乳浆大戟等草本植物中的SVP同源基因聚为一组。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在成年梅花中,2个PmSVP基因主要在茎、叶和叶芽等营养器官中表达,且都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在1月龄幼苗中,PmSVP1基因在根、茎、叶中都有表达,PmSVP2基因则没有任何表达;在梅花花芽分化过程中,PmSVP1和PmSVP2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下调表达的趋势。研究推测,PmSVP1和PmSVP2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梅花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39.
爱花之人大多清雅脱俗,淡泊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先生就堪称是这样一位爱花之人。他爱花甚众,尤爱梅花与菊花。他爱梅之悠远,研究梅之集大成,无人能及。仰慕他的人送给他一个清雅的称谓:"梅花院士",而陈老先生的一生也确实堪称是与梅结缘的一生,暗香浮动的一生。  相似文献   
40.
福建省茶树害虫名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于1974—1976年与1990—1992年在福建省近40个县市(包括武夷山、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茶树害虫的调查。现据调查所得的材料,连同过去积累的调查记录和献资料整理成这一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