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648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分析不同颧颞部骨折性质与颞部凹陷的相关性,评价颧颞部骨折术后并发颞部凹陷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5例颧颞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行颞部凹陷修复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应用钛网修复颞部凹陷,术后通过长期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陈旧性骨折颞部凹陷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新鲜骨折,但治疗后颞部外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钛网植入能有效地修复颧颞部骨折术后并发的颞部凹陷,但应把握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比Bold螺钉和普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内踝骨折的疗效。方法:空心螺钉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57例,分为A组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25例,B组使用普通空心螺钉内固定32例。结果:两组57例均获得随访,两组病例远期均能得到较坚强的固定和良好的功能恢复,但Bold螺钉组相对普通螺钉组愈合时间更快(P<0.05),下床活动时间更早(P<0.05),早期踝关节功能评分高(P<0.05),但六个月后没有明显差异。结论:Bold螺钉内固定有助于内踝骨折早期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比较好的内固定材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HILOS)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02月间,我院使用PHILOS内固定钢板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54~75岁,平均66岁。根据Neer分型,一部分骨折4例,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18例。手术采用三角肌钝性劈开入路,保护附着于大骨折块和大、小结节上的软组织,骨折复位后均行PHILOS固定。患肩功能按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本组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患侧肩关节评分优28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PHILOS钢板可牢固固定高龄患者骨折,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同步,适于粉碎性骨折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90例因肱骨骨折入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内固定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44例,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B组为46例,均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且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等级。结果:获得有效随访资料共79份,占87.8%。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获得有效随访的数量为39,占43.3%;解剖型钢板组获得有效随访的数量为40,占44.4%。根据Neer评定标准,A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定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B组87.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1,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对肱骨近端骨折预后明显优于解剖型钢板,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进行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比骨质疏松骨折与非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为骨折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186例。根据骨质疏松情况,将所选患者分为骨质疏松骨折组和非骨质疏松骨折组,每组各93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结果:非骨质疏松骨折组患者交通事故和砸伤致伤率均显著高于骨质疏松骨折组,而跌倒伤致伤率低于骨质疏松骨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骨折组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非骨质疏松骨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的实践中,应根据患者骨质疏松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升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检测脑外伤患者、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骨折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NGF,neuritin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根据其含量的变化,判断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寻找骨折愈合的关键因子。方法:收集单纯脑外伤、单纯骨折患者各80例、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60例、健康体检人群20例。选取外伤后3天、10天、2周抽取所有实验对象的静脉血,应用ELISA技术测定标本中NGF与Neuritin的含量。结果:损伤后每个时间段里,患者血清中NGF、neuritin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又以脑外伤合并骨折组最高。血清NGF在骨折合并脑外伤组伤后第3天含量明显升高,为(0.86±0.21),伤后10天为(1.47±0.29),14天为(2.0 7±0.21),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组neuritin血清含量在伤后第3天略有升高为(83.47±18.85),10天(108.50±31.65),2周(91.86±21.12).脑外伤合并骨折病人血清NGF、neuritin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合并骨折病人血清NGF、neuritin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说明与骨折愈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两种因子可能在骨折愈合修复过程中共同起作用,从而,推测可能是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不同颧颞部骨折性质与颞部凹陷的相关性,评价颧颞部骨折术后并发颞部凹陷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5例颧颞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行颞部凹陷修复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应用钛网修复颞部凹陷,术后通过长期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陈旧性骨折颞部凹陷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新鲜骨折,但治疗后颞部外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钛网植入能有效地修复颧颞部骨折术后并发的颞部凹陷,但应把握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与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固定效果及其对患者炎症反应和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伤椎置钉组(40例)和短节段内固定组(44例).短节段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短节...  相似文献   
39.
为了系统评估高粘度骨水泥的应用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微创治疗术中渗漏发生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盲取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及住院时间。术后均随访6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及运动功能。并进行CT复查,以确定伤椎高度、Cobb角情况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及其它并发症情况。于末次随访采用满意度评定量表,评定手术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失访病例,实验组渗漏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p0.05),未见其它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前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及VAS、ODI指数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伤椎Cobb角及VAS、ODI指数与同组术前同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Cobb角及VAS、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末次随访实验组总满意度高达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微创治疗术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可降低渗漏发生率,提高脊柱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无明显手术禁忌情况下,均行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1个月;参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仅1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发生皮肤感染坏死,局部缺损,经清创、VSD覆盖负压吸引,待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后,行带蒂皮瓣移植术,愈合良好。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的解剖形态好,成角稳定,用于治疗Pilon骨折能够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