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两种杀虫真菌制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2002年盛夏在浙江遂昌一高山茶园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spp.)进行了真菌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所用菌剂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的纯孢子悬乳剂及其与3%吡虫啉10%可湿剂的混配剂.各菌剂稀释500倍喷雾2次,间隔12d.结果表明。两种真菌的混配剂明显优于纯菌剂,其中球孢白僵菌混配剂的最高防效达83.4%,而玫烟色拟青霉的最高防效为71.3%.根据25d期间历次调查结果计算平均防效,球孢白僵菌混配剂达66.8%,玫烟色拟青霉混配剂为62.1%,含微量吡虫啉的矿物油为50.3%,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纯菌剂分别为49.5%和19.0%,结合试验期间气候及田间种群结构特征,讨论了各处理问差异的来源及提高真菌杀虫剂控制茶小绿叶蝉效果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02.
不同柑桔品种上桔全爪螨的生长和种群动态差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田间调查、室内盆栽苗接螨、离体叶片饲养等方法,考察了14个柑桔品种上桔全爪螨种群动态,组建了其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该螨在各柑桔品种上的种群密度有明显差异,平均密度以北碚447、台湾晚白柚和垫江白柚上较高,柑新生系最低。雌成螨寿命在台湾晚白柚上最长,垫江白柚次之,柑新生系最短;产卵量以取食台湾晚白柚时最多,垫江白柚、五步红心柚次之,以柑新生系最少;在垫江白柚上的内禀增长率(rm)最大,沙田柚、台湾晚白柚次之,金弹最小。根据桔全爪螨实验种群的参数判断,金弹和柑新生系属抗螨品种,台湾晚白柚、垫江白柚和北碚447是感螨品种。从品种归类上来看,柚类品种和甜橙中的北碚447感螨程度较高,金柑属的金弹和宽皮柑桔类的柑新生系感螨程度较低。甜橙类与宽皮柑桔类比较,前者感螨程度较高,后者相对较低,但宽皮柑桔类的早津感螨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03.
运用酶解振荡压片技术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分别研究了无籽八月桔的胚囊育性及无籽八月桔自交和异交(无籽八月桔×台湾椪柑,无籽八月桔×有籽八月桔)的胚胎发育.结果表明:无籽八月桔胚囊可育,成熟胚囊具一个卵细胞、两个助细胞、三个反足细胞以及一个大的含二个极核的中央细胞;其自交和异交的胚胎发育均正常,授粉后2周出现球形胚和少量心形...  相似文献   
404.
王龙  孔华忠 《菌物学报》2000,19(3):416-419
分离自广西地区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布氏正青霉(Eupenicilliumbrefeldianum(B.Dodge)Stolk&Scott),赭瑰色正青霉(EupenicilliumochrosalmoneumScott&Stolk)。根据广西的分离物对此两个种作了描述并附线条图。  相似文献   
405.
王龙  孔华忠 《菌物系统》2000,19(3):416-419
分离自广西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布氏正青霉(Eupenicillium brefeldianum(B.Dodge)Stolk&Scott),赭瑰色正青霉(Eupenicillium ochrosalmoneum Scott&Stolk)。根据广西的分离物对此两个种作了描述并附线条图。  相似文献   
406.
粉虱拟青霉对黑刺粉虱的侵染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观察了粉虱拟青霉对黑刺粉虱的侵染过程。用粉虱拟青霉分生孢子接种于黑刺粉虱幼虫后 ,12h孢子萌芽 ,36h菌丝穿透寄主表皮进入体腔 ,在虫体内进行生长繁殖 ,逐渐充满虫体内部 ,5d后 ,菌丝穿透寄主表皮长出体外 ,并继续生长 ,逐渐将整个虫体包裹 ,形成一个半球形的子痤 ,颜色也由白色变为栗褐色或棕红色。  相似文献   
407.
HN89菌株是从海南海泥中分离得到的1株海洋青霉,它的次生代谢产物(HN89A)对细菌、酵母、霉菌和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海洋青霉HN89菌株对碳源、氮源及温度有广泛的适应性,易培养。海洋青霉HN89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16~40℃,pH 2.4~8.0。最适生长温度为32℃,其产次生代谢产物的适宜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 6.0。合适的温度刺激能促进HN89A的形成。2%的海带汁、0.004 mol/LZn2 都能促进其次生代谢产物(HN89A)的产生。其次生代谢产物(HN89A)的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08.
青霉单宁酶高活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塔拉单宁诱导丝状真菌产生单宁酶的原理,通过富集培养,从天然源分离得到30株具有较高单宁酶活性的青霉菌;经二级发酵程序,对这30株菌进行了生物转化复筛实验,选择出能水解塔拉单宁,且生物催化活性较高的青霉野生株Penicilliumsp.No.23,对No.23进行经紫外诱变处理,诱变株经筛选,最后得到1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单宁酶高活性菌株,其单宁酶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409.
玫烟色拟青霉最适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营养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玫烟色拟青霉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玫烟色拟青霉液体培养的最适碳源,蛋白胨为该菌生长的最适氮源,C/N为10∶1~20∶1最适于玫烟色拟青霉菌丝生长和产孢;25℃2、4 h全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和产孢均有利。接种后144~168 h时,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达到高峰,分别为31.72 mg/mL、24.62孢子/mL,为黑暗条件下的1.5倍和18.3倍,因此玫烟色拟青霉液体发酵终点应选择在接种后144~168 h为最好。  相似文献   
410.
为建立圆弧青霉毒素-青霉酸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研究了青霉酸(PA)的人工抗原合成.通过碳二亚胺法将青霉酸(PA)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联结, 得到青霉酸人工抗原PA-BSA和PA-OVA.采用紫外扫描光谱法、SDS-PAGE和动物免疫试验对合成的抗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联结后的人工抗原特征性吸收峰出现偏移, PA与BSA的偶联比为23.2:1, PA与OVA的偶联比为10.4:1.以PA-BSA为免疫抗原免疫小鼠, PA-OVA为包被抗原, 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 其效价达到1:12 800.表明青霉酸的人工抗原已合成, 为建立有效的免疫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