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陈鹏  叶辉  母其爱 《生态学报》2007,27(6):2468-2476
2005年7月在云南怒江流域地区,以荧光粉作为标记物,采用“标记-释放-回收”方法,对怒江流域桔小实蝇迁移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以释放点潞江坝为中心,东南西北4个方位设立桔小实蝇回收点,经过7d的回捕,从释放点沿潞江以北至六库沿线共回收到的标记桔小实蝇43头,最远在距释放点以北97 km 的地方回收到标记桔小实蝇5头。沿怒江在释放点以南,仅在小于29 km 的范围内回收到标记桔小实蝇17头。释放点东面和西面未能回收到标记桔小实蝇。分析释放点以北各回收点标记桔小实蝇与非标记桔小实蝇的相互关系揭示,非标记桔小实蝇与标记桔小实蝇在空间动态中具有相同的行为模式,由此推论非标记桔小实蝇与标记桔小实蝇可能来自同一种群。分析怒江流域区的自然地理发现,潞江坝桔小实蝇可借助怒江两边高大山脉形成的天然河谷通道,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在北上气流的携带下,实现由南向北的远距离迁移扩散;同时,由于高大山脉的阻隔,使潞江坝桔小实蝇没能向东西两个方向作远距离扩散迁移。研究首次揭示了在特定峡谷地区桔小实蝇扩散迁移现象,为桔小实蝇迁移扩散研究提供了新鲜实例,为在当地制定切实有效的桔小实蝇防治策略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2.
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桔小实蝇成虫触杀作用的毒力敏感基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点滴法和药膜法测定了多种类型杀虫剂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敏感品系成虫的触杀作用毒力,确定了敏感基线.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14种杀虫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力从大到小顺序是甲维盐、阿维菌素、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功夫、氯氰菊酯、灭多威、敌百虫、吡虫啉、硫丹、啶虫脒、甲氰菊酯、杀螟丹,24 h致死中量分别为1.20 ng/头、5.48 ng/头、11.33 ng/头、11.58 ng/头、14.04 ng/头、14.04 ng/头、19.81 ng/头、63.52 ng/头、94.84 ng/头、496.62 ng/头、616.55 ng/头、808.43 ng/头、942.53 ng/头、10841.97 ng/头.药膜法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功夫、辛硫磷、氯氰菊酯、敌百虫、灭多威、阿维菌素,24 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88 mg/L、1.86 mg/L、1.94 mg/L、2.05 mg/L、4.86 mg/L、4.93 mg/L、7.38 mg/L、12.43 mg/L.  相似文献   
63.
为明确寄主植物挥发物在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 Sonan生境定位,寄主或食物搜寻等过程中的作用,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阿里山潜蝇茧蜂性成熟雌蜂对健康、虫害诱导及人为损伤的橙子、香蕉、西红柿的行为反应,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受染前后的番石榴、橙子、香蕉和番茄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健康的、橘小实蝇危害和机械损害的香蕉、橙子对阿里山潜蝇茧蜂性成熟雌蜂均产生显著的引诱作用,受染橙子引诱到寄生蜂的数量显著高于健康橙子,其他组对于水果气味的选择并无显著性差异,并且阿里山潜蝇茧蜂雌成蜂对虫害诱导水果的选择反应与为害时间密切相关。4种不同水果挥发物成分种类多样,相对含量及其比例差异较大。橘小实蝇为害后诱导水果新产生了乙酸叶醇酯、反-法呢烯、β-罗勒烯、苯甲醛、顺-罗汉柏烯、柏木脑、辛酸乙酯、辛酸甲酯、十四烷、十五烷和二十烷。芳樟醇和β-月桂烯在受染橙子的释放具有滞后性,分别在橙子受染后第2天和第3天才被检测到,并且相对含量逐渐上升。上述结果为研究水果挥发物调控阿里山潜蝇茧蜂的行为反应,提高其生物防治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云南桔小实蝇五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施伟  叶辉 《昆虫学报》2004,47(3):384-388
对云南省瑞丽、景洪、化念、元江、河口的桔小实蝇5个地理种群共2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 基因进行了部分序列测定。序列的碱基变化中转换明显多于颠换、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5个地理种群中共有27个多态位点和23种单倍型,其中2种为共享单倍型。桔小实蝇5个地理种群的Fst值在0.0364~0.1364之间(P>0.05), Nm值在3.88~13.25之间。对其所有单倍型聚类分析发现,单倍型在系统树中的分布散乱、混杂,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族群。分析认为5个地理种群间已存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的程度还比较低。造成5个种群这种遗传分化的因素主要与地理隔离有关,而种群间低程度的遗传 分化估计与桔小实蝇在云南的发展历史及生态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65.
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甲基丁香酚对桔小实蝇雄虫的诱捕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甲基丁香酚诱捕器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雄虫的诱捕率,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强度明显影响桔小实蝇雄虫对甲基丁香酚的趋向.18~40℃温度范围内桔小实蝇对甲基丁香酚趋向活动活跃,其中以25~32℃最为活跃.桔小实蝇被甲基丁香酚诱捕器捕获的比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Peal-Read模型.500~2000 lux光照强度时桔小实蝇对甲基丁香酚的趋向反应最活跃.当温度低于14℃或高于40℃、光照强度低于150 Iux或高于3000 lux时桔小实蝇对甲基丁香酚趋向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利用表皮碳氢化合物进行昆虫鉴定是目前昆虫分类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液体浸提及进样技术是GC-MS常规的进样方法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固体进样也被广泛地用于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鉴定及昆虫的分类与进化分析。本研究探索利用固体进样法开展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探索并获得简便可行的取样与进样技术,为检疫性实蝇的快速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为材料,采用固体进样与液体浸提进样方法,开展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成分鉴定与分析;比较获得桔小实蝇成虫取样部位,并分析标本保存时间对桔小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影响。【结果】利用固体进样技术获得的桔小实蝇翅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39)较液体进样的(36)略多,且翅和中足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18~23.37和0.03~4.13 ng/μg,极显著地高于用液体进样法检测到相同部位的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05~3.93和0.01~0.68 ng/μg)(P0.01),而且前者的检测灵敏度是后者的1.7~10.8倍;同时,翅样品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含量显著地高于足中的含量(P0.01)。利用固体进样获得的桔小实蝇成虫翅、足或胸部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图谱与对照处理所得图谱相似。干燥保存30 d的桔小实蝇翅的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与新鲜标本(保存0 d)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保存30,60和150 d标本的碳氢化合物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要是含量的差异。【结论】研究表明,利用固体进样检测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灵敏度较高,而且桔小实蝇成虫的主要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较稳定,因此可以作为我国口岸检疫性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获取与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而且检测中翅是固体进样的较合适取样部位。  相似文献   
67.
《环境昆虫学报》2014,(1):67-70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 Hendel) 是中国南方地区果蔬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多杀霉素是防治桔小实蝇的重要药剂之一,近年来由于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田间防治效果已有所下降,已出现了抗药性现象。为明确桔小实蝇对多杀霉素的抗药性发展规律,本研究比较了桔小实蝇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发育、生殖和存活差异。结果显示:抗多杀霉素桔小实蝇品系具有死亡率增加、部分虫态发育历期延长和繁殖力下降等适合度代价。抗性品系的内禀增长率由0.19下降至0.15,相对适合度降至0.62,表明桔小实蝇对多杀霉素存在较低的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68.
陈鹏  叶辉  母其爱 《生态学报》2007,27(6):2468-2476
2005年7月在云南怒江流域地区,以荧光粉作为标记物,采用“标记-释放-回收”方法,对怒江流域桔小实蝇迁移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以释放点潞江坝为中心,东南西北4个方位设立桔小实蝇回收点,经过7d的回捕,从释放点沿潞江以北至六库沿线共回收到的标记桔小实蝇43头,最远在距释放点以北97km的地方回收到标记桔小实蝇5头。沿怒江在释放点以南,仅在小于29km的范围内回收到标记桔小实蝇17头。释放点东面和西面未能回收到标记桔小实蝇。分析释放点以北各回收点标记桔小实蝇与非标记桔小实蝇的相互关系揭示,非标记桔小实蝇与标记桔小实蝇在空间动态中具有相同的行为模式,由此推论非标记桔小实蝇与标记桔小实蝇可能来自同一种群。分析怒江流域区的自然地理发现,潞江坝桔小实蝇可借助怒江两边高大山脉形成的天然河谷通道,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在北上气流的携带下,实现由南向北的远距离迁移扩散;同时,由于高大山脉的阻隔,使潞江坝桔小实蝇没能向东西两个方向作远距离扩散迁移。研究首次揭示了在特定峡谷地区桔小实蝇扩散迁移现象,为桔小实蝇迁移扩散研究提供了新鲜实例,为在当地制定切实有效的桔小实蝇防治策略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桔小实蝇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对桔小实蝇起主要控制作用的主要天敌种类,论述了桔小实蝇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的利用;病原微生物中真菌、线虫、共生菌等的利用;对桔小实蝇具有引诱作用的水解蛋白、化学物质和植物次生物利用;桔小实蝇不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并讨论了今后持续控制桔小实蝇中生物防治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桔小实蝇持续控制提供生物防治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70.
桔小实蝇是当今对果蔬危害较为严重的检疫类害虫,通过对三亚地区桔小实蝇在果树园发生情况的实地调研,结合已有的文献和数据。对桔小实蝇的不同防治策略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通过从不同方案的优势与缺陷分析得出较好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