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6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197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雷州半岛桉树生物质能源林生长的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雷州半岛2年生桉树无性系DH201(Eucalyptus grandis  E. tereticornis)能源林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密度配置下的林分生长量、生物量以及热值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密度对桉树生物质能源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桉树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影响极显著,在林分不同发育阶段对林分蓄积量的影响不同;单株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1年生的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均以密度为10000 ind. hm-2的最大,分别为52.57 m3 hm-2和32.02 t hm-2;2年生的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均以密度为2500 ind. hm-2的最大,分别为75.85 m3 hm-2和45.66 t hm-2;密度对热值及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1年生和2年生的桉树能源林的最优密度分别为10000 ind. hm-2和2500 ind. hm-2。  相似文献   
192.
四种挺水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和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气候室水培系统以人工污水培养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花皇冠(Echinodorus berteroi)、菖蒲(Acorus calamu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4种挺水植物,比较它们的根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根长、根寿命、根孔隙度、根径向泌氧量(ROL)、光合作用等生理生态特性及对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ROL与根孔隙度、光合速率、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根长极显著正相关(P<0.01);TP的去除与光合速率、COD的去除与ROL显著正相关; TN的去除与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根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值(根茎比)显著负相关(P<0.05)。慈姑和花皇冠拥有庞大生物量和发达的根系,根孔隙度、ROL和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较高,在水培系统中的污水净化效果接近甚至优于菖蒲和芦苇,是构建人工湿地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蜂胶类根充糊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选择感染根管的6种常见菌为实验菌种,琼脂扩散法观察蜂胶类根充糊剂的抗微生物作用;建立体外根管粪肠球菌感染模型,评价蜂胶类根充糊剂在离体牙根管内的抗粪肠球菌作用。结果蜂胶类根充糊剂对实验的各种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除油溶纳米蜂胶氢氧化钙甘油糊剂对粪肠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抑菌作用小于对照组外,其他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强了(P0.05或P0.01)或并未减弱(P0.05)原始糊剂的抑菌效果,糊剂中水溶蜂胶加入后短期内的抑菌作用优于油溶纳米蜂胶。结论蜂胶类根充糊剂对感染根管常见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将其用作根管充填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4.
农杆菌介导的紫色红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各种转化因素,建立了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红曲霉(Monascus)的高效转化体系:红曲霉在PDA培养基培养21 d后收集孢子,制备红曲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6个/mL,根癌农杆菌浓度为OD600值0.5,诱导剂AS浓度为100μmol/L,农杆菌与红曲霉在25℃共培养3 d。采用此转化体系构建了含有530多个转化子的红曲霉T-DNA插入突变体库。随机选取50株转化子菌株进行分子验证和稳定性检测,证明T-DNA成功插入红曲霉基因组DNA中,并能稳定遗传。最后,通过形态观察筛选出8株变异较大的菌株,为以后的红曲霉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5.
具抗菌活性放线菌菌株JSM 20.1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药用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菌株JSM20.1,其发酵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该菌株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链霉菌属的典型形态特征。菌丝多分枝,不断裂;基内菌丝黄白色至棕褐色,气生菌丝黄白色至棕红色;孢子链直且长,偶有波曲,孢子柱状、光滑、不运动。在察氏、马铃薯浸汁、葡萄糖-天门冬酰胺、酵母膏-麦芽膏(ISP2)、燕麦(ISP3)、无机盐淀粉(ISP4)和甘油-天门冬酰胺(ISP5)琼脂上均产生可溶性色素,而在营养琼脂上不产生可溶性色素。生长温度范围为7~40℃,最适生长温度28℃;生长pH范围为5.0~10.0,最适pH7.0;能在含0~3%(质量与体积比)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无NaCl的ISP2培养基生长最佳。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JSM20.1被鉴定为链霉菌属的有效发表种Streptomyces cyaneofuscatus的1个菌株。  相似文献   
196.
云南玛咖种子、块根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玛咖种子和块根两种外植体愈伤组织初导培养基和增生培养基的筛选及防褐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玛咖种子或根初导培养基最优组合分别为3/4MS+3 mg.L-16-BA+0.3 mg.L-1NAA+25 g.L-1蔗糖、MS+0.3 mg.L-16-BA+0.3mg.L-1NAA+25 g.L-1蔗糖;其种子和小穗的增生培养基最优组合分别为MS+(0.3~0.5 mg.L-1)6-BA+0.3mg.L-1NAA、MS+0.3 mg.L-16-BA+0.3 mg.L-1NAA;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对褐变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该研究为玛咖的良种选育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7.
以发根农杆菌A4、LBA9402、R1000为实验菌株,从胡萝卜中成功诱导出可在无激素条件下快速生长的毛状根,通过PCR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该毛状根在MSR培养基上生长迅速,1个月左右即可长满整个平板,并经多次继代后仍保持其特性.研究了菌株类型、培养基、菌液量、菌液浓度和共培养天数对胡萝卜毛状根转化频率的影响,筛选出的较优胡萝卜发根条件为:使用A4发根农杆菌菌株,共培养培养基为添加50 mg/L Vitamin C(Vc)的水琼脂,加菌量20 μL,侵染液OD600值0.6,共培养天数2 d.胡萝卜毛状根诱导体系的建立和条件优化为其他植物毛状根的诱导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的次生代谢及建立菌根共生体系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8.
贵州苏铁根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 K.M.Lan et R.F.Zou)的根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不同,贵州苏铁的根可分为正常根、珊瑚状根和肉质根三种类型。(2)正常根与肉质根的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表皮内方第1~2层皮层薄壁细胞,珊瑚状根的木栓形成层则起源于外方皮层的第2~3层细胞,而非中柱鞘。(3)首次发现肉质根一种新的增粗方式,是由周皮内方的皮层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持续或周期性产生新的皮层薄壁细胞,引起根的增粗。  相似文献   
199.
1教学建议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该实验一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以往的实验在设计思路上只是对方案进行设计或只停留于书面材料上,并不十分要求学生在野外做实地考察,有关知识的应用也只是服务于书面练习。其实让学生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制定,即  相似文献   
200.
本文比较研究了棉田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种群的调查方法.全株调查法中,目测法调查到的绿盲蝽种群密度最高,显著高于扫网法和盆拍法.局部调查法发现,蕾上的绿盲蝽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花上;蕾上种群数量与整株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y=1.18x+3.69).间接调查法表明:在苗期和蕾期,叶片受害等级和绿盲蝽种群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苗期:y=25.28x+8.20;蕾期:y=43.99x+27.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