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理论内涵、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理论内涵、修复方法的优化组合及其应用案例.将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目标拓展为:目标污染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土壤生态毒理性降低到可接受程度、部分恢复或全部恢复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归纳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5个特点、5个原则.初步提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方法优化组合的原则.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方法优化组合表现出以...  相似文献   
122.
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固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Hao HZ  Chen TB  Jin MG  Lei M  Liu CW  Zu WP  Huang LM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816-824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一直是国际上的难点和热点研究课题.目前常用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挖掘、稳定/固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S/S)、化学淋洗、气提、热处理、生物修复等.本文在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英国环境署的S/S技术规范、国内外发明专利基础上,对S/S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论述.固定化技术通过把污染物囊封入惰性基材中,或在污染物外面加上低渗透性的材料,来减少污染物暴露的淋滤面积以达到限制污染物迁移的目的.稳定化技术是从改变污染物的有效性出发,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或毒性更小的形式.S/S技术包括:水泥固化、石灰火山灰固化、塑性材料包容固化、玻璃化技术、药剂稳定化.在稳定化技术中,加入药剂的目的是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pH控制技术、氧化还原电势技术、沉淀技术、吸附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本文还论述了S/S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并指出需加强S/S技术中的分子键合技术、土聚合物以及我国的S/S技术导则制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3.
自1953年发现生物遗传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提出生物遗传基因的分子机理以来,DNA检测技术就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DNA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农业、轻工业、医药、法医、考古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4.
利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并被视为将最终替代传统的物理、化学等处理方式的一种方法.但由于一些微生物存在安全性、繁殖速度慢等问题而造成了处理效果不佳.因此,以安全性高、繁殖速度快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为研究载体,寻找最适Bt的镍污染处理方法对于提高...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DM9811培养基滤液中核酸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及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提乳酸杆菌DM9811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进行琼脂糖电泳分析;MTT法体外观察其对于结肠癌HT-29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动物实验观察不同组别小鼠生存期、瘤重体重比、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指标。结果乳酸杆菌DM9811滤液中核酸组分为RNA;在细胞浓度为1×106时,每孔加入RNA 100μg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系的生长;预防组荷瘤鼠除CD8+T细胞比例之外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K细胞杀伤活性(58.97±3.62)、CD4+T细胞比例(27.77±5.40)和生存期(15.1±4.48)均高于阴性对照组(43.87±3.92)、(19.68±3.00)、(10.2±3.08),瘤重体重比(0.029±0.017)低于阴性对照组(0.066±0.024);治疗组生存期(11.8±3.12)与阴性对照组(10.2±3.0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期长于阴性对照组。结论乳酸杆菌DM9811培养基滤液中存在核酸组分,为100200 bp的RNA片段。100μg/mL乳酸杆菌DM9811培养基滤液中RNA组分对结肠癌HT-29细胞系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RNA组分可以上调荷瘤鼠的细胞免疫水平,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6.
目的通过对乳杆菌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组分的分析,阐明乳杆菌DM9811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的性质。方法应用核酸的分离、纯化及电泳分析技术。结果乳杆菌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组分为RNA,其片段大小为100 bp左右。乳杆菌对数生长期培养基滤液中核酸组分为RNA,为对数期产生且呈时间依赖关系。结论核酸组分不仅仅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还可能作为有效的信息分子。  相似文献   
127.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基因污染事件的发生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之间的和谐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以美、日、欧为代表,世界各国对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共存问题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借鉴美、日、欧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共存法律制度,以期为我国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作物共存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采用土壤栽培方法,研究了在Cu添加量为0(CK)、200、400、600、800和1 000μg·g-1的土壤中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 es Horn.)和花菖蒲(I.ensata Thunb.var.hortensis Makino et Nemoto)叶和根的数量、长度及生物量(干质量)6个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对叶和根中的Cu含量和积累量、全株的Cu积累量、Cu的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壤中Cu添加量的提高,溪荪的根数逐渐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而溪荪的其余5个生长指标和花菖蒲的6个生长指标均总体呈现出在Cu添加量较低的条件下逐渐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在Cu添加量较高的条件下逐渐减小且显著小于对照的变化趋势;其中在Cu添加量1 000μg·g-1的土壤中2种植物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而添加400和600μg·g-1Cu则分别对2种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土壤中Cu添加量的增加,溪荪和花菖蒲叶及根中的Cu含量均逐渐提高;溪荪对Cu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以及花菖蒲对Cu的富集系数均显著小于对照,而花菖蒲对Cu的转运系数则呈现在Cu添加量较低的条件下高于对照、Cu添加量较高的条件下低于对照并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添加了Cu的土壤中,溪荪叶、根和全株对Cu的积累量均低于花菖蒲,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2种植物根的Cu含量及积累量均大于叶片,表明溪荪和花菖蒲均具有一定的Cu积累能力,且主要积累在根中,花菖蒲对Cu的积累能力优于溪荪.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溪荪和花菖蒲不是Cu超积累植物,但对Cu胁迫均具有一定的耐性,且花菖蒲的耐性略强于溪荪;溪荪和花菖蒲分别适宜栽植于Cu含量400和600μg·g-1以下的土壤中,可用于轻度和中度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环境美化.  相似文献   
129.
介绍了一种成本低、步骤少、简单易行的质粒纯化制检工艺。该工艺选择优势产生超螺旋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以无蛋白质培养基进行发酵罐培养,采用碱裂解法,对质粒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层析吸附材料、核酸结合溶液、去除内毒素等杂质的方法和浓缩等步骤进行了实用性改进,并建立了相应的检定方法,所得质粒的纯度达到临床级要求。  相似文献   
130.
自1868年瑞士科学家米歇尔第一次在人体细胞里发现了核酸以来,百余年间,有关核酸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