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中华鳖虹彩病毒(STIV)是甲鱼重要的病毒性病原之一,建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中华鳖虹彩病毒超分支滚环扩增体系(HRCA),对STIV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方法]根据中华鳖虹彩病毒(STIV)独有的基因序列和锁式探针公共连接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的锁式探针及其扩增引物,对HRCA的系列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该方法对感染STIV显症和未显症的甲鱼组织进行检测.[结果]10 nmol/L探针经T4 DNA连接酶作用20 min环化,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扩增20 min即可获得很好的检测效果.特异性试验表明,在多种待检病毒样中,HRCA能特异地检测出STIV,同时HRCA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检测出的最低模板量为101拷贝,而常规PCR的检测下限为103拷贝,对显症和尚未显症的感染早期甲鱼组织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建立的中华鳖虹彩病毒HRCA检测体系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能从组织样品中准确地检测出STIV,可以用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62.
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yhedrosis virus,BmNPV)侵染家蚕Bombyx mori引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血液型脓病)在养蚕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对蚕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建立了快捷有效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用于快速检测BmNPV,为蚕业生产提供了一个有效检测BmNPV和进行早期诊断的技术。该方法是针对BmNPV的pe38基因的6个区段设计的6条引物用于扩增检测,整个反应在恒温条件63℃下进行25 min,扩增产物用电泳法和可视法检测(用SYBR Green I染色)。结果显示,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能检测的范围为21个拷贝。另外,用4.86×108OBs/mL感染4龄起蚕,提取血淋巴DNA为模板,PCR在感染36 h后检出病毒DNA,LAMP法能检测感染12h后的样品。  相似文献   
963.
链霉菌是革兰氏阳性放线菌,能产生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天然代谢产物.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链霉菌家族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分子水平对其基因组进行改造的手段也越来越多.通过对链霉菌基因组合理、高效的精简,将提高链霉菌代谢产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底物原料的消耗量.无痕敲除就是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在链霉菌中广泛使用的分子操作方法并重点对链霉菌无痕敲除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64.
茉莉酸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次生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转录抑制因子JAZ(Jasmonate ZIM-domain)蛋白则是茉莉酸信号从SCF^coi1受体复合物向下游茉莉酸应答基因转导的纽带。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从多谱系的角度对植物JAZ蛋白家族进行分子进化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单、双子叶植物6个不同谱系的15种代表植物基因组中,鉴定了82个JAZ同源基因,其中在低等藻类植物基因组中没有鉴定到JAZ同源基因,提示JAZ家族基因可能起源于陆生植物。(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在植物基因组中JAZ蛋白家族可分为10个保守的亚家族,而谱系特异扩增尤其是串联重复和区段重复可能是陆生植物JAZ家族基因扩增与进化的主要机制,并导致多个谱系特异的JAZ亚家族产生。(3)基因结构分析表明,JAZ家族基因含有0一7个数目不等、62—4222bp长度不等的内含子,提示在植物基因组进化过程中,JAZ家族基因可能发生内含-丢失或内含子插入缺失,进而导致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结构的多样性。该研究结果将为植物JAZ蛋白家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5.
抗凝剂EDTA-Na2对家禽血液指标及基因组D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抗凝剂EDTA-Na2对家禽血液指标及基因组DNA抽提的影响。方法:采集鸡血,分别加入0.6(A组)、0.9(B组)、1.2(C组)、1.5(D组)、1.8(E组)和2.1(F组)mg/mL的EDTA-Na2,立即检测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LYM)、中间细胞(MID)、粒细胞(GRAN)、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GB)、血红蛋白含量(MCH)和血小板总数(PLT),用SPSS软件分析检测数据;用酚-氯仿法提取添加不同量抗凝剂的血液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基因组DNA和PCR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A组样品出现肉眼可见的凝块,B组有2/7样品有凝集现象,C、D、E和F组均无凝集现象。A组凝集现象严重无法进行血液指标测定,其余5组样品中,对于RBC和HGB指标,C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D、E、F组差异极显著(P〈0.01);对于PLT,C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D、E、F组差异显著(P〈0.05);WBC无显著变化。除A组外,各组均能获得质量较好的基因组DNA,并能扩增出目的条带。结论:除A组外,不同浓度的EDTA-Na2对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扩增无影响。以EDTA-Na2作为禽血抗凝剂时,建议用量应不低于1.2mg/mL。  相似文献   
966.
转基因白桦不同月份叶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转坛£抗虫基因白桦的不同月份叶片为实验材料,揭示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植物叶片发育及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NA-MSAP方法检测叶片基因组DNACCGG位点甲基化状态,利用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其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转基因白桦叶片基因组DNA同年5~9月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21.95%、29.62%、25.41%、41.39%和47.24%,除7月份稍有波动外,整体呈现随着叶片的成熟和衰老渐升高趋势;全部扩增位点中,半、全甲基化位点比例分别为17.99%和15.19%,在各月份叶片中变化较大,其中半甲基化位点比例分别为10.37%、19.14%、14.92%、17.2%和28.83%,全甲基化位点比例依次为11.58%、10.49%、10.50%、24.11%和18.40%。同一无性系外源基因在当年5~7月表达量最高,8~9月呈下降趋势,与基因组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趋势。结论:转基因白桦叶片的成熟和衰老及外源基因表达量降低均可能与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967.
卜兴江  聂刘旺 《生物学杂志》2013,30(1):27-30,38
微卫星是一种优秀的分子标记,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但微卫星标记的开发成本较高,因而,利用近缘种已开发的微卫星标记已成趋势。利用本实验室已开发的21个中华鳖微卫星对鼋、斑鳖、山瑞鳖、刺鳖、佛罗里达鳖、两爪鳖、黄喉拟水龟和乌龟等8个物种进行跨物种检验。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位点(CST21、CST42、CST50和CST52)的引物能在所有8只个体中稳定扩增;而CST16在所有个体中都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跨物种扩增山瑞鳖结果最好,21个位点中有20个位点能稳定扩增;而乌龟扩增效果最差,只有6个位点能被扩增出目的产物。总之,中华鳖的21个微卫星位点多数可以在鳖科内各属间进行跨物种扩增,部分可以在跨科物种间扩增。  相似文献   
968.
红豆杉属植物三种不同总DNA提取方法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高连明 《广西植物》2011,31(2):244-249
红豆杉属植物均为濒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以红豆杉属植物叶片为材料,利用三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提取总DNA,用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所得总DNA的得率和纯度,用PCR扩增的方法检测所得总DNA的质量,并对三种不同提取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得率均较高,可直接用...  相似文献   
969.
蕙兰根部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蕙兰(Cymbidium faberi)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于不同季节从蕙兰根部分离出内生细菌207株,采用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分析(ARDRA)研究了蕙兰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组成的季节动态变化。将内生细菌纯培养物扩增近全长的16SrDNA,并用ARDRA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型,根据酶切图谱的差异,将其分成25个ARDRA型,并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出来的内生细菌分为9个属,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氏属(Burkholderia)、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假单胞属(Pseudomona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Lysinibacillus、Cohnella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其中优势种群为Bacillus,次优势种群为Paenibacillus和Burkholderia。秋季分离出的内生细菌种类最多,夏季分离出的种类最少。在不同季节蕙兰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P〈O.001),但在不同季节里蕙兰根部内生细菌优势种群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70.
建立了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检测方法,即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应用于HPV6和HPV16亚型的检测。该技术设计分别对应于HPV6和16的E6和E7基因序列中6个区段的4条特异引物,在等温条件下(63℃)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h,在扩增前加入HNB染料(羟基萘酚蓝)作为反应指示剂,以HNB染料颜色的变化做为结果判定的标准,并经LA-320实时浊度仪和琼脂糖电泳证实。文中利用这种技术对13份已知的单重感染13种HPV不同亚型的临床样本进行了特异性分析,同时对2个含目的片段的克隆质粒的系列稀释物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LAMP方法特异性高,颜色法判断的灵敏度均为1000个拷贝DNA分子水平,比Real-time PCR低10~20倍,对62份宫颈刮片临床标本的HPV6和HPV16检出率和HPV分型试剂盒一致。因此,基于颜色判定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有望应用于人乳头瘤病毒HPV6和HPV16感染的快速筛选,具有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