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1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8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的乙烯生成与育性转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82.
包囊游仆虫休眠包囊中,各类纤毛器的纤毛基体上方的大部分纤毛杆退化,或仅保留毛基体,有时部分额腹棘毛的毛基体也瓦解消失。残留纤毛的纤毛杆周围微管和中央微管仍具有“9 2”结构特征,也有少数纤毛杆出现2套“9 2”微管共处于一层纤毛膜内的现象。毛基体中周围三联体微管的中央形成微管形结构聚合体,基体附属结构仅存在基体间连接及纤毛器托架的残余物;非纤毛区皮层表膜下未见微管层。纤毛区皮层含纤毛器腔周围微管层(相当于表膜下微管层)、纤毛器深部及附近的微管束和分散的微管群。并且,纤毛区皮层囊泡内含有呈不同形态的纤毛杆结构;大核核孔明显变大,核孔数目减少,核孔内膜附着染色质。  相似文献   
83.
石晓宏  杭长寿 《病毒学报》1995,11(2):124-130
应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成功地表达了汉滩病毒76-118株(HTNV)核壳蛋白,将HTNVS基因插入杆状病毒转染质粒pAcYMIB的多角体基因启动子下游附近,与经Bsu361酶切线性化的杆状病毒(AcVEPA)DNA共同转染S19细胞,经空斑筛选获得了高效表达NP的重组杆状病毒(AcVHanS)。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表达产物与HTNV毒粒NP分子量均为50KD左右,紫外扫  相似文献   
84.
The nuclear matrix of diplomonad Giardia lamblia was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DGD embedmentsectioning-embedment free electron microscopy after a series of specific extractions.The result showed that archaezoa Giardia Lamblia already possessed nuclear matrix within its two nuclei.The finest fibrils of the nuclear matrix of Giardia lamblia were measured to be about 11 to 13 nm in thickness.However,the nuclear lamina and nucleolus have never been observed.These results seem to suggest that nuclear matrix is an indispensable intranuclear structural component even in the primitive nucleus.  相似文献   
85.
羊奶果根瘤的侵入线总是在几个相邻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出现。在根瘤发生部位未根毛的变形。侵入线似一囊状物,其内含物有丝状物和基质,侵和主线的壁部分或全部加厚,并与周围的寄主细胞壁相连。侵入线呈多种形态,在被侵染细胞中,细胞核膨大,并分叉变成指状核。  相似文献   
86.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调查了生长抑素(SOM)免疫反应神经元在人胎丘脑网状核内的分布。流产的胚胎3例,胎龄分别为18周,23周,32周。意外死亡足月新生儿1例、在18周胚胎的丘脑网状核内可见少数染色较浅的SOM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呈圆形。从18周到32周,SOM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突起更丰富。在足月新生儿,SOM阳性细胞数较32周有所减少。结果表明,SOM阳性神经元存在于人胎丘脑网状核内,并且有一定的发育过程。出现于人脑发育的早期阶段,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将HeLa细胞中期染色体(簇)、非液爪蟾卵提取物和ATP再生体系混合温育,能够促使细胞核自发重建。在此非细胞体系中重建的细胞核处于一般细胞核大小范围,具有典型的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染色质、核纤层、核骨架等结构;核重建具有一个明显的过程;发现环形片层通过与核膜融合方式参与核膜和核孔复合体组装。  相似文献   
89.
家鸽、黄雀和黄喉鹀耳蜗核的定位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和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耳蜗内注射 HRP作顺行追踪表明,耳蜗纤维组成第八脑神经的听支( N Ⅷ)后,分别投射至延髓的角状核(NA)和巨细胞核(NM),由 NA及 NM两个亚核组成耳蜗核(nucleus cochlea),它是听觉的上行通路中的第一级中继站,延髓层状核并不接受耳蜗纤维的直接投射。家鸽与黄雀、黄喉鹀之间的NA、NM及NⅧ在形态和分布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0.
能组织成超级结构的各种序列组块,因其具有特定一级序列、或者具有某种卷曲的螺旋构象和某种非β螺旋结构,可以作为有特异功能的结构域、被特异的结合蛋白质识别和结合,因而可称为密码结构域,密码结构域作为特异的分子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遗传指令,参与细胞周期的各种事件乃至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基因有区别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