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理论基础的发展,有助于最佳分离条件的选择。采用乙内酞苯硫脲氨基酸(PTH一氨基酸)做模拟系统,选择好梯度洗脱条件,在20分钟内,可以测定19种普通的PTH一氨基酸。虽然,要求平均溶剂强度和理论  相似文献   
32.
香豆素的^1H—NMR检测及其在阿魏亚族化学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HNMR法检测中国阿魏亚族(FerulineaeDrude)8属27种3变种根部乙醚提取物的香豆素成分类型,其中主要为线型二氢呋喃型香豆素(Ⅰ)和角型二氢吡喃型香豆素(Ⅳ),线型二氢吡喃型香豆素(Ⅲ)和角型二氢呋喃型香豆素(Ⅱ)较少。据此,将8属分成4类:(1)阿魏属(FerulaL.)、球根阿魏属(SchumanniaKuntze)、簇花芹属(SoranthusLedeb.)和伊犁芹属(TalasiaKorov.)未测出(不含)香豆素;(2)弓翅芹属(ArcuatopterusShehetShan)和川明参属(ChuanminshenShehetShan)含Ⅰ类;(3)胀果芹属(PhlojodicarpusTurcz.exBes.)含Ⅳ类;(4)前胡属(PeucedanumL.)含Ⅰ类和Ⅳ类。上述结果支持将球根阿魏、簇花芹和伊犁芹3个属并入阿魏属,另3个寡种属与前胡属关系最密切。所分析的前胡属17种2变种可分成5组,其中不含香豆素的剌尖前胡和含Ⅲ类香豆素的紫花前胡及其变种最特殊,支持将它们分出前胡属的处理。  相似文献   
33.
描述了从虎纹捕鸟蛛毒液分离的凝集素SHL-I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峰的完全归属。通过分析二维DQF-COSY,COSY,TOCSY和NOESY谱,鉴别出全部32个氨基酸残基自旋体系。然后由COSY,NOESY谱指纹区的dαN连系推测出序列专一归属,并得到了TOCSY和NOESY谱中dαN,dNN的验证。从而明确分辨了除Cys2外所有主链质子和大于96%的侧链质子。这一结果为最终确定SHL-I的溶液构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2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以及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以表彰他们创造性地应用物理化学分析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结构分析测定的研究。其中芬恩和田中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方法”和“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法” ,维特里希则是开创了“利用核磁共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海南捕鸟蛛毒素-I(HNTX-I)是从海南捕鸟蛛(Ornithoctonus hainana)的粗毒中纯化的一种新型神经毒素。应用二维1H-NMR.技术研究HNTX-I的溶液结构特点,通过分析水和重水中的DOF-COSY、TOCSY和NOESY谱,识别出HNTX-I全部33个氨基酸残基自旋体系;通过NOESY谱中的dαN、dβN、dNN和Dαδ联系完成了序列专一的谱峰归属,从而确认了HNTX-I所有的主链质子和大于96%的侧链质子的化学位移。并通过分析3JNH-CaH耦合常数、序列间的NOE联系以及慢氢交换质子等,确定HNTX-I的二级结构主要是由三股反平行的β-折迭组成(Lys7-Cys9,Tyr20-Asn23和Trp28-Val31),这些结构特点与已经探明结构的其它蜘蛛毒素的基本相同。这些结果为完全解析HNTX-I的溶液三维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通过多维异核核磁共振方法,结合运用荧光和圆二色等光谱方法,比较研究了V8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含149个氨基酸残基),酶蛋白1-140片段(SNase140)以及在TMP(thymidine 5′-monophosphate)和Ca^2 存在下的SNase140的溶液构象状态。探讨了酶蛋白C末端去9肽后对酶蛋白构象和活力的影响。研究指出,远离酶蛋白活性部位残基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将通过酶蛋白两个亚结构域之间所形成的氢键,影响酶蛋白活性部位的空间构象,从而影响酶蛋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7.
空间独立成分分析实现fMRI信号的盲分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独立成分分析(ICA)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简要介绍了空间独立成分分析(SICA)的模型和方法,将fMRI信号分析看作是一种盲源分离问题,用快速算法实现fMRI信号的盲源分离。对fMRI信号的研究大多是在假定已知事件相关时间过程曲线的情况下,利用相关性分析得到脑的激活区域。在不清楚有哪几种因素对fMRI信号有贡献、也不清楚其时间过程曲线的情况下,用SICA可以对fMRI信号进行盲源分离,提取不同独立成分得到任务相关成分、头动成分、瞬时任务相关成分、噪声干扰、以及其它产生fMRI信号的多种源信号。  相似文献   
38.
通过多种色谱手段,从冬凌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运用多种波谱技术(1D、2D—NMR和MS),该新化合物鉴定为2-氨基-3-苯丙基2-苯甲酰氨基-3-利胆醇酯(苯丙醇酯)。  相似文献   
39.
韩珊  朱天辉 《菌物学报》2009,28(4):535-540
寄生隐丛赤壳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经液体培养,石油醚萃取其发酵液获得对板栗带叶嫩枝具有致萎活性的粗提物,以氯仿:石油醚:甲醇(6:2:2)作洗脱剂,粗提物经硅胶色谱分离,共得到3组纯组份,其中第1组份(Cp-I)对板栗幼苗致萎活性较高.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表明Cp-I分子量为278,化学式为C<,16>H<,22>O<,4>.  相似文献   
40.
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国块菌(云南黑松露)及其共生云南松的小分子活性代谢产物.运用核磁共振(1H-NMR)和气相质谱(GC-MS)两种技术,分析新鲜中国块菌成熟子实体及松根的代谢成分;将1H-NMR及GC-MS数据导入SMI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代谢物.在块菌子实体及松根中分别共检测到了苏氨酸、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