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71.
为了研究中药毛冬青皂甙llexoside O糖链的降解,采取沉淀法和柱色谱法分离纯化llexoside O,综合应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首次对其糖链部分的1H和13C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了分析和全归属.采用碱降解法得到次级皂甙,用红外光谱法对降解前后皂甙中主要官能团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降解前的皂甙在1733 cm-1有较强吸收,降解后该吸收峰消失.并显示在1694 cm-1处有很强的振动吸收信号,次级皂甙的红外吸收与毛冬青皂甙llexoside J相吻合,初步推断二者为同一化合物.植物成分分离实验表明广西毛冬青中Ilexoside J含量较少而Ilexoside O丰富,而文献表明Ilexoside J具有较好的抗血栓药理活性,因此上述研究为富集毛冬青中Ilexoside J进而使之研发成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2.
鉴定天然产物结构的利器——DEPT和各种2D NMR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DEPT技术和新近各种常用的二维核磁共振谱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一些注意点  相似文献   
173.
在磁场中 ,自旋的原子核会吸收频率与其自旋频率相同的电磁波 ,使自身能量增加 ,发生能级跃迁 ,当原子核迁移回原能级时 ,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称为核磁共振 (NMR)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这一原理 ,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 ,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 ,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 ,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 ,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 .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 ,大大加快了磁共振成像的速度 ,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 ,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4.
Insul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ormonal regulators of metabolism. Since the diabetes patients increase dramatically,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insulin had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last decade the development of NMR technique allowed us to determine the solution structures of insulin and its variety mutants in various conditions, so that the knowledge of folding, binding and stability of insulin in solution have been largely increased. The solution structure of insulin monomers is essentially identical to those of insulin monomers within the dimer and bexamer 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studies of insulin mutants at the putative residues for receptor binding explored the possible conformational change and fitting between insulin and its receptor. The systematical studies of disulfide paring coupled insulin folding intermediates revealed that in spite of the conformational variety of the intermediates, one structural feature is always remained: a “native-like B chain 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B9-B19 helix with adjoining B23-B26 segment folded back against the central segment of B chain, an internal cystine A20-B19 disulfide bridge and a short a-helix at C-terminal of A chain linked. The “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might be the “folding nucleus“ in insulin folding mechanism. Cystine A20-B19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among three disulfides to stabilize the nascent polypeptide in early stage of the folding. The NMR structure of C. elegans insulin-like peptide resembles that of human insulin and the peptide interacts with human insulin receptor. Other members of insulin superfamily adopt the “insulin fold“ mostly.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insulin-insulin receptor complex, that of C elegans and other invertebrate insulin-like peptide, insulin fibril study and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PDI) assistant proinsulin folding study will be new topics in future to get insight into folding, binding, stability, evolution and fibrillation of insulin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75.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植物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细胞凋亡的研究中,通常以检测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形态改变或生物化学特性变化为指标进行分析。已有的实验表明: 动物细胞在凋亡过程中, 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发生了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改变,如膜电位的改变、磷脂酰丝氨酸由细胞膜内侧向外翻转、细胞膜微粘度的改变等,这些变化会导致细胞中亚甲基信号强度的增加。我们利用质子核磁共振光谱分析(1H-NMR)方法, 首次发现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导的烟草(Nicotiana tabacumL. cv. BY-2)和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细胞在凋亡过程中伴随有亚甲基信号强度的明显增加。在用烟酰胺处理的烟草细胞中, 亚甲基信号强度的增加与DNA Ladder 几乎同时出现,随诱导时间的延长, 亚甲基信号强度也逐渐增大,在24 h亚甲基信号强度增加约2倍。而这种特征在坏死的细胞中并不存在。说明亚甲基信号强度的增加是动、植物细胞凋亡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征,1H-NMR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分析植物细胞凋亡的手段,同时由于它所具有的非侵害性的特点,可能在揭示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6.
简要介绍了植物环蛋白的定义、结构特点、研究历史、分布、提取分离方法、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生物活性与生物功能.并主要以从紫花蔓地丁(Viola labridorica)中分离得到的六个环蛋白之一,cycloviolacin 02为例介绍通过还原酶解-质谱与二维核磁共振谱结合鉴定环蛋白结构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7.
红树林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近年来不少区域又受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的影响, 土壤碳库组成发生显著变化, 然而鲜有从有机碳官能团特征角度出发的关于两群落的研究。为了解在红树林群落与互花米草群落下土壤碳库及其有机碳官能团的特征差异, 在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内由内陆到海岸方向选取3条样带, 每条样带依次选取3个样地: 红树林群落(MC)、秋茄(Kandelia obovata)-互花米草过渡带(TC)和互花米草群落(SC), 每个样地选取3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采样点, 分5层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 分析土壤中的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特征, 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表层0-15 cm与深层75-100 cm土壤总有机碳官能团特征, 以空间换时间法研究入侵前后土壤碳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从MC群落到SC群落, 土壤有机碳库显著减小, 各样地总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含量表现为MC > TC > SC, 并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DOC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2)各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以烷基碳与烷氧碳为主, 其次是芳香碳与羰基碳, N-烷氧碳与酚基碳含量最少, 其中表层0-15 cm土壤从红树林群落到互花米草群落, 烷基碳与烷氧碳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但不显著, 芳香碳与酚基碳含量显著减少, 其余有机碳组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深层75-100 cm随着植被类型的改变, 土壤有机碳组成结构均无显著差异。(3)在0-15 cm土层, 烷基碳/烷氧碳含量表现为: SC > MC > TC; 芳香度表现为SC最小, MC与TC无显著差异; 疏水碳/亲水碳无显著差异; 脂族碳/芳香碳表现为SC显著大于其他两种植被类型, MC与TC无显著差异。在75-100 cm土层, 各比值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 红树林群落碳储量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 受植被的影响, 互花米草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分解程度显著高于红树林群落, 而红树林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要比互花米草群落更复杂, 以维持其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因此,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可能会加快有机碳的分解, 最终稳定在相对简单的分子结构, 降低土壤碳储量。  相似文献   
178.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华梅  何德 《生物磁学》2005,5(4):58-61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不破坏样品的无损伤分析技术,是分子结构分析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已扩展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多维NMR以及在结构鉴定、构象分析、医学临床检测、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本文还就№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9.
景洪哥纳香中一个新的抗癌活性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洪哥纳香中一个新的抗癌活性成分李朝明1穆青1孙汉董1胥彬2唐卫东2郑惠兰3陶国达3(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昆明650204))(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腊66630...  相似文献   
180.
HL-60细胞是目前研究诱导分化药物的常用细胞株,应用核磁共振~(31)P谱,观察HL-60细胞经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和新维甲类化合物SLM9123作用前后的代谢改变,发现分化后的细胞对ATP能量的需求明显增高,膜磷脂的合成前体──磷酸单酯也有明显增加,另外还发现分化后的细胞内pH值有从偏碱性转为偏酸性的趋势,文中对这些改变的可能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