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8篇 |
免费 | 251篇 |
国内免费 | 1323篇 |
专业分类
55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92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218篇 |
2010年 | 180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57篇 |
2007年 | 187篇 |
2006年 | 197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235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241篇 |
2001年 | 230篇 |
2000年 | 200篇 |
1999年 | 158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21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07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92.
大豆油份含量QTL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大豆杂交组合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 以该群体所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 以2004和2005年油份含量为指标, 利用软件Cartgrapher(V. 2.0)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两年资料对油份含量QTL的定位结果基本一致。两年资料所检测到的QTL均位于wt-11连锁群的satt331附近, 分别可以解释13.95%和15.01%遗传变异。此外, 利用软件QTL Mapper 1.6, 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直接对两年的油份含量进行QTL联合分析, 结果表明, 控制油份的QTL也位于wt-11连锁群的satt331附近。 相似文献
94.
采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中脑和脑桥内心房利钠肽(ANP)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阳性神经元除存在于其他作者报导过的导水管周围灰质、Edinger-Westphal核、中缝核、脚间核和蓝斑核外,还存在于属于锥体外系的红核、黑质和脑桥核内,因此,推测脑内的ANP可能在锥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中起着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这为脑内ANP可能具有与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无关的其它作用提供了部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95.
烟青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围食膜的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昆虫的围食膜是衬在昆虫中肠内一种网状的结构,它可充作虫体抵御外来病原侵染的一道屏障。关于鳞翅目昆虫幼虫感染了昆虫病毒后围食膜的病变问题,国内外鲜有报道。尤锡镇和康慧娟(1985)曾以实验证明家蚕围食膜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有灭活作用,而且认为核型多角体病毒不能侵染和破坏围食膜。Derksen和Granados(1988)则证明染病幼虫的围食膜因不同杆状病毒(包括两种核型多角体病 相似文献
96.
下丘脑室旁核加压素能神经元参与电针刺激对实验性内脏痛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内脏痛的实验模型,探讨室旁核中的加压素在针刺抑制内脏痛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大鼠在在射酒石酸锑钾(0.1%,10ml/kg,i.p.)后,出现可定量的扭体反应,能作为观察内脏痛的客观指标。(2)电针对内脏痛有抑制效应,即具有镇痛作用。(3)电刺激室旁核,能加强电针对内脏痛的抑制效应,损毁室旁核,则此抑制效应基本消失。(4)脑室注射加压素抗血清(14μl)或加压素拮抗剂[d(CH_2)_5Tyr(Me)-AVP,500ng/5μl]都能明显减弱电针的抑制效应。(5)腹腔注射加压素拮抗剂(10μg/kg),不能翻转电针的抑制效应。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下丘脑室旁核的加压素能神经元参与了电针刺激对实验性内脏痛的抑制。 相似文献
97.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与倒置显微镜在细胞层次上观察了人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s)与同种异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共培养的过程,并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了共培养前后人外周单个核细胞的形貌和生物物理性质。结果发现:共培养后贴壁人外周单个核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表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颗粒状聚合物。利用AFM高空间分辨的力位移曲线测量系统,发现共培养72h后培养上清中人外周单个核细胞、贴壁的人外周单个核细胞的粘滞力分别是单纯培养72h的人外周单个核细胞的2倍、5倍,而细胞的硬度分别是单纯培养人外周单个核细胞的1.5倍、2倍。CCK-8检测提示,共培养过程中,干细胞的生长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生长出现了竞争作用。通过AFM探测人外周单个核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的可视化数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间充质干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用于肿瘤可视化光治疗的多功能Mn3O4@CuS核壳型纳米粒,在磁共振成像的引导下,使用近红外光定点辐照,实现局部光热消融治疗。方法:(1)采用高温热解法制备油胺稳定的Mn3O4纳米粒,在其表面构建CuS壳层,并进行聚乙二醇修饰,得到分散于水相中的Mn3O4@CuS核壳型纳米粒。(2)通过透射电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该纳米粒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并研究其体外磁共振成像、光热升温等性能。结果:制备的水相分散的Mn3O4@CuS纳米粒,粒径均一且分散性较好,形态为近圆形,粒径为9.30±2.29 nm;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图表明Mn3O4@CuS纳米粒在近红外区有较强吸收,最大吸收峰位于1100~1200 nm范围;磁共振成像分析结果可计算出Mn3O4@CuS纳米粒的纵向弛豫率r1为1.662 mM-1s-1,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磁共振增强造影效果;光热升温曲线显示Mn3O4@CuS纳米粒可在785 nm近红外激光下升温至73.5 ℃,具备较好的光热治疗潜力。结论:本文成功制备出水相分散的Mn3O4@CuS核壳型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磁共振造影成像性能和光热升温效应,有望应用于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肿瘤可视化光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LTPNPA)治疗高原地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9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原地区DL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LTPNPA术式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对比两组疗效、临床指标(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椎间隙高度R值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不同时期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是98.31%,高于对照组的88.14%(P0.05)。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偏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椎间隙高度R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高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高于治疗后3个月,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偏高(P0.05)。结论:对高原地区DLBP患者应用LTPNPA术式治疗,具有明显疗效,还可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上可考虑在高原地区推广LTPNPA术式,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00.
猪重要胴体性状的遗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影响猪重要胴体性状主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我们以大白猪和梅山猪为父母本建立了F2资源家系。随机选留81头F2代个体,经屠宰获得猪胴体性状数据。结合家系个体的48个微卫星标记基因型,用线性模型最小二乘法对各胴体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区间定位。定位结果表明位于猪染色体(SSC)4号的瘦肉率和瘦肉量QTL达到基因组极显著水平;SSC1、2和4上眼肌面积QTL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位于SSC1和4上的眼肌高度QTL与眼肌面积QTL在同一染色体区域;而眼肌宽度QTL位于SSC6;位于SSC7同一标记区间的皮重、皮率、骨重和骨率QTL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均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SSC6和7的体长QTL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
Abstract: To detec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for body composition traits in pigs, a resource family with three-generation was developed by using Large White grand sires and Meishan grand dams. A total of 81 F2 progenies were phenotyped for body composition. All animals were genotyped for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strongest linkages at genome-wise level of lean meat percentage and total meat content were detected on SSC1 and 4. QTLs for loin eye area were located on SSC1, 2 and 4, QTLs for loin eye height on SSC 1 and 4, and QTLs for loin eye width on SSC 6. The best positions estimated for QTLs of skin percentage and of skin weight were in the same marker interval. Two QTLs significant at genome-wise level or highly significant at chromosome-wide level for carcass length were located on SSC6 and 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