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70篇 |
免费 | 1036篇 |
国内免费 | 774篇 |
专业分类
56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0篇 |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92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218篇 |
2010年 | 180篇 |
2009年 | 216篇 |
2008年 | 262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204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239篇 |
2003年 | 237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229篇 |
2000年 | 198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21篇 |
1994年 | 135篇 |
1993年 | 107篇 |
1992年 | 129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乏氧诱导因子结构、表达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乏氧诱导因子(HIF)是乏氧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一直是乏氧研究的焦点.HIF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α亚基包括HIF-1α、HIF-2α和HIF-3α,其中α亚基因诱导条件不同通过选择性剪接产生不同变体.β亚基包括ARNT、ARNT2和ARNT3.α与β亚基在乏氧等应激反应时形成二聚体HIF启动靶基因转录表达,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于野生型HIF-1α,对它的结构、表达调控及其调控做了相对全面而清楚的了解.后来通过多种策略及方法,陆续发现并克隆出了除HIF-1α外的HIF各亚基.研究不再局限于HIF-1α,而是扩展至HIF整个系统,如相继发现的HIF-2α和HIF-3α亚基,以及它们的变体,对HIF-1α的研究也更深入了,但是关于HIF-1α的变体、HIF-2α、HIF-3α及β亚基的表达调控及功能还不明确,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全面介绍HIF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HIF各亚基的结构、表达调控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23.
曹丽丽;额尔德木图;莲花;布仁其其格;王羚鸿;赵林昀;马春丽;包玉龙 《生命科学》2025,(3):304-312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3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 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关键的多蛋白复合体,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机制及其与急性肝损伤、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和肝细胞癌等疾病的关联,强调了NLRP3抑制剂在治疗肝脏疾病中的潜力。尽管已有多种NLRP3抑制剂在实验模型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挑战。NLRP3炎症小体的异常激活与多种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深入理解其作用机制对于开发新型防治手段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的研究应关注NLRP3的调控机制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开发,以期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4.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松果体中Clock基因转录的昼夜节律性及不同光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和比较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与松果体(pineal gland,pG)中Clock基因内源性昼夜转录变化规律以及光照对其的影响。Sprague-Dawley大鼠在持续黑暗(constant darkness,DD)和12h光照:12h黑暗交替(12hourlight:12hour-darkcycle,LD)光制下分别被饲养8周(n=36)和4周n=36)后,在一昼夜内每隔4h采集一组SCN和PG组织(n=6),提取总RNA,用竞争性定量RT-PCR测定不同昼夜时点(circadian times.CT or zeitgeber times.ZT)各样品中Clock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通过余弦法和ClockLab软件获取节律参数,并经振幅检验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转录变化。结果如下:(1)SCN中Clock基因mRNA的转录在DD光制下呈现昼低夜高节律性振荡变化(P〈0.05),PG中Clock基因的转录也显示相似的内源性节律外观,即峰值出现于主观夜晚(SCN为CTl5,PG为CT18),谷值位于主观白天(SCN为CT3,PG为CT6)(P〉0.05)。(2)LD光制下SCN中Clock基因的转录也具有昼夜节律性振荡(P〈0.05),但与其DD光制下节律外观相比,呈现反时相节律变化(P〈0.05),且其表达的振幅及峰值的mRNA水平均增加(P〈0.05),而PG中Clock基因在LD光制下转录的相应节律参数变化却恰恰相反(P〈0.05)。(3)在LD光制下,光照使PG中Clock基因转录的节律外观反时相于SCN(P〈0.05),即在SCN和PG的峰值分别出现于光照期ZT10和黑暗期ZT17,谷值分别位于黑暗期ZT22和光照期ZT5。结果表明,Clock基因的昼夜转录在SCN和PG中存在同步的内源性节律本质,而光导引在这两个中枢核团调节Clock基因昼夜节律性转录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20年来发展了多种分子标记,使作物育种学家有可能直接根据基因型而不只是表现型进行选择,在作物育种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本文简要综述了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方面的有关应用。主要内容有:(1)分子图谱构建与基因定位;(2)DNA指纹库的建立;(3)标记辅助选择;(4)F1杂种优势分析;(5)基于图谱克隆基因。 相似文献
26.
用逆行溃变(Kohnstamm,1902;Yagita,et al.,1909;Torvik,1957)局部电刺激中枢(Chatfield,1942;Magoun et al.,1942;Wang,1943)等方法进行唾液中枢的定位,所得到结果很不一致。近年Satomi(1979)等用辣根过氧化酶(HRP)浸泡猫中间一面神经或鼓索神经,观察了脑干中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但用HRP直接浸泡支配猫颌下腺的神经分支尚未见报道。此外,只见到关于鼓索神经纤维类别和数量的分析的光学显微镜研究(Foley,1945),用光镜和电镜相结合分析颌下腺神经支中的纤 相似文献
27.
低氧对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氧对巨噬细胞(Mφ)前炎症因子TNF-α和IL-6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分离小鼠腹腔Mφ,建立Mφ的低氧(1% O2,5%CO2)培养模型,并用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进行鉴定;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RT-PCR法检测TNF-α和IL-6的转录物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φ核内NF-κB的激活量;通过在培养液中加入氢化可的松(5 mg/L),观察低氧时TNF-α和IL-6分泌量的变化.结果:TNF-α和IL-6分泌量在低氧12 h时明显增加(P<0.01);低氧6 h时,TNF-α mRNA和IL-6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中核内NF-κB的激活量在低氧2 h时明显增高(P<0.05),低氧5 h内持续存在;而当培养液中加入氢化可的松抑制NF-κB活性后,TNF-α和IL-6的分泌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低氧可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促进细胞因子TNF-α和IL-6基因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28.
Eric B. Carstens 《中国病毒学》2009,24(4):243-267
Baculoviruses were first identified as insect-specific pathogens, and it was this specificity that lead to their use as safe, target specific biological pesticides. For the past 30 years, AcMNPV has served as the subject of intense basic molecular research into the baculovirus infectious cycle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of the virus with a continuous insect cell line derived from Spodoptera frugiperda. The studies on baculoviruese have led to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organization of the viral genomes including many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s, the time course of gene express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basic research to the use of baculoviruses not only as insecticides, but also as a universal eukaryotic protein expression system, and a potential vector in gene therapy. A great deal has also been discovered about the viral genes required for the replication of the baculovirus genome, while much remains to be learned about the mechanism of viral DNA replication. This report outlines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baculovirus DNA replication, using data on AcMNPV as a model for most members of the Baculoviridae. 相似文献
29.
两株不同来源的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rscsNPV和ArNPV)经提纯后,使用SDS—苯酚抽提病毒核酸,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酶解后,用分子杂交方法与缺口平移标记的ArscsNPV-DNA探针杂交,分析了两株蓖麻蚕NPV病毒核酸的同源性。EcoRI酶解的ArNPV-DNA产生8个片段,其中5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BamHI酶解ArNPV-DNA产生7个片段,其中6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结果表明:两株蓖麻蚕NPV之间病毒核酸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使用斑点杂交方法分析了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及家蚕NPV之间的核酸同源性,结果表明: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具有同源性。而与家蚕NPV无核酸同源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氏球菌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尿道炎疾病常见的致病菌。临床化验一般采用美蓝染色检查男性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或病原微生物阳性可提示尿道炎症状,指导临床的早期治疗。在缺乏临床症状体征和尿道多形核白细胞的情况下,临床的治疗将是不同的。本研究采用美兰染色检查男性尿道炎患者多形核白细胞数量、沙眼衣原体抗原和淋病奈瑟氏球菌培养,评价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的临床意义。方法:3,000例性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进行美兰涂片染色镜检,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淋病奈瑟氏球菌染色镜检和培养。结果:3,000例性病患者中,387例患者(12.9%)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 在沙眼衣原体患者中,242例(62.5%)≥5个多形核白细胞, 59例(15.2%)为1~4个多形核白细胞,86例(22.2%)为0个多形核白细胞,其中36例患者(9.3%)无症状,141例患者(36.4%)无体征。415例(13.8%)淋病奈瑟氏球菌阳性,在淋病患者中,397例(95.7%)≥5个多形核白细胞, 10例(2.4%)1~4个多形核白细胞, 8例(1.9%)为0个多形核白细胞,其中5例(1.2%)患者无症状, 46例(11.1%)无体征。86例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氏球菌合并感染的患者中,76例阳性患者≥5个多形核白细胞,5例阳性患者为1~4个多形核白细胞, 5例阳性患者无多形核白细胞。结论:本研究分析了尿道炎患者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男性尿道炎患者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与沙眼衣原体感染和淋球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差异(P<0.001)。86例(22.2%)沙眼衣原体感染和8例(1.2%)淋病患者的尿道中无多形核白细胞。因此,加强临床与实验室诊断可提高男性尿道炎的诊断和控制性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