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人GSTp三种半胱氨酸突变体C^47/101、C^14/47/101和C^14/47/101/169。将GSTp野生型和突变体表达质粒转染293细胞,以CDNB为底物测定胞内GST的转移酶活性,结果显示各类突变体均明显抑制了细胞内源性GST的催化活性,具有显著的负显性(dominant negative)突变体的功能;将GSTp野生型和突变体与c-Jun、NF-κB和p53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通过萤光素酶活性测定发现突变体C^47/101和C^14/47/101/169能明显激活c-Jun和p21的转录活性;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突变体均能上调细胞内p21蛋白的水平,细胞存活率的测定表明GSTp突变体能增强293细胞对H202刺激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半胱氨酸残基对于维持GSTp在对抗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保护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2.
小鼠Nucleophosmin基因的克隆及基因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ucleophosmin(NPM)是主要的核仁磷酸化蛋白,在一些退行性大细胞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性白血病等病人中可见累及NPM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建立NPM基因剔除的小鼠模型对于研究NPM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淋巴瘤及白血病发病中的确切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获得包含NPM基因组全长序列的噬菌体克隆,以小鼠NPM cDNA为探针对129S1系小鼠λ噬菌体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经3轮筛选鉴定出一个包含小鼠NPM基因组全序列的噬菌体克隆。用鸟枪法对这个λ噬菌体克隆全长15.3kb进行了测序,序列经BLAST分析显示,该克隆所包含的129Sl系小鼠NPM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中C57BL/6系小鼠序列约99.8%相同。根据测序获得的基因组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小鼠NPM的基因组结构及NPM基因5’启动子区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3.
核仁是位于细胞核内的非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核仁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层结构包括纤维中心区(FC)、高密度纤维区(DFC)和颗粒区(GC)。核仁内的蛋白有核糖体蛋白和非核糖体蛋白两种。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已经鉴定了350多种核仁蛋白,其中包括80多种核糖体蛋白。核仁是核糖体合成的场所,核仁中的非核糖体蛋白对核糖体的生物合成起关键调控作用。核仁不仅是细胞内通讯和核糖体:RNA加工的中心,而且在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衰老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核仁也是tRNA、mRNA和其它类型小分子RNA加工的场所。因此核仁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生命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94.
核仁应激损伤与热休克蛋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仁作为细胞核糖体生物合成的场所,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衰老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应激原可导致核仁结构及功能损伤。应激状态下,多种热休克蛋白向核仁移位以保护核仁损伤。深入探讨应激状态下核仁损伤及热休克蛋白保护核仁损伤的分子机制,是细脆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5.
196.
大白菜显性不育基因向白菜型油菜上转育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白菜的显性核不育基因向白菜型油菜上转育,成功地育成了白菜油菜3种不育系。其配合力测定的总趋势,甲型不育〉全不育〉乙型不育,经遗传分析,选育,找到了上位显性核互作恢复基因(Ms),它对核不育基因(Sp)具有上位恢复作用,育性是2对显性核不育基因(Sp)和上位显性核互作恢复基因(Ms)控制的。并弄清了其相应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97.
大白菜显性核不育基因向白菜型油菜上转育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白菜的显性核不育基因向白菜型油菜上转育,成功地育成了白菜型油菜3种不育系。其配合力测定的总趋势:甲型不育>全不育>乙型不育。经遗传分析、选育,找到了上位显性核互作恢复基因(Ms),它对核不育基因(Sp)具有上位恢复作用。育性是由2对显性核不育基因(Sp-)和上位显性核互作恢复基因(Ms-)控制的。并弄清了其相应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98.
尼氏钝绥螨抗亚胺硫磷品系的筛选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 Ehara et Lee是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的有效天敌之一.为了筛选抗有机磷农药品系, 经实验室内用亚胺硫磷33次处理后, 抗性提高18.9倍, LC50从最初的52.5ppm提高到995ppm, 为大田常用浓度的两倍.S(敏感型)与R(抗性型)的LD-P线近于平行, 表明两者已成为纯系.正交与反交之F1代雌性个体的LD—P线介于S与R之间略偏向R方, F1显性度(D)大于0而小于1, 说明抗性为半显性.F1(杂合子)与敏感亲本的回交结果, 其LD—P线在50%.死亡率处出现一平坡, SR(杂合子)与SS(敏感个体)的分配比例接近于1:1的理论值.以上结果说明尼氏钝绥螨对亚胺硫磷的抗性为半显性的单基因所控制.正、反交F1代雄性个体的抗性检测结果表明, F1代的雄性个体具有其遗传性来自母系的特征.尼氏钝绥螨抗亚胺硫磷品系对辛硫磷、水胺硫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具有一定的交互抗性, 抗性分别提高28.5、8.5、5.4、3.8和2.9倍.  相似文献   
199.
不同地理区域鲫鱼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滇池高背鲫、低背鲫、方正银鲫(C.auratusgibelio)的核型及核仁组织者NORs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高背鲫来源作些初步探讨,结果如下: 1.低背鲫Carassius auratus (back low type):2n=100,22m+30sm+48t.st,NORs=4,出现于第5—6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 2.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back high type):2n=156,30m+46sm+80t.st,NORs=6,出现于第5—7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短臂。 3.方正银鲫C.auratus gibelio:2n=162,32m+52sm+78t.st NORs=4,出现于第5—6对亚中着粒染色体短臂。  相似文献   
200.
我们在此报道北京地区没有亲缘关系的两个家庭中属于van der woude综合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症状包括下唇近中线处唇瘘(下唇有先天性向下的瘘管)、腭裂、唇裂(具有或不具有腭裂)。这三个临床症状可以同时发生在一个受累个体身上,或任何两个症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这种人携带了这种致病基因。在我们所报道的家庭中,先证者每人还具有舌系带过短的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