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70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周密  李渝成 《遗传学报》1989,16(3):184-187
本文报道了一种显示鱼类染色体G-带的BrdU-BsG方法。采用肾细胞短期培养,收获前12小时加入BrdU,使终浓度为10μg/ml。制片经HCl、Ba(OH)_2处理,4×SSC温育。Giemsa染色,显示出白鲢的G-带。其带纹细致清晰,一个细胞的单倍染色体上显示带纹达200条以上,是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多重带中带纹最多的,且反差明显,带纹有特征性,结果较稳定。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建立了白鲢的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44.
45.
46.
本文用苏木精染色和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8)染色法,从草菇子实体“纽期”菌褶分化完开始,每3小时对同一个子实体连续切取菌褶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纽期”菌褶形成时,约10%的担子发生了核配;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子实体成熟期后,不断有少量新的双核担子产生,并发生核配,使草菇减数分裂的同步性不高;草菇从菌褶分化完成(此时已有10%担子发生核配)到子实体完全成熟,菌褶变成深粉红至褐色(此时约70%担子完成减数分裂)需要28—30小时;担子减数分裂的持续时间为18小时,其中细线期和偶线期5.9小时、粗线期6.2小时、双线期和终变期3.4小时、中期10.5小时、后期Ⅰ到四分体2小时;经过对粗线期、双线和终变期以及中期Ⅰ染色体条数的多次反复观察,认为草菇的染色体条数为11(n=11);减数分裂后,4个子核分别进入4个担孢子中,留下无核的担子;绝大部分担孢子是单核的,有约5%的担孢子是双核的。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染色体畸变与微核形成的关系,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0.025—0.4μg/ml),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中期染色体畸变与不同细胞周期形成的微核间的关系。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MMC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ACF),未经培养的G_0期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NC-MNCF)以及培养的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C-MNCF),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可用幂回归方程描述;(2)微核形成与染色体畸变全然无关的NC-MNCF,和C-MNCF一样,与ACF呈良好的正相关;(3)用胞质分裂阻滞(CB)法,检测MMC诱发的CB-MNCF,较C-MNCF无显著提高,MNCF/ACF的比值较小,并随着MMC剂量增加从0.15左右降到0.03。所有上述结果表明,不能简单理解微核形成与染色体畸变间的关系,在分裂的细胞群体中,中期染色体畸变可能仅是微核形成的一种来源。  相似文献   
48.
培养的人胃腺癌MGc 80-3细胞经过正丁酸钠处理7天后,生长抑制率达50.7%,约有90%的细胞形态发生分化,其超微结构亦有显著改变。而且,在染色体数目上,超二倍体细胞由对照组的78%增加到实验组的96%,超三倍体和超四倍体细胞则分别从6%和14%下降至2%。同时应用~3H-TdR放射自显影和福尔根细胞光度法测定未标记细胞(G_1期)DNA含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而且在实验组的同一制片中,未分化细胞DNA含量平均为超六倍体值(DI=3.67和3.56),其中90%的细胞超过6C;分化细胞DNA含量则平均为近四倍体值(DI=2.03和1.99),其中近60%的细胞少于4C。两者差异统计显著,表明形态分化的人胃腺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含量明显减少,但这些细胞并非就是正常二倍体细胞。  相似文献   
49.
玉米花粉单倍体植株染色体上异染色质的变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谷明光  林侠 《遗传学报》1991,18(3):235-238
我们用Giemsa BSG C-带技术检查了玉米花药培养获得的花粉单倍体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上异染色质的变异,观察结果表明,有的植株所显示的C-带数目是与供体植株的相一致,有的植株所显示的C-带数目则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并讨论了异染色质发生变异的可能原因。还相应地观察到间期核中染色中心的变化是与中期染色体上C-带数目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50.
小鼠Ⅱ型细胞角蛋白基因CK—4和CK—8定位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寿元 《遗传学报》1991,18(6):490-4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