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紫背菜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材料,其根尖粗细合适,染色体数目较少、长度适中、形态清晰,克服了传统材料如大麦或小麦种子根尖的缺陷,是一种适合高中生和本科生细胞生物学实验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2.
聚乙烯吡咯烷酮制作鱼类透明骨骼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透明骨骼标本制作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标本经过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后,制成的透明骨骼标本无需浸泡在丙三醇中保存,且具防霉防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3.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在原有的标本制作方法上,通过改进发明一种新昆虫浸渍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其试用效果十分理想。弥补了过去2种传统模式方法保存标本的一些不足。本标本的制作方法值得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64.
沈晓琳  赵志国  刘演 《广西植物》2010,30(6):899-902
以植物标本资源整合共享为主线,寻求和探索"信息孤岛"现象的原因,进一步体现共享整合的价值。通过开展深入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来实现植物标本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65.
随着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开放的生物数据可供科研人员使用。以一个公开数据平台为例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有助于生物多样性工作者和决策者及时了解我国生物研究的现状及动向,为生物多样性建设提供决策支持。该文以“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及相关词为检索对象,对中国知网和谷歌学术上2013—2023年间的文献进行全文检索,共检索出1 070篇NSII支撑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822篇)、学位论文(233篇)、科普文章(5篇)、会议文章(6篇)和报道(4篇)。基于NSII支撑的822篇期刊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手段和方法,从发文情况、研究主题与热点、研究机构等方面探究NSII支撑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热点与态势。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数据平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集中在物种分布分析和建模、气候变化、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研究平台建设五个方面。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领域发展较快,未来仍需从数据源建设、资源整合、共享能力、业务能力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努力提升,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王祺 《植物分类学报》2007,45(3):415-420
讨论了木本石松植物鳞皮木属Lepidophloios Stemberg的正确名称。基于Stemberg 1825年的原始描述和相关文献以及模式标本,Lepidophloios实际上是一个晚出的拼写变体,它的原始拼写为Lepidopfloyos。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60.1和61.1),Lepidofloys Stemberg应该是鳞皮木属的正确名称。作者给出了鳞皮木属模式标本的图片和描述。  相似文献   
67.
陈军 《生命世界》2011,(9):20-2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标本馆(以下简称“动物标本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是集动物系统与进化研究、动物标本收藏和动物科学知识普及三位一体的科研、收藏和科普基地,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动物标本收藏中心。  相似文献   
68.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标本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及石器标本的收藏中心,同时也以鲜明的区域性标本收藏闻名于世,如直立人化石、辽西热河生物群  相似文献   
69.
卯晓岚 《菌物学报》2006,25(3):345-363
回顾上世纪60年代初,跟随我师王云章教授参与毒菌调查研究时,中国的毒菌仅知80种,中毒类型四种.当时可谓是我国毒菌考察研究的起点,为当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王老百岁大寿之际,特将近三十多年收集的标本和有关资料整理并撰写成文,向王老汇报并恭贺生日.  相似文献   
70.
浅部真菌病1948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通过对浅部真菌病患者临床送检标本的病原真菌菌种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感染及病原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直接镜检、培养及真菌鉴定等方法对临床送验标本进行检验和鉴定,大部分标本鉴定到种。结果 1948份临床送验标本中,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53.41%,培养阳性率40.28%,而镜检+培养的阳性率为66.98%。对上述3种方法的真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χ^2检验P均〈0.005)。在培养的1944份标本中,共分离出18个属,36种真菌,其中,红色毛癣菌24.52%、须癣毛癣菌16.48%、白念珠菌12.64%。结论 ①镜检结合培养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的镜检或培养的阳性率。②在患者即时的真菌镜检阴性时,应选择培养方法进一步检测,不轻易排除浅部真菌病感染可能。③皮肤癣菌居患者浅部真菌病致病菌首位,而白念珠菌及酵母类菌也是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