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4篇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统计学符号常用统计学符号一般用斜体。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不用大写X,也不用Mean;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不用SD;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不用SE;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概率用英文大写P;自由度用英文小写v。  相似文献   
82.
魏联  朱国平 《生态学杂志》2017,28(9):3078-3086
次南极电灯鱼矢耳石形态特征具有多样性.为了深入研究其形态特征,利用南设得兰群岛外侧水域采集的456尾次南极电灯鱼(体长范围6.0~8.8 cm)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进行分析和判别.根据形态特征将次南极电灯鱼耳石分为4种类型,并采用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选取表征耳石类型的77个傅里叶特征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对4种耳石类型两两比较后发现,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傅里叶特征系数最多及最少分别占总体的61%和28.6%;对77个傅里叶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前22个主成分解释了总变异的76.6%;选取了17个傅里叶特征系数进行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总体判别率为87.2%;根据椭圆傅里叶分析重建的耳石轮廓反映了4种耳石类型间的差异.4种耳石类型在不同体长及体质量的次南极电灯鱼中皆有出现,表明耳石类型具有随机性,且左右耳石类型不一致,表明其左右耳石外形具有差异性.4种耳石类型中,Ⅰ型和Ⅱ型占总体的72.6%,为次南极电灯鱼耳石的主要形态;Ⅲ型和Ⅳ型占总体的27.4%,为次要形态.  相似文献   
83.
摘要 目的:探讨缺氧对豚鼠前庭耳石器椭圆囊毛细胞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合成及释放的影响。方法:分离4周龄豚鼠双侧椭圆囊进行体外培养,分别置于常氧(21% O2)和低氧(1% O2)环境下处理30 min,利用Western blotting、酶活性检测等方法检测前庭外周感受器椭圆囊斑毛细胞中谷氨酰胺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评价谷氨酸合成变化情况;利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椭圆囊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和毛细胞内谷氨酸分布情况。结果:在给予缺氧处理后,豚鼠椭圆囊毛细胞中谷氨酸合成关键酶谷氨酰胺酶的表达、酶活性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ELISA结果提示,相较于对照组,低氧组椭圆囊组织中谷氨酸水平降低5.6%(对照组vs.缺氧组:15.86±2.19 vs.13.02±1.21,P<0.05);免疫荧光结果提示,相较于对照组,低氧组椭圆囊毛细胞内的谷氨酸更加广泛的分布于毛细胞基底部,而在纤毛一侧分布较少。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椭圆囊组织中,低氧处理并未影响毛细胞谷氨酸的合成过程,但会显著增加毛细胞内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释放。  相似文献   
84.
小球藻高密度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的单细胞绿藻。小球藻富含蛋白质、多种色素、B族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而且同时具有抗癌、抗辐射、抗感染、抗氧化、防治高血脂症、防治便秘以及骨髓抑制等一系列生理保健功能,是较为理想的保健食品。传统上小球藻的生产采用光自养培养方式,离不开光照,产量很低,限制了小球藻的开发利用。采用异养培养无需光照,同时能使细胞浓度达到较高水平,大大降低分离成本,小球藻异养培养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1]。  相似文献   
85.
民间草药椭圆叶绣线菊的非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椭圆叶绣线菊 (Spiraeajaponicavar ovalifoliaFranch)全株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10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 ,包括 5个木脂素 :(± )syringaresinol (1) ,( )cyclo olivil(2 ) ,isolariciresinol 9 O β D xylopyranoside (3) ,isolariciresinol 9 O β D glucopyranoside (4) ,5 methoxy isolariciresinol 9 O β D xylopyranoside (5 ) ,1个三萜酸 :18-羟基乌索酸 (18 hy droxyursolicacid ,6 ) ;2个甾醇类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7)和葫萝卜苷 (daucosterol,8) ;1个脂肪醇 :10 nonacosanol (9)和 1个脂肪酸三棱酸 :(sanlengacid ,10 )。除化合物 6~ 8外 ,其它 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合群植物仔得到。木脂素等成分的鉴定为该植物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对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一年生苗高生长适应性与早期生长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木群体高生长类型权重呈正态分布于13~92cm区间;应用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以苗木群体高生长标准差值作为不同生长类型划分间隔值,苗木高生长划分为8个生长类型,85%以上个体的高生长量处于平均值与相邻两生长类型,地径生长习性遗传分化表现出与苗高相似特性。利用钟萼木苗木早期生长分化显著的特点,以苗木高和地径作为选择性状,依据t检验选择法确定选择标准,共筛选双重指标都能满足的个体4株,经综合评价,另选择5株优良个体,共计9株,分别命名为田钟1~9号,田钟1~9号高生长比平均值分别提高95%、97%、105%、105%、142%、113%、111%、100%、118%;地径生长比平均值分别提高57%、61%、63%、75%、105%、63%、64%、57%、79%。生长量表现较好的优良个体可作为该树种优良基因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7.
刘会梅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6,25(3):386-388
报道分离自土壤中的齿梗孢属 Scolecobasidium 二新种:椭圆齿梗孢 Scolecobasidium ellipticum 和小孢齿梗孢 Scolecobasidium microsporum。椭圆齿梗孢与亚马逊齿梗孢 S. amazonense、粗腐植齿梗孢 S. crassihumicola 和倒卵齿梗孢 S. obovatum 形态近似,区别在于 S. amazonense 的分生孢子倒卵形,常在分生孢子基部形成一横隔膜,同样 S. crassihumicola 的分生孢子也仅具一横隔膜;S. obovatum 的分生孢子(10-25×4-6μm)明显地较新种的大,且表面光滑,因此容易区分。小孢齿梗孢与嗜粪齿梗孢 S. coprophilum、腐植齿梗孢 S. humicola 和小疣齿梗孢 S. verruculosum 分生孢子形态有些相似,但新种的分生孢子明显小于 S. coprophilum(6-12.5×2.8-4.2μm)和 S. humicola(7-13×2.8-4μm, Matsushima,1971)的,分生孢子梗也明显较后两者的短;此外,新种的分生孢子密生刺突,而 S. verruculosum 分生孢子表面遍生小疣,使它们陪此易于区分。二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88.
李宽意  刘正文  胡耀辉  王传海 《生态学报》2006,26(10):3221-3224
报道了2005年7~9月在太湖试验基地进行的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牧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平均牧食率为7.87mg•g-1•d-1,其中对苦草的牧食率最高(13.63 mg•g-1•d-1),马来眼子菜次之(9.66mg•g-1•d-1),轮叶黑藻最低(0.31mg•g-1•d-1),且牧食率与螺规格呈显著负相关。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的牧食具有选择性,喜食苦草而较少选食其他两种沉水植物。椭圆萝卜螺的食物选择性能力与其规格有关,随着生长对沉水植物的选择性加强。探讨了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的选食机理。   相似文献   
89.
作者用扫描电镜及相差显微镜,对椭圆背角无齿蚌外套膜组织培养与未培养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两者的分泌活动都是十分旺盛的。培养细胞有局部分泌和顶浆分泌。细胞分泌形态观察到三种:(1)分泌端形成由膜包裹的突起,突起逐渐伸长,基部变成细颈,最后脱离细胞成为分泌泡(局部分泌);(2)细胞端部伸出长足,将分泌物排到较远处分泌后,长足缩回恢复原状;(3)分泌端伸出很多细枝,分泌物随后如液流式涌出细胞(顶浆分泌)。取外套膜色线边组织为材料,培养后在组织块和细胞上有角质素(与贝壳最外层相似)类的茶褐色结晶和无定形分泌物形成;用去掉色线边的外表皮组织块培养,则有珍珠(与贝壳最内层相似)状的白色和淡黄色结晶生成。表明了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所形成的分泌物的性质可能与活体相同。因此大批量培养细胞可能得到人们希望获得的细胞产物。    相似文献   
90.
椭圆异木在粤北晚三迭世地层中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