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杨粤军  吴秀山  李敏 《遗传》2002,24(6):667-669
果蝇的早期心脏发育与脊椎动物的早期发育模式具有惊人的相似,所以果蝇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心脏发育的模式动物,通过对其心脏发育基因的研究,可加速揭示人体心脏的发育机理。为进一步筛选并克隆出新的心脏发育基因,本实验采用经化学诱变的平衡致死系的果蝇,进行心脏特异性抗体染色,观察到10个致死系表现出心脏突变表型,并将已确定遗传学部位的6个品系缩小到更小区域。 Screening of the Genes in Controlling HeartDevelopment of Drosophila YANG Yue-jun,WU Xiu-shan,LI M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evident that remarkable similaries of heart development are revealed in Drosophila and vertebrate,Therefore Drosophila can be used as a prototype to explore the vertebrate.This can in accelerate to revealing of the machanisms of human heart development.In order to screen and clone new genes that control the heart development,we have established the balanced-lethal lines by chemical mutagen and performed the heart-specific antibody.Ten of lines showed mutant phenotype,of which 6 were determined the smaller genetic sites for gene location. Key words:Drosophila; heart develop; genes  相似文献   
82.
以亲缘关系极近的近缘种类群、中等距离的远缘种类群为对象,分析生物钟基因period的Thr-Gly区段的分子进化特征,发现Thr-Gly区段在果蝇和部分双翅目昆虫中未曾经历性选择和其他定向的正选择。Thr-Gly区段在果蝇nasuta亚群中的分子进化速率为10.4×10  相似文献   
83.
陆剑  吕静  陈慧贤  张文霞  戴灼华 《遗传》2001,23(4):388-332
为提高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的精度,降低试验误差,采用重复内分组随机区组设计,对低遗传力性状的B12和B22或F23家系平均数资料进行遗传分析.通过AIC准则和适合性检验比较无主基因(A-0)、1对主基因(A)、2对主基因(B)、多基因(C)、1对主基因+多基因(D)和2对主基因+多基因(E)模型以鉴定其遗传模式.采用IECM算法估计混合模型参数.通过油菜HSTC14×宁油7号初花期F23家系平均数资料阐明该方法.  相似文献   
84.
《昆虫知识》2011,(2):469-469
日本研究人员2011年2月10日在美国《神经元》(Neuron)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果蝇的求爱机制。如果能证实脊椎动物也有类似的机制,就有可能以此提高家畜等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85.
谢蔚骊 《生理通讯》2004,23(5):122-123
2004年8月13日Science发表了我国青年科学家唐世明为第一作的题为“果蝇的视觉模式识别具有视网膜位置不变性”的研究论。年仅33岁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唐世明等人发现和证明了果蝇的视觉具有位置不变性,这一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以往对  相似文献   
86.
林氏果蝇种群间mtDN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力  温硕洋 《动物学研究》1997,18(2):213-219
运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林氏果蝇来自不同地区的22个单雌系的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采自台湾省的TAW3146.1与大多数采自广东的品系相同,而广东省品中则存在一定度的分化,DHS307、315和NKS9234仅在HindⅢ的酶切位点上与其余单雌系不同;TAW3146.1与来自缅甸中部的MMY307,MDMY326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74;MMY307与MMY326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87.
小麦干尖叶是近年在小麦育种中所发现的一种叶部坏死性状,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本文以具有干尖叶与正常叶这一相对性状的部分小麦品种(系)为基本材料,采用正反杂交、正反回交及杂种后代分析和异源细胞质替换,首次对干尖叶的遗传及性状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尖叶性状与一般杂种坏死与黄化截然不同, 并非仅杂种所具有,能作为纯系稳定遗传; 其表型受核内一对主效显性基因所控制,即使采用异源细胞质替换, 以特定质核互作也难以克服这一性状的对外表达,只有通过杂交与后代选择,纯化与稳定隐性正常叶方可克服。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mission law of the character for wheat leaf-tip necrosis were firstly investigated with the contrasting character of leaf-tip necrosis and normal leaf in wheat varieties for basic test materials by reciprocal crosses and backcrosses,hybrid progeny analysis and aliencytoplasm substitu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heat leaf-tip necrosis is a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hybrid necrosis and hybrid chlorosis.It is not only expressed in hybrid but also stable inheritance as pureline.Its phenotype is conditioned by a pair major dominant gene.It is not overcome even if special interaction of nucleus-cytoplasm after alien cytoplasm substitution.Only be the varieties or lines with normal leaf obtained by crossing and selecting stable normal leaf character with recessive gene.  相似文献   
88.
运用单抗技术我们制备了六个单抗,其中四个分别识别在果蝇卵子发 生不同时间和空间表达的抗原。B2抗原最早出现,主要由包囊细胞和营养细胞合成。该抗原通过运输进入并定人闰在卵后区。F9抗原随后出现在卵细胞的后区。继而E8抗原表达并定位在卵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89.
碧声 《生命世界》2005,(7):84-89
雄性果蝇那复杂而精巧的求偶行为,似乎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这个 fru 基因决定着果蝇是情场高手还是不解风情的蠢汉,甚至决定着它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相似文献   
90.
梁鑫 《生理学报》2016,(1):87-97
机械力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理刺激,高等生物对机械力的感受是听觉、触觉、压觉以及平衡觉等重要生理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生物体中的感受器细胞对机械力信号的转导是上述感受的关键,这一信号转导过程可将细胞外机械力刺激转换为细胞的电信号或者化学信号。"门控-弹簧"模型("Gating-Spring"model)在细胞水平定量地描述了机械力信号转导的原理,但是其分子基础(包括机械力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组分,结构基础以及力学原理)依然有待探索。近年来,人们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对"门控-弹簧"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在果蝇系统中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