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1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在赣州开展为期2年的系统调查,明确了为害赣南脐橙的粉虱种类和发生动态。经鉴定,为害赣南脐橙的粉虱为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和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2013年柑橘粉虱,黑刺粉虱卵、若虫、伪蛹、成虫数量平均密度分别为(7.61,6.67,5.45,47.43)头/叶(板),(3.84,2.84,1.82,31.80)头/叶(板);2014年柑橘粉虱,黑刺粉虱分别为(8.29,6.92,5.18,27.16)头/叶(板),(7.89,6.18,4.35,24.06)头/叶(板)。2013-2014年,两种粉虱发生数量较大,全年有多个发生高峰。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是赣南脐橙上的重要害虫,需加强防治工作,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82.
环果寡糖果糖基转移酶(CFT酶)是一种多功能型酶,能催化三种转糖基反应(环化、歧化和耦合)以及水解反应,而其中能将菊糖水解为环果寡糖的环化反应是其特征性反应。环果寡糖的独特结构使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简要论述了环果寡糖的结构和应用,重点论述了环果寡糖果糖基转移酶的酶学性质、基因克隆和表达,以及功能和催化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3.
冯慧喆  严克俭  黄云峰 《广西植物》2016,36(8):1014-1018
在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采集了大量标本,经过对这些标本进行仔细鉴定并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其中两号标本为香茜属(Carlemannia Benth.)和粘腺果属(Commicarpus Standl.)植物。这两属植物在广西尚无报道,为首次记录。香茜属植物叶对生,子房下位,无托叶,雄蕊仅有2枚,这和茜草科相似但又不同,系统位置较混乱,以前曾放于茜草科( Rubiaceae)和忍冬科( Caprifoliaceae)中,最近该属和蜘蛛花属独立成香茜科( Car-lemanniaceae)。该属植物共有3种,沿喜马拉雅山脉向东一直分布到缅甸、越南北部。我国西藏东南、云南南部、广西西北部分布一种即香茜( Carlenannia chinenesis Hook. f.)。粘腺果属是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主产热带地区的1个属,全世界约25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南亚、东南亚和墨西哥至热带美洲也有少量分布。中国产2种,其中广西产1种即中华粘腺果[ Commiaicarpus chinensis ( L.) Heim.]。该种植物分布广泛,从南亚次大陆向东至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向北到我国西沙群岛、海南岛以及广州附近,在广西首次记录,产凤山县和凌云县。  相似文献   
84.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高山植物,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多刺绿绒蒿种子的萌发特性对其种子育苗及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刺绿绒蒿的种子发芽率,该研究以多刺绿绒蒿的种子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消毒剂、浸种时间、温度和外源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适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3%H2O25 min,最适浸种时间为24 h,最适温度和光照条件为20℃/10℃(光照12 h/黑暗12 h),用无菌水浸种后的种子发芽率为49.67%。(2) GA_3100~600 mg·L~(-1)和NAA 5~30 mg·L~(-1)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缩短发芽启动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3) 6-BA 5 mg·L~(-1)和10 mg·L~(-1)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6-BA浓度≥15 mg·L~(-1)则抑制种子的萌发。(4)用GA3500 mg·L~(-1)浸种后的种子发芽指标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9.67%、33.00%、4.51,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分别为10.67 d、11.67 d。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决黑果枸杞中花青素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黑果枸杞提取物泡腾片配方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酸碱混合制粒压片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片剂所需的辅料: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以及甜味剂。采用响应面试验,结合感官评价进行处方优化,从而确定最优配方:柠檬酸32%、黑果枸杞提取物25%、碳酸氢钠24%、乳糖15%、甜蜜素3%、聚乙二醇6000 1%;对最优配方进行质量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其中花青素含量为8.06 mg/g。该泡腾片表面光滑,泡腾效果好,具有黑果枸杞香气,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奶子藤属植物为傣族传统常用药材,含有大量结构复杂,生物活性良好的生物碱类成分。本文针对奶子藤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的95个生物碱及其体外抗肿瘤和抗HIV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奶子藤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入侵植物疣果匙荠不同种群间的功能性状差异 特定环境下植物扩大领域入侵到其他区域时,其功能性状会发生改变。原产地环境已形成植物原有功能性状,当植物居住环境发生改变时,其功能性状亦会随之改变。本文旨在探讨居于常见条件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的原状态、入侵状态、归化状态下不同疣果匙荠(Bunias orientalis)种群间的性状变异。自8个国家收集了12种疣果匙荠种子(每种状态各4种),将其种植于标准条件下的同质园中,并比较不同状态不同种类的物候、生长、繁殖等功能性状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物候不因植物状态而异,但某些原产于常年低温地区的原状态植物并未开花。相比原状态植物,入侵状态植物的叶子更多,这表明了其在积累植被生物量上的活力。短角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其他的生长性状在不同的状态间没有差异,但在不同种群间存在差异。一些功能性状的变异可能是由于原生地对当地条件的长期适应和遗传多样性所致,而其他环境因素在新环境下的差异可能导致了较高的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明确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感觉器种类、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六斑月瓢虫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长度与宽度显著大于梗节长度与宽度;鞭节分为9个亚节,末端3节横向膨大呈锤状。雌雄成虫触角上共有8种感觉器:刺形感觉器(SC)、毛形感觉器(ST)、锥形感觉器(SB)、腔形感觉器(CaS)、钟形感觉器(CS)、哑铃形感觉器(DS)、香肠形感觉器(SS)及B?hm氏鬃毛感觉器(BB)。以毛形感觉器和刺形感觉器分布最广,遍布触角;B?hm氏鬃毛仅存在于触角柄节与梗节;触角鞭节第9亚节顶端密布7种触角感觉器。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长度、触角感觉器类型及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 六斑月瓢虫成虫触角上共有8种感觉器,其触角可能具有感知机械刺激、识别化学信息素及感受温湿度变化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六斑月瓢虫触角与其行为间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入侵性杂草皱匕果芥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为入侵风险评估和损失预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控制预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用ENMTools和SPSS分别对分布数据和环境变量进行筛选,再调用R程序包Kuenm校准MaxEnt模型确定最优参数设置,然后使用MaxEnt和ArcMap对皱匕果芥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并将已公布的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口粮食加工企业地理位置与皱匕果芥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温度季节变化标准差和最冷季度降水量是对MaxEnt模型拟合重要性排名前3位的环境变量,最冷月份最低温度可能是影响皱匕果芥发生分布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皱匕果芥在中国的中度适生区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13%,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龙门山-大凉山以东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高度适生区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7%,主要形成川渝、湖北-湖南和长三角3个中心。在皱匕果芥的中、高度适生区分布有901个进口粮食加工企业和57个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结论]皱匕果芥的中、高度适生区内存在我国粮棉等作物的重要产区,一旦该杂草大面积发生,将给我国粮棉等作物种植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进口粮食的国际贸易是皱匕果芥入侵中国的主要途径,应当加强对进口粮食接卸、运输、加工等高风险区域和环节的监管力度,并积极实施外来入侵杂草的监测和调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防除,防止进一步扩散和危害。  相似文献   
90.
用ISSR分子标记对内蒙古地区刺叶柄棘豆(Oxytorpis aciphylla Ledeb.) 5个地理种群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刺叶柄棘豆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1个ISSR引物扩增出215条带,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14%,Shannon多样性指数I=0.2108,Nei基因多样性指数 H=0.341 6,种内总基因多样性(Ht) 为0.2108,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160 4, 大部分遗传变异(76.1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 23.8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38 9,基因流(Nm)为1.592 9。5个居群间已有遗传分化趋势,遗传漂变不会引起遗传分化。UPGMA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 5个地理种群中,植被类型为荒漠草原的4个种群之间遗传距离较近,与1个荒漠种群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