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在同一密度(375×104株&;#8226;hm-2)下,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兰考矮早八’后期群体 冠层结构、冠层微环境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层叶面积指数随着行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冠层开度随着行距的增大而增加。行距配置 还可改变小麦冠层微环境,冠层不同层次的光截获及消光系数均随着行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行距增加,冠层不同层次的温度升高,而湿度下 降; 随着行距缩小,冠层不同层次的CO2分布更趋均匀,有利于群体光合作用。通过缩小行距,能够使植株分布均匀,竞争减弱,使产量构成 因素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从该研究看,15 cm行距的产量最高,可作为该类品种的较佳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102.
行带式柠条固沙林防风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传统观点研究认为:植被覆盖度低于40%,沙地处于半固定半流动状态.但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在低密度(或覆盖度)时,灌丛的水平分布格局对固定流沙和阻止风沙流的作用差异显著。以低覆盖度(20%-25%)的柠条固沙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式自记风速仪(GB-228),在2。4月份的盛风季节,测定了行带式配置和随机分布的柠条固沙林以及完整的行带式配置和其中一带出现缺口的行带式固沙林内不同部位、不同高度的风速.统计分析风速测定结果发现:(1)当覆盖度在20%-25%时,行带式配置的柠条固沙林内的防风效果比同覆盖度随机分布的在20cm高处高48.4%;50era高处高30.7%;200cm高处高27.4%,且风速越大,行带式配置降低风速的效果越显著,当200cm高风速达到6—7m/s时,行带式的平均防风效果比同覆盖度随机分布的高48.2%;反映出在低覆盖度时,灌丛的水平分布格局成为制约固沙林沙防风效果的重要因素,行带式配置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2)在灌丛与灌丛之间形成的类似“狭管”流场的局部,有提升风速的作用,导致其林内观测的风速有约41.3%的观测结果超过旷野对照风速,行带式配置的柠条固沙林内没有一个观测结果超过对照风速;这个结果反映出随机分布的柠条固沙林内流场结构复杂、变化多样,也成为低覆盖度时,沙地处于半固定、半流动状态,疏林内同时存在风蚀和积沙和缺口处风速升高的重要因素;(3)行带式配置林内地表粗糙度比随机配置的高5.4-114.4倍,说明行带式配置具有显著的防止风蚀、固定流沙的作用;(4)行带式林内出现断带缺口处,其缺口处的风速降低有明显的累加现象;风速抬升现象在一定程度受到制约。这些结果为发展低覆盖度行带式配置的固沙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鹅掌楸的传粉环境与性配置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近年来研究表明,动物传粉者对植物花部诱物特征(花冠形状大小,花蜜产量和花序大小)有潜在的选择作用。不同效率的传粉者可能导致植物性配置的变化,不同传粉效率的环境下,两性花植物鹅掌楸的花粉和胚珠的配置不同,居群Z在主要访花者是传粉效率较低的类的传粉环境下,花粉粒小,花粉数量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胚珠投资的减少,缓解了低效的传粉(增大授粉的几率),增加了受精的机会。相对而言,具有高效访花者的两个居群,资源较  相似文献   
104.
郑州市公园绿地景观特征对公园冷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园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降温能耗。选取郑州市中心城区内44个主要公园,利用Landsat8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结合ENVI、ArcGIS、Fragstats、SPSS等软件分析公园冷岛效应的影响因素。冷岛强度的研究从景观特征、景观构成、景观配置3个层面来进行,结果表明:场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公园面积控制在20 hm2左右能产生较高冷岛强度;公园边界越简单冷岛效应越强,而植物和不透水表面斑块的边界越复杂公园冷岛效应越强;同等面积下有水体的公园与无水体的公园相比降温效果相差1℃左右;水体占比控制在14%左右公园冷岛强度较为显著;在进行公园景观配置时,公园内植物和水体的组合相比于不透水表面与植物的组合及不透水表面与水体的组合能产生更好的降温效应。利用标准差椭圆工具进一步分析公园冷岛强度的方向性,发现公园的冷岛方向主要与园内水体长轴以及园外高层建筑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护理工作负荷的测量是确定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护理人员工作负荷的测量方法,分析每种方法具体测量内容及其优缺点, 为科学合理的测量护理工作负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邙山提灌站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化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俊  杨玉霞  池仕运  沈强  胡菊香 《生态学报》2017,37(3):1054-1062
河南邙山提灌站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已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邙山提灌站从黄河取水、沉沙至水厂过程中,沿途生境变化剧烈。为更好地了解这种人工行为造成不同生境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变化特征,于2014年6月对提灌站的黄河取水口至水厂入口沿途设置的7个采样点开展了浮游植物调查,并同步开展水温、溶氧、总磷等水质因子监测。采用极点排序(POA)和冗余分析(RDA)两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黄河取水口至水厂取水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与生物量沿途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POA分析表明7个采样断点被分成3类生境,反映了沿途的生境变化过程,而RDA分析进一步表明总磷(TP)、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位(ORP)等水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结构存在显著的影响,呈现了与湖泊等天然水体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EICU的建设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2010—2015年黑龙江省内设置有EICU病房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内容包括EICU设置情况、床位数、医务人员数量及构成情况等。结果 整理调查所得数据发现,医护人员增长的速度无法满足床位逐年上升的需求,护士队伍呈现年轻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所占比例逐年递减,医护人员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结论 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设置的EICU病房在近几年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仍存医护人员配置不足、职称学历梯队欠合理等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配置,以满足EICU不断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8.
张捷  徐辉  黄樨  李铁男 《植物研究》2001,21(2):308-312
每一个生命系统均存在一个能量系统与之相对应。能量进入生命系统后按生理的组织和功能进行分配,形成具有特定的能量传递关系,组分配置关系及相互关联形式的能量结构,这种结构是完成一定生命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不同生命系统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以二种群生态系统分析为例,从其能量的传输类型,配置和奇点的控制特性三个方面扼要地介绍了生命能量系统结构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厦门地区室内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室内绿化的作用,探讨了厦门地区室内植物选择和配置的方式,介绍了这一地区常见的可作为室内绿化的植物及其生态习性和用途。  相似文献   
110.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管理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崎  桑卫国  闵庆文 《生态学报》2020,40(20):7216-722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关于国家公园试点区、机构体制改革等方案相继推出,国家公园的建设稳步进行着。从机构设置、权力配置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管理机制的构建。分析发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设立使得国家公园有了统一的管理机构;先前多部门的职能被重新整合,权力的上交和流转、日趋完善的监管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结合国外经验,得出我国在国家公园管理机制的构建中应重视基层机构的设置、监督机制的加强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等结论。并且对生态补偿以及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