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生产上板栗雄花量过大、雌性成花、过少制约着单产提高的实际,我们对板栗混合花原基形成期间的结果母枝和雄花枝的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检测,以探索其生理生化特性差异。于3月15日从本省淳安县西苑栗园取七年生板栗(Castaneamollissima)品种“魁栗”着生混合花芽和雄花芽的枝条,经105℃杀青后于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粉碎过60目筛后,用于各项指标的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用新鲜样品。总糖、淀粉含量和过氧化酶活性分别以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意酮比色法和愈创木酚氧化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2.
栗疫病菌不同毒力菌株胞外酶活性和草酸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而勋  王克荣 《真菌学报》1996,15(3):182-187
  相似文献   
13.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新疆地区的小麦近缘植物的7个属22个种的47份材料进行接种,除6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6个属19个种的29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回接,参试的29份材料全部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近缘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感病的小麦近缘植物的78.0%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增长而急剧下降.文中并对小麦白粉病中间寄主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光滑材小蠹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滑村小蠹XyleborusgermanusBlandford属鞘翅目小蠹科,是近几年发生在板栗树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调查表明在我省秦岭沿线发生面积占栗林总面积(包括野生板栗〕的85.8%,被害株率达2%~19.1%,严重地块可达30%多;平均虫口密度17.8头/株,最多达350头以上。被害树由于该虫沿年轮横向蛀坑凿道,切断树木输导组织,使树体水分及养分输送中断而枯死。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l寄主与分布光滑材小合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我省秦岭沿线危害9种树木的主干(见表)。2生活史光滑村小合1…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空篷和正常板栗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并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两者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在板栗不同发育时期,子房内氨基酸和淀粉含量变化具有规律性,并得到相关极显著的回归方程,空篷与正常栗具明显示的差异;总苞内除正常栗氨基酸含量得到相关极显著的回归方程外,其它的含量变化回归分析均未得到显著水平,空篷栗与正常栗的差异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分析,结果得出,油菜菌核病菌生长温度范围在0~34℃之间,23℃以下菌丝生长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25℃以上则呈负相关,23~25℃最适宜,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45℃和75℃.该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很广,PH1~14范围内只在PH_1条件下不能生长,其最适PH值为5~6。病菌利用铵态氮源能力最强,硝态氮源次之,不能利用亚硝态氮;对氨基酸利用能力以精氨酸最强,其次是酪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赖氨酸最差。植株内精氨酸和赖氨酸比值大的白菜型油菜“黄鳝籽”病情扩展最快。  相似文献   
17.
血红素是绝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其参与了细菌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细菌可以通过自身合成和从外界摄取2种方式获得血红素。然而过多的血红素对细菌是有毒性的,细菌则会利用外排、螯合和降解等多种方式减轻血红素毒性。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是一种感染禽类的革兰氏阴性菌,前期研究表明该菌可通过转运的方式从外界环境摄取血红素。然而,是否该菌也可以自身合成血红素未知。基因组分析发现鸭疫里氏杆菌ATCC11845菌株中的基因RA0C_RS08070编码铁螯合酶(ferrochelatase) HemH,是参与将铁插入卟啉中心,形成血红素的关键酶。hem H缺失后会导致铁离子和卟啉的积累,对细菌造成毒性。【目的】为鉴定Hem H在合成血红素中的功能及查找参与鸭疫里氏杆菌铁离子和卟啉解毒相关基因。【方法】本研究构建了RAATCC11845Δhem H缺失株,并检测亲本株和hem H缺失株在GCB以及GCB添加血红蛋白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随后对亲本株和hem H缺失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AATCC11845Δhem H缺失...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梨轮纹病是梨栽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对梨轮纹病菌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FJAT-55034进行鉴定、生长特性及抑菌活性评价,为梨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拮抗菌株FJAT-55034的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培养温度和pH测定,研究该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该菌株的抑菌谱;采用共培养、显微镜观察和果实回接,测定菌株FJAT-55034对梨轮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拮抗菌株FJAT-55034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该菌株在20-50℃(最适温度30℃)和pH 5.0-9.0 (最适pH值7.0)均能够生长,NaCl添加量为0-5%时,该菌株均能够较好地生长。菌株FJAT-55034对6种果树不同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9.8-29.1 mm;与梨轮纹病菌共培养后,菌株FJAT-55034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2%。菌株FJAT-5...  相似文献   
19.
火龙果溃疡病是由火龙果溃疡病菌引起的重要真菌病害,近年来在世界火龙果产区的爆发严重影响了火龙果产业的发展。为研究火龙果溃疡病菌响应逆境胁迫的基因表达和功能,需要筛选火龙果溃疡病菌在各种条件下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以火龙果溃疡病菌菌株LJ02为研究对象,以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W)培养的菌丝体为对照组,以在LB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和分别在添加过氧化氢、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PDW培养的菌丝体为处理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估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评估18个候选内参基因(CYT1、SDH2_1、TBCC、SUI1、RPL19、PPH、ATP5B、UBE2_16、RPL13、UBE2_2、PRS17、SUCLA2、ATP5A、TUB1_2、ACT1、EFTU、EF1A和GAPDH)的表达稳定性。结果显示,火龙果溃疡病菌的18个候选基因在上述培养条件下的Ct值介于14.80-24.66之间,表达水平适中;稳定性最高的内参基因是CYT1,其次为SUI1,GAPDH和ACT1的稳定性最差;最少使用2个内参...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由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侵染引起,已成为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一个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BLS的生防菌,以Xoc野生型菌株GX01为指示菌,采用含菌平板稀释法和牛津杯法,从花生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Xoc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编号为GX-H6。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和进化树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拮抗实验表明,B. safensis GX-H6菌株能够对多种黄单胞菌以及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尤其对引起水稻发生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 BB)的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拮抗效果最显著。温室和田间水稻植株试验表明,GX-H6菌株能较好地防治BLS和BB。对GX-H6菌株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该菌株的基因组中拥有与抗真菌、环境竞争相关的基因,同时也拥有地衣杆菌素(licheny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