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松花江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2010年春季(4-5月)、夏季(7-8月)和秋季(9-11月),对松花江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生物指数对松花江干流水质进行评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6目36科116种,其中水生昆虫种类最多,为74种,属6目21科,占总数63.8%,年平均密度为66.80 ind·m-2、生物量为24.30 g·m-2.春、夏、秋季的平均密度以春季最高 (90.52 ind·m-2),秋季(61.26 ind·m-2)次之,夏季(48.63 ind·m-2)最低;平均生物量以秋季最高(35.35 g·m-2),夏季(23.12 g·m-2)次之,春季(14.41 g·m-2)最低.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均以春季最高,夏季与秋季相近.各断面微生境共有种不多, 物种相似性不高,最大仅为60%;功能摄食群种类数相近,共有撕食者26种,收集者32种,刮食者28种,捕食者30种.采用BI生物指数和FBI生物指数对松花江干流水质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化学监测结果基本吻合.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断面以上水质一般,哈尔滨以下断面水质在不同时期处于污染或严重污染状态.推测大顶子山航电枢纽的修建已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造成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以丽江古城水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合一。云南丽江古城水系的设计、管理和保护就是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延续,为当今人们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极其宝贵而深刻的启示。古城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和水系分布的特点,环山抱水的空间格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古城的建筑、街巷与水系密切结合,形成了变化丰富的临水模式;依据古城地势和水系的特点,古城人们开创了独特并且延续至今的洗街文化;发达的水系造就了众多的桥梁,同时也产生了独特的桥市文化;以三眼井为代表的用水、护水民俗,蕴含着丰富的水管理智慧。面对当前旅游业迅猛发展所造成的水环境压力,古城管理部门借鉴传统的生态智慧,效仿古人的用水、护水方法,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和保护措施,古城水系的水质、水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例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由2008年的45.20%上升到2012年的86.82%,古城下游的水质也由2010年的劣Ⅴ类上升为2014年的Ⅲ类。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石久  陈曦 《化石》1996,(3):5-7
松花江边的虫迹和遗迹化石山石久,陈曦笔者在黑龙江省宾县北部的松花江边进行地质工作时,于离主河道约20m的一条冲沟旁,见到一条长长的虫迹。这条虫迹是一个不知名小动物的钻行孔道,拱形顶部已被破坏。这里的泥土虽已变干,但仍松软。离这条虫迹不远的地方仍有一层...  相似文献   
14.
神农架居汉水流域,有堵河、南河、香溪河、沿渡河四条水系,它们各有数十条支流辐射四周,河流短且流量小,如毛细血管。自2000年以来,外来资本大量涌入,可供水电开发的支流几乎被瓜分完毕,已建、在建、拟建和规划中的水电工程已过百,使得整个神农架的水系变得支离破碎化。  相似文献   
15.
《生命世界》2010,(5):8-11
<正>在我国的东北角,奔腾着三条不息的河流——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它们哺育的这片神奇的黑土地,滋养的这块神秘的泽国,就是闻名世界的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湿地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分布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出的优先地区和具有国际意义的地区,也是亚洲和世界的重要湿地。这里不仅成为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还是重要的湿地物种基因库和种质  相似文献   
16.
广东境内珠江流域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流域已知有水生维管束植物(以下简称水生植物)131种,分别隶属81属,44科.其中珠江三角洲的种类最丰富为111种,西江75种,东江67种,北江57种.从植物地理分布方面进行分析:世界分布55种,占本流域总数的42%;热带亚洲分布35种,占总数的27%;热带-亚热带分布16种,占总数的12%;热带-温热带分布21种,占总数的16%;温带分布4种,占总数的3%.除世界分布种(种类最多)以外.热带亚洲分布种所占的比例(27%)显得最为突出.但它们只是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向亚热带扩散的种类.热带-亚热带分布,其比例虽然只占12%,但它们当中的许多种是本流域水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它们分布广、长势旺、繁殖力强.它们与热带-温带分布(16%)种类共同组成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温带分布的种仅占3%,对本流域水生植被的影响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北环水系富营养化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北环水系水体为例,利用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分为河流子系统和湖泊子系统.因子分析表明,河流子系统第一主成分富营养元素为总磷(TP)、总氮(TN)和氨氮(NH4-N),第二主成分为温度(T)和溶解氧(DO);湖泊子系统第一主成分为总氮和氨氮,第二主成分为总磷、酸碱度(pH)、透明度(SD)和温度,第三主成分为溶解氧和叶绿素a(Chla),表明研究区的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由富营养盐负荷引起.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富营养水平预测回归模型,根据模型自变量选择证明河流子系统富营养化特征为磷限制型,湖泊子系统为氮限制型.从水量和水质上对营养盐浓度负荷变化分析表明,研究区年最小生态环境用水为4872×104m3,1990~1998年,除1998年外,现实的生态环境需水均不能满足需求.随着流域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污水、城市径流和固体废弃物淋溶液中营养物质进入水体,研究区营养盐浓度负荷有随时间不断增长的趋势,针对这种趋势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珠江水系鱼类一新纪录——带刺光唇鱼(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及2010年8月在广东省增城市及河源市采得一批鱼类标本,其中20尾经鉴定为珠江水系鱼类新纪录——带刺光唇鱼(Acrossocheilus spinifer Yuan,WuZhang,2006)。该种主要鉴别特征包括:(1)体侧具有5~6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每条约占2列鳞片宽,向下延伸至侧线以下2行鳞片,呈对称或不对称分布;(2)第2条垂直条纹位于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的下方;(3)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的硬刺,后缘具细小的锯齿;(4)背鳍鳍间膜外缘2/3黑色。标本现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两栖类生物生活史独特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开封城市水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两栖类生物栖息地与两栖类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设置样线,采用目视遇测法对开封市水系中的两栖类生物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应的生境因子变量。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研究了不同生境类型下两栖类生物多样性特征,运用聚类分析与冗余分析探究了无尾两栖类对微生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 在开封水系中,自然驳岸两栖类生物的多样性、均匀度以及优势度均大于两种人工硬化驳岸,表明两栖动物种群在自然生境中稳定性较好,自然驳岸两栖类生物的优势度指数大于两种人工硬化驳岸,两栖类生物生境选择偏向于自然生境;黑斑侧褶蛙与中华蟾蜍的丰富度和夜间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金线侧褶蛙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泽陆蛙与水体pH值呈显著正相关。开封城市水系建设考虑两栖类生物保护,河渠建设中增加自然驳岸,对提升开封市两栖类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黟县宏村水系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9月至2004年4月对黟县宏村水系进行四季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22属种。依据调查结果选用“污染指示种”、“指示群落”两种方法对宏村水系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宏村水系属微污——甲型中污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