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64篇
  8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胡杨披针形叶与宽卵形叶的超微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以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细胞超微结构、光合酶活性、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片都是等面叶,角质层厚,具皮下层和孔下室,含较多的粘液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点;两种叶片均具有不整齐的维管束鞘细胞,Rubisco/PEPC值与小麦的接近,δ^13C值分别为-27.9‰和-26.7‰,位于C3植物的δ^13C值的范围内,表明两种叶片的碳同化途径均为C3途径;然而宽卵形叶较披针形叶的旱生结构更发达,叶肉细胞的线粒体数目及液泡中的泡状物质较多,Rubisco/PEPC值较低而δ^13C值较高,表明宽卵形叶比披针形叶具有更强的抵抗逆境的能力。此外,还对两种叶片对胡杨适应其盐碱化生境的能力的贡献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92.
为明确兜兰属宽瓣亚属(Paphiopedilum Subgen. Brachypetalum)植物在中国的自然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导气候因子,该研究以7种宽瓣亚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并利用Arc GIS技术提取其在中国194个地理分布点的气候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宽瓣亚属植物在中国分布区的气候特点,采用逐步回归拟合各气候因子与其经纬度分布的线性关系,最后通过冗余分析(RDA)和蒙特卡洛(Monte-Carlo)检验量化各气候因子对宽瓣亚属植物地理分布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宽瓣亚属植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滇东南、黔西南、黔南、黔东北、滇西北、桂北与黔南交界处以及桂西北至桂西南地区。(2)该亚属植物在中国分布区的昼夜温差月均值、年平均气温变化范围、最暖季度平均气温、最冷季度平均气温4项热量因子的平均值分别为8.13、23.70、23.62和9.23℃,降水量变异系数、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干季度降水量、干旱指数4项水分因子平均值分别为75.66%、673.10 mm、73.97 mm和26.12%,整体上具有湿热的气候特点;各物种间,狭域分布的物种与广布种间的气候因子存在显著差异。(3)逐步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793.
记述采自中国西北地区的突瓣叶蜂亚科1新种:西北槌缘叶蜂Pristiphora xibei sp.nov.,编制了古北区危害落叶松属植物的槌缘叶蜂属种类分种检索表。在宁夏地区,新种危害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Mayr.)Pilger,并与红环槌缘叶蜂(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1837)混合发生,但种群数量显著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794.
记述采自内蒙古贺兰山的中国突瓣叶蜂亚科2新种:刺瓣槌缘叶蜂Pristiphora spinivalviceps sp.nov.和褐痣拟栉叶蜂Priophorus fulvostigmatu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  相似文献   
795.
陕南早寒武世宽川铺生物群三维立体保存了大量结构精美的磷酸盐化胚胎及小壳化石,为后生动物演化及化石胚胎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材料。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石分类学及演化生物学上,而对沉积环境及埋藏机制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文中通过对大量野外岩石照片、岩石薄片、小壳化石SEM照片的综合研究后认为,宽川铺生物群不是原地埋藏的产物,而是事件沉积的结果。该研究对于探讨宽川铺生物群化石的埋藏环境及保存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6.
二种天牛对濒危植物四合木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升  刘强 《昆虫知识》2009,46(3):407-410
在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野外观察、随机抽取样方,结合解剖病害植株,对危害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的2种天牛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Pallas)和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Motschulsky)的为害株率和为害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天牛对四合木的危害十分严重,将成为导致四合木近期灭绝的主要威胁;在整个保护区范围内,4个地段的为害程度不同,2种天牛的分布情况也不同;2种天牛的危害特点以及对寄主造成的危害也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97.
汕头牛田洋沿海围垦区锯缘青蟹病害爆发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汕头市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养殖品种,也是拥有3万多亩海水养殖池塘的牛田洋围垦区的主养品种。近年来,每年9-11月份,牛田洋的青蟹病害严重,经济损失较大。为探讨青蟹发病与养殖环境的关系,于2007年4月至12月份对牛田洋养殖区的水体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研究,结果发现:各因子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发病前的7-8月份,青蟹处于较高水温(≥28℃)和较低盐度(≤6)环境中。在发病期(9-11月份),各种环境因子恶化,其中铵态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在9月份达到峰值,分别为235.63μg·L-1和27.75μg·L-1;硝态氮(NO3--N)(10.85μg·L-1)、无机磷(PO34—P)(39μg·L-1)及生物因子(水体异养菌157.93×105cfu·L-1、弧菌116.75×103cfu·L-1,干重底泥异养菌157.93×105cfu·g-1、弧菌141.65×103cfu·g-1)在10月份达到峰值。结果说明:水体理化因子的恶化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大量增生是青蟹病害爆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8.
松毛虫性信息素的固相微萃取及质谱和触角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在腺体中含量很低。本研究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近距离长时间采集单头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处女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成分, 并进一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GC-EAD)技术分析SPME采集的性信息素成分。 结果显示: 在云南松毛虫处女雌蛾求偶召唤期间SPME聚乙二醇/二乙烯基苯(CAR/DVB)萃取头吸附了大量的反5, 顺7-十二碳二烯醇(E5, Z7-12:OH)和反5, 顺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E5, Z7-12:OAc)成分及微量的反5, 顺7-十二碳二烯醛(E5, Z7-12:Ald)成分, 这3种腺体成分均能激起云南松毛虫雄虫触角电位反应。与溶剂浸提昆虫性信息素成分的方法比较, SPME活体采样技术和GC-MS及GC-EAD分析方法联用研究昆虫的信息素成分具有采集的样品代表性强、样品量能满足色谱分析需要和无溶剂干扰等方面的优点。最后还着重讨论了SPME技术的应用价值、效果及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99.
中国裸子植物木材具缘纹孔构造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00种中国裸子植物木材(隶属4纲、8目、11科,42属)具缘纹孔构造的研究,提出8种不同具缘纹孔类型:1.苏铁型;2.南洋杉 A 型;3.南洋杉 B 型;4.落羽杉 A 型;5.落羽杉 B 型;6.松木 A 型;7.松木 B 型;8.买麻藤型。A 型是指纹孔室内瘤状层缺乏或罕见,B型则具明显的瘤状层。并对具缘纹孔在系统发育中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0.
通过对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种类外部形态的观察,总结了3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异同,探讨了形态学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外部形态性状—花序、小穗、小花、以及内稃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小颖组最原始,宽颖组较进化,长颖组最高级;小颖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宽颖组,并在宽颖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长颖组。此外,本文对披碱草属参试种的系统关系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结果显示圆锥披碱草最原始,墨西哥披碱草最进化,其余参试种居于两者之间。上述研究工作为整个披碱草属系统与进化方面的探讨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