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41.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表达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型流感病毒H5N1神经氨酸酶奥司他韦敏感型及耐药突变型基因经优化后,克隆于pcDNA4/TO 表达载体,并转染T-REx293 建立稳定细胞株,经四环素诱导能特异表达神经氨酸酶,其活性被特异性抑制剂奥司他韦所抑制。利用该稳定细胞株制备的神经氨酸酶,对3000多种天然产物和中药提取物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黄芩甙和黄芩素对奥司他韦敏感型神经氨酸酶和耐药型神经氨酸酶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该神经氨酸酶制备方法安全、简便、稳定,有利于建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A型流感病毒H5N1神经氨酸酶奥司他韦敏感型及耐药突变型基因经优化后,克隆于pcDNA4/TO 表达载体,并转染T-REx293 建立稳定细胞株,经四环素诱导能特异表达神经氨酸酶,其活性被特异性抑制剂奥司他韦所抑制。利用该稳定细胞株制备的神经氨酸酶,对3000多种天然产物和中药提取物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黄芩甙和黄芩素对奥司他韦敏感型神经氨酸酶和耐药型神经氨酸酶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该神经氨酸酶制备方法安全、简便、稳定,有利于建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2.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柳灌丛群落种间关联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志泰  包玉  李毅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177-1180
采用联结系数和共同出现百分率,对东祁连山高寒地区柳灌丛群落种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灌丛群落内灌木植物种群间的关系表现为以下3种类型1)正联结。海拔3050m除坡柳与杯腺柳之间无关联外,其它种对均表现为正联结,海拔3050、3100、3200以及3250m处金露梅与高山绣线菊之间、海拔3150~3350m山生柳与金露梅之间、海拔3300、3350以及3450m处山生柳与头花杜鹃之间等,表现出正关联;2)负联结。海拔3100m处金露梅和川滇柳之间、海拔3150m处山生柳与坡柳以及金露梅和坡柳之间、海拔3450m处山生柳与杯腺柳之间、川滇柳和头花杜鹃之间,表现为负关联;3)无联结。海拔3050m坡柳与杯腺柳之间、海拔3100~3250m头花杜鹃与其它种群之间以及海拔3400m处除高山绣线菊与头花杜鹃之间外,各种群之间,无任何关联种对。  相似文献   
143.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迷迭香水溶性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用^13C NMR、^1H NMR、Ms等方法鉴定出3个化合物:迷迭香酸(1)、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2)、木犀草素(3),其中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对化合物2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为:对金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4.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酰胺、Sepphadex LH-20、硅胶等多种色谱柱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去乙酰车叶草甙(1)、车叶草甙(2)、鸡屎藤甙甲酯(3)、车叶草酸(4)、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5)和dapbylloside(6)。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5.
黄芩甙体外抗解脲支原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黄芩提取物黄芩甙抗解脲支原体的作用,揭示黄芩甙的更广泛的抗病原体效应,采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体外抑菌效应。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87~4.32 mg/mL。黄芩甙对解脲支原体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摘要:【目的】研究环境胁迫对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的次生代谢的影响,寻找活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仿生培养和高盐胁迫两种不同的发酵条件对菌株进行液体大发酵,运用HPLC指纹图谱考察发酵产物的化学多样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和Mosher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菌株在两种环境胁迫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分别鉴定了4个(1–4)和1个主要化合物5:R(–)- mellein (1)、(5,6-trans, 8,9-threo-)-9-chloro-8-hydroxy-8,9-deoxyaspyrone (2)、(5,6-erythro-, 8,9-threo-)-9-chloro-8-hydroxy-8,9- deoxyasperlactone (3)、(5S,6R,9S)-dihydroaspyrone (4)和R(+)-semi-vioxanthin (5)。【结论】环境胁迫可以诱导海洋微生物产生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仿生培养是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得氯代产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7.
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杜仲叶中桃叶珊瑚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建立了由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PEG4000)与葡聚糖40000(D40)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杜仲叶中桃叶珊瑚甙的新方法.考察了萃取体系相图,研究了PEG4000/D40质量分数、样品溶液加入量、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双水相成相及桃叶珊瑚甙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EG4000的质量分数为11%,D40质量分数为8%、样品溶液加入量为8 g,温度为60℃,溶液pH为7时,双水相体系对桃叶珊瑚甙有较高的萃取率,重复三次可达到66.32%,而且萃取得到的桃叶珊瑚甙产品的纯度达到48.67%,远远高于粗提物中的8.750%.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芸香甙(Rutoside,Ru)对环孢素A(cyciosporine A,CsA)肾毒性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n=5):正常对照组、Ru组、CsA模型组、CsA+Ru治疗组.CsA模型组和CsA+Ru治疗组均用CsA 50mg/kg灌胃,Ru组与CsA+Ru组分别腹腔注射NS 10ml/kg+Ru 20mg/kg.以上各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5天.各组大鼠于给药第14天后置代谢笼中收集24h尿液,测定尿Cr、尿蛋白含量.末次给药5个小时后,取血检测血清Cr、BUN含量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内皮素(ET)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肾组织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其形态学变化.结果:Ru对CsA所致的尿蛋白、BUN、Cr、肾组织MDA、ET含量的升高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并明显增加肾组织SOD活性,对CsA引起的肾小球与肾小管的病理性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Ru对CsA所致的肾脏毒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9.
干旱胁迫对杠柳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杠柳幼苗为材料,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4个含水量梯度,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杠柳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培育和种植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杠柳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先增后降,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逐渐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升,说明杠柳幼苗Pn下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主要是由气孔导度下降引起,而在重度胁迫下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杠柳幼苗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羧化效率(CE)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WUE在重度胁迫下才开始下降,比对照显著下降了39%,LUE(CE)则在中度胁迫下就开始下降,中度和重度胁迫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8%(33%)、71%(69%).(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杠柳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均逐渐增高,表明POD、CAT抑制杠柳叶片脂质过氧化效应不显著,SOD则抑制作用显著,且12.8%的贝壳沙含水量是SOD的耐受阈值,此时MDA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153%.  相似文献   
150.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树种坡柳、银合欢、山毛豆实生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苗自然干旱胁迫,同时以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坡柳、银合欢、山毛豆3个树种丙二醛含量、膜相对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3个树种幼苗的细胞膜透性、MDA及SOD, POD酶活性都发生了变化,只是变化的幅度和进程不同。干旱胁迫对银合欢膜系统损伤生成的主要降解产物不是MDA;山毛豆清除活性氧毒害作用主要不是通过SOD和POD的作用;通过叶片相对保水力测定及膜透性、MDA相对含量、酶活性变化情况的分析,3个树种中坡柳耐旱性最强,其次为银合欢,山毛豆居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