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7篇
  免费   783篇
  国内免费   5248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743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813篇
  2009年   901篇
  2008年   914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预防仔猪腹泻无抗性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原来含热不稳定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质粒DNA为载体,插入lacZ基因,构建了一个既能表达LT-B亚单位又能表达B-半乳糖苷酶的含四环索抗性基因的重组体。在该重组DNA的四环素抗性基因内再插入K 88粘附因子抗原基因,从而灭活了四环素抗性基因。经测定该重组体能表达LT-B和K88两种抗原,lacZ基因取代四环素抗性基因,成为良好筛选标记。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22.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90,(4):381-381
<正> 笔者发现近几年在刊物上发表的新种其种加词(epithet)很多来自地名。据粗略统计,《广西植物》、《西北植物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研究》、《武汉植物研究》、《云南植物研究》等六种刊物从1985年至1989年五年间(其中缺5期)共发表蕨类和种子植物新种及种下分类群1953个,其中以地名作为种(含种下分类群)加词的有663个,占总数的41.62%。地名之中绝大部分为县名和山名,少数为省名。笔者这里所指的小地名即为县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了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控制限制生长底物的补料速率,获得一个限制生长底物浓度由10Ks缓慢地渐降的可控培养过程,以保证获得足够数量的准确的(Si,μi),从而得到Ks值。用该法测定了E.Coli ATCC 15224在葡萄糖限制生长培养中的Ks值及Monod方程表达式。通过该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生成与细胞比生长速率相互关系的研究,导出描述该酶生成与培养液中限制生长底物浓度相互关系的曲线方程。它很好地表明了菌体生长的环境因子与胞内酶生成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并提示可获得最多胞内酶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4.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且其表现型受环境影响较大。为了更加有效地分析数量性状的表现,本文构建了数量性状的基因模型。由于该模型既包含了基因的加性作用,也涉及到显性偏差和上位性偏差,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刻划数量性状群体的分布形态。文章还给出了辨识模型参数的方法及一些性质的讨论。通过对一系列实例的计算并与Castle-Wright公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所构建的模型产生的误差明显比Castle-Wright公式的小。可见该模型确实能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5.
中国九个人群耵聍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翁自力  金锋 《人类学学报》1990,9(3):236-243
报道了九个人群的耵聍位点基因。计算表明中国各族人群在耵聍位点上的遗传分化程度非常大,固定指数F_(ST)=0.22。本文根据耵聍基因频率在我国和邻近地区的分布趋势,认为亚洲东北地区应是干型基因的起源地,目前世界上耵聍位点基因频率分布格局主要是基因扩散的结果,而非选择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26.
杜若甫 《遗传学报》1990,17(3):243-248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PAGIF)和免疫吸引技术,研究了3个地区汉族人群的C6多态性。得到的基因频率如下:漳州市——C6*A:0.4634、C6*B:0.5000、C6*R:0.0366(C6*B2:0.0317);成都市——C6*A:0.4975,C6*B:0.4484,C6*R:0.0545(C6*B2:0.0395);哈尔滨市——C6*A:0.4708,C6*B:0.5219,C6*R:0.0073(C6*B2:0.0073)。蒙古人种的C6*A频率一般都低于0.5,高加索人种的C6*A频率一般都高于0.6。黑人则介于两者之间。蒙古人种与高加索人种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前者的C6*B2频率在0.03到0.07之间,而后者几乎没有C6*B2。  相似文献   
27.
程观炽  金力 《遗传学报》1990,17(3):230-237
利用与β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连锁的遗传标记进行产前诊断已成为可能,但群体中遗传标记与致病基因的不完全连锁决定了产前诊断的局限性。根据中国人群中7个遗传标记的多态性分布数据,我们计算了各遗传标记及其所有组合的可诊断率。又据各遗传标记及其组合的可诊断率,我们可以对:(1)所作出产前诊断的可诊断率进行预先评价;(2)选择适合于中国人群β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的最佳策略。本文提出了中国人群中选择遗传标记进行β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的最佳路线。同时将基因的连锁分析法与寡核苷酸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8.
中国昆明小鼠亚群蛋白质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顺娣  王汉荣 《遗传学报》1990,17(6):422-429
本文报道采用电泳技术对北京、上海、长春3市的4个中国昆明小鼠(简称KM)实验群体中24个蛋白质标志研究的结果,与我国1981年从美国引进的NIH小鼠进行比较,显示出:(1)KM小鼠亚群间等位基因组成无明显差异,它们间遗传距离为0.008—0.027,与群体封闭时间成正相关;(2)4个KM小鼠群体间聚类分析发现S:KM群体为特殊一类,该结果与KM亚群间下颌骨分析结果相符;(3)KM与Swiss来源的NIH小鼠群体间在E(?)-3、Es-10、Got-2、Glo-1、Gpt-1、和Mpi-1座位上的等位基因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31±0.011,证实中国KM小鼠为非Swiss来源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29.
鹅观草与大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继明  刘大钧 《遗传学报》1990,17(5):373-376
用活体/离体幼胚培养法成功地获得了鹅观草(Roegneria kamooji,2n=12,SSHHYY)与大麦(Hordeum vulgare,2n=14,11)间的属间杂种。杂交结实率为31.4%,胚培成苗率60.9%。杂种表现一年生,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形态上偏向鹅观草。F_1自交不孕,用大麦回交亦不结实。杂种具有预期的2n=28(SHYI)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平均形成26.38个单价体,0.67个棒状二价体,0.12个环状二价体和0.02个三价体。本文对双亲染色体组间的同源性以及在大麦育种中利用鹅观草种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长江三角洲石荠苧属群体水平变异式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种石荠苧属植物的群体进行了表征变异式样的分析,并参照繁育方式、生态适应和染色体数目等证据,来揭示种内群体间变异式样的差异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些种可能的种系发生关系。笔者认为石荠苧属Mosla在进化的早期就已经分化为两个大支,在分类上即表现为两个组——唇萼组和石荠苧组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