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从药用植物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 Rehd.)的内生真菌--粘帚霉属真菌(Gliocladium sp., 简称F菌)菌丝体中分离到3个化合物, 根据光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20S,22S)-4a-同-22-羟基-4-氧杂麦角甾-7, 24 (28)-二烯-3-酮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 8, 12, 16-四甲基-1, 5, 9, 13-四氧杂环十六烷-2, 6, 10, 14-四酮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到, 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羟基为首次从F菌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52.
马锐强  常鹏  万冬梅  鞠静  张雷  李东来 《生态学报》2015,35(15):5018-5025
婚配制度作为一种进化稳定对策是动物对某一环境包括种群内部环境适应的结果。据统计,约92%的鸟类为社会性单配制,但单配制鸟类中很多都存在婚外父权现象,表现出社会性婚配制度与遗传性婚配制度的不一致性。杂色山雀(Parus varius)是一种社会性单配制的小型森林洞巢鸟,其是否存在婚外父权现象至今尚未见报道。通过对杂色山雀进行亲权鉴定以确定其有无婚外父权现象及婚外父权的比例,结果显示:45.45%(20/44)的巢存在婚外父权,14.39%(38/264)的后代为婚外子代,说明杂色山雀具有较高的婚外父权水平。进一步探究其婚外父权的发生原因,结果如下:(1)有、无婚外父权巢的社会性亲本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无显著差异(P=0.504);(2)有婚外父权巢中婚内子代和无婚外父权巢中子代的杂合度(P=0.118)以及有婚外父权巢中婚外子代与婚内子代的杂合度(P=0.206)均无显著差异。(3)有婚外父权巢中的婚内子代与婚外子代间8项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s0.05)。综上,社会性单配制杂色山雀婚外父权的发生与配偶间的遗传相容性无关,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3.
《广西植物》1988,(4):352-352
<正> 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予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文轸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任静江府(府治今桂林市)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地方长官,就其见闻,追述广西山川、风物、花、果、草木的名著《桂海虞衡志》,亦用“桂海”一词,概指广西地区。 本刊采用书写简便的“Guihaia”为外文刊名,仅为学术交流时,在外文文献上便于引用而已。  相似文献   
54.
《广西植物》1985,(4):377-379+437
<正> 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予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文轸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宋诗人范成  相似文献   
55.
动物种群遗传异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境破碎和种群隔离在野生动物管理中倍受关注,种群遗传异质性结合种群统计学和生境资料,可解释和推测种群经历的种群统计学随机事件,分析异质生境对种群遗传组成的影响,估计地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遗传分化,对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罗军  王双合 《遗传学报》1996,23(2):105-109
本文利用杂合度分析和连锁群分析对乳蛋白基因座位与产奶量及乳成分等数量性状基因间的连锁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乳蛋白基因均具有较高的纯合度,但3个酪蛋白基因同时考虑时纯合度较低。泌乳性状的变差对乳蛋白基因座位杂合度没有明显的回归关系。K-CN基因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α_(s1)-CN基因与305无产奶量间有显著的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57.
有关物质是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之一,也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其涉及药品的安全性及其质量的可控性。文章梳理了 仿制药有关物质的来源及研究重点,评估仿制药有关物质的文献分析方法,总结归纳仿制药与被仿制药实际样品的杂质谱分析比较及其 意义,探讨杂质限度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明确红三叶、白三叶和杂三叶3种寄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3种寄主间二斑叶螨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在室内(25±1)℃条件下,采用离体叶片法研究了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雌成螨寿命以及繁殖力有显著影响(P<0.05)。在杂三叶上,二斑叶螨发育历期、产卵前期明显比红三叶和白三叶上要长,而且雌成螨寿命和产卵期也明显缩短。每雌产卵量在红三叶上最高(150.87粒),白三叶次之(139.43粒),而杂三叶上最低(86.95粒)。二斑叶螨在3种三叶草上的存活曲线均为Ⅰ型,存活率高低依次为红三叶、白三叶和杂三叶。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在红三叶上最高、杂三叶上最低,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在杂三叶上最长、红三叶上最短。【结论】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的适合度具有一定差异,红三叶和白三叶对二斑叶螨具有更高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59.
使用杂鳞库蚊复组COI部分序列和ITS序列构建分子发育树,并基于COI序列计算该复组种内和种间的Kimura-two-Parameter(K2P)距离,探讨环带库蚊的分类地位和杂鳞库蚊复组内各亲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环带库蚊和杂鳞库蚊的种间K2P距离为0.24%-0.72%,支持"环带库蚊是杂鳞库蚊的同物异名"这一观点;杂鳞库蚊(环带库蚊)和伪杂鳞库蚊、三带喙库蚊的种间K2P距离为4.41%-9.68%,同时分子系统树显示各个种分别聚类,互为姐妹群,再次证明三者互为独立的种;环带库蚊和杂鳞库蚊聚类的分支最接近树的端部,三带喙库蚊分支最接近树的基部,提示三带喙库蚊最早发生分化,而杂鳞库蚊(环带库蚊)最晚发生分化;采集自日本的三带喙库蚊种内K2P距离为0.48%-2.68%,而它们与采集自中国、印度的该种K2P距离为4.17%-6.76%,日本产三带喙库蚊聚集成一支,并与中印产地的聚类分支互为姐妹群,这些结果提示日本的三带喙库蚊有种下,甚至种级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0.
寒害是我国植胶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不仅影响橡胶产量还威胁到橡胶树的生存。拟南芥中,ICE1是低温胁迫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转录激活因子,但橡胶树冷胁迫信号途径中包括Hb ICE1在内的大部分关键基因尚未被克隆与鉴定,与Hb ICE1蛋白发生互作的蛋白也不清楚,成为严重阻碍橡胶树抗寒分子机理研究的瓶颈。为了筛选和鉴定与巴西橡胶树Hb ICE1蛋白发生互作的蛋白,阐明橡胶树抵御寒害胁迫的分子机理,本文首先通过PCR扩增出Hb ICE1基因的编码序列(约1400 bp),然后将目标序列插入p GBKT-7载体,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将该载体转入酵母Y2H菌株感受态细胞中,并在缺陷型培养基上检测其自激活活性,发现Hb ICE1基因的自转录激活在含有30 mmol/L和更高浓度3-AT(3-氨基-1,2,4-三氮唑)的培养基上能得到有效抑制;进一步通过与橡胶树c DNA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出一些可能与Hb ICE1发生互作的蛋白,包括DNA结合蛋白、核糖体蛋白和功能未知蛋白。本研究结果为橡胶树抗寒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